烹饪概论1
第三文化、文艺学
绪论 什么是烹饪
烹饪
《易经· 鼎》:
以木巽火,亨饪也。
解释:
将食物原料置放在炊具中, 添加清水和调味料, 用柴草顺风点火煮熟。
烹调
烹调是指厨师对于食品原料进行择选、
切削、拼配、炊制、调味、装盘的全 部操作过程。
陆游· 《剑南诗稿》: 菜把青青间药苗, 豉香盐白自烹调。
熟食阶段
古人:马坝人、长阳人、丁村人„„
用火捕获野兽、烧烤食物、化冰取水 火炙石燔 生食是饮食文明序幕 熟食是饮食文明的第一段华章
烹饪阶段
生产力的发展:小的聚居点、商品原始 交换活动 “烹饪之道”:刮削器、雕刻刀、石刀 与骨锥 烧制瓦陶 发现盐、梅子、苦果、野蜜、香草
二、中国烹饪的诞生1源自陶 甑小结
烹饪、烹调、烹调技术、烹饪工艺、 烹饪史、烹饪工艺学、烹饪学、烹 饪概论 饮食文明的三部曲 生食阶段 (茹毛饮血、活剥生吞) 熟食阶段(火炙石燔) 烹饪阶段 (刀勺味火) 中国烹饪的诞生标志 水烹(燃料、炊具、食料、调味品、烹制方法)
作业
1.烹饪史研究主要集中在哪六个方面?
2.怎样学习“烹饪概论”?
中国烹饪(东方菜系)
以中国烹饪为主,主要分布于东亚、 东北亚和东南亚等地,饮食人口约 以土耳其烹饪为中心,主要分布于中亚、 16亿。膳食结构以植物原料为主体, 西亚、南亚和北亚,并散布于信仰伊斯兰 主食、副食分明,主食(粮食)占 法国烹饪(西方菜系) 教国家,饮食人口约 20亿。膳食结构动植 消费量50%以上;副食以蔬菜为主, 物原料大约各占一半,肉食以羊肉为主体。 肉食为辅,肉食又以猪肉为主,占 以法国烹饪为代表,分布于欧洲、美洲、 其烹饪技艺粗放。进餐方式以手抓为主, 整个肉食消费量的75%至80%。其 大洋洲等地,饮食人口约15亿。膳食结 辅以餐刀。 烹饪特点是,技艺精湛,以味为核 构以动物性原料为主体,主食、副食不 心,以养为目的。进餐方式使用筷 分,主食(粮食)消费不到 40%,肉食 土耳其烹饪(清真菜系) 子、羹匙。 以牛肉为主。其烹饪特点是,讲究技艺, 注重香味,无鲜味概念。进餐方式使用 刀叉、汤勺。
盐的发现、制取、交换与使用
《世本》: 黄帝臣,夙沙氏煮海为盐。
若 作 和 羹, 尔 惟 盐 梅
盐、梅子、香草、苦果、野蜜 咸、酸、香、苦、甜
这就是“五味调和”!
2
陶器的问世及其历史评价
陶器是一切炊具的鼻祖。
3
水烹法和汽烹法的发明
陶 罐
水烹:以水作传热介质 煮、熬、焖、煨
汽烹:以蒸汽作传热介质 蒸、酿
烹饪学
烹饪学是研究中国菜品(包括菜肴与面点)
及其生产与消费规律的科学。
烹饪学既是一门综合科学, 又是一门边缘科学!
烹饪概论
烹饪概论也称烹饪学概论,是高、中等职
业学校中餐烹饪专业的理论基础课,涉及中 国烹饪史、中国烹饪工艺学、中国烹饪学和 中国烹饪市场学中的众多知识。
“烹饪概论”的学习方法
积累广博知识 熟悉餐饮业务 55%
世界三 大烹饪 体系
Cooking 烹饪概论
绪论
什么是烹饪
第一章 中国烹饪简史 第二章 中国烹饪原理和技术规范 第三章 中国菜品
目录
第四章 中国筵席 第五章 中国烹饪风味流派 第六章 中国饮食民俗 第七章 中国饮食文化 第八章 中国当代餐饮市场
烹饪解说
中国:传统饭菜的制作技术 东亚各国:料理 欧美:厨艺
30%
掌握学科信息 理论联系实际
第一章 中国烹饪简史
1 2 43 4
第一节 中国烹饪的起源 第二节 中国烹饪的发展
第三节 中国烹饪的昌盛 第四节 中国烹饪史的启示
第一节 中国烹饪的起源
一、人类饮食文明的三部曲
生食阶段
熟食阶段
烹饪阶段
生食阶段
最早的直立人群:元谋人
居住方式、饮食方式 讨论:原始人群生食和野兽生食的区别 有思维、有组织、有创造性
烹调技术
狭义:指菜肴的制作方法与技能,包括选料、
初加工、细加工、临灶成菜。
包含:食品雕刻技术、冷菜烹调技术、热菜烹
调技术(碟子、案子、炉子)
广义:除菜肴制作外,还包括面
点制作。
烹调工艺
烹饪工艺: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烹调原料进
行筛选、切割、调味与烹制,使之成为符合 营养卫生学,具有民族文化传统,能充分满 足人们饮食需要的菜品的规范方法。
3.原始人群生食和野兽生食有什么区别?
要素:合理膳食、科学调制、炉
案操作、使用器械、质量检测、 现代化经营管理
烹饪史
烹饪史是研究中国烹饪发展过程及其规律
的科学。 烹饪史研究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
断代史研究、专题史研究 地方史研究、通史研究 烹饪文物研究、烹饪古籍研究
烹饪工艺学
烹饪工艺学是研究中国菜点烹调工艺法则与规
律的科学,着重与探讨料、味、水、火、灶、器、 刀、勺诸要素在烹调中的地位与作用,及其对菜 点质地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