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还是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知识的[1]

人还是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知识的[1]

人还是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知识的
前些天,大家在一起聊天,在谈世界杯的时候,一个人突然说到:“瑞典队其实挺厉害,这个国家我去过,地方不大,它的首都瑞士很干净,很漂亮。

”我赶紧纠正:“瑞典和瑞士是两个国家,瑞典的首都是斯得哥尔摩。

”“哈,哈,你把瑞典和瑞士当成两个国家,还说斯得哥尔摩是瑞典的首都,告诉你吧,斯得哥尔摩是挪威的首都,我半年前才去的这些国家,比你知道……”那人带有嘲笑我的意思。

我还想争辩,旁边的几位都劝我,说那个人是处长,经常公派出国考察,前不久又去完欧洲10国,人家比你清楚。

看着这个处长的得意表情,我真想再争几句。

想一想,6、7个人当中,竟没有一个帮我的,就忍住了。

一个处长,不知道一个外国的首都,本没有错,可听到正确的答案又不愿意接受,就让我无法理解了,更不能容忍的是,国家用公款派他出国考察,他去了那么多国家,竟然连哪和哪都分不清,究竟去考察了什么。

如果让他写考察报告,很有可能向大家介绍瑞士的牛,荷兰的钟表,德国的威尼斯,意大利的啤酒,葡萄牙的斗牛吧?
还有,一群人当中,竟然没有一个知道这个处长在胡吹乱谝,就更让我难以接受了。

记得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也就是1977年吧,同学们都填写家庭出身,竟管小朋友的父母都是干部、工人,可大家都写的是贫农,有一个很调皮的“坏”孩子,他的家庭出身填的是“佃户”,我们这些小孩子不知道什么是“佃户”,马上汇报给老师,这个老师在一次班会上严厉地对那个“佃户”孩子说,怪不得你这么坏,没出息,原来家庭出身比地主还坏……。

这个“佃农”的孩子,从此就受到了我们的打击。

这样持续了两年。

有一次,这个孩子的父亲来了,和学校大吵了一顿,他手里拿着新华字典。

老师们都不和这个父亲吵了,因为字典里说,佃户:一般指旧社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被迫向地主、富农租地耕种。

也就是说,佃户和贫农一样苦甚至更苦。

这个孩子的家庭出身清楚了,老师没有向他道歉,这个孩子,我的小学同学,就真的象老师预言的那样,小学上完就辍学了,后来打架、偷盗,最后吸毒死了。

值得庆幸的是,当时我填家庭出身的时候,父亲因为是孤儿,从小替地主放养,是个文盲,邻居帮忙本来要填“雇农”,我觉得和别的同学不一样,也不好听,就强烈要求填写“贫农”。

如果当时填写了“雇农”,说不定那个老师会以为我是地主崽子,那我的命运会是个什么样子就说不好了。

这些天我查了一下“雇农”的含义,雇农原来比佃户、贫农还
苦,一般是指长工、月工,他们没有或只有极少的土地,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说这个事情,就是想表达这样一个意思,一个人对某件事情不熟悉,不了解没有关系,但不能知错不改,更不能影响别人。

象那个处长,怎么说也是个领导,成天人里人外,会前会后,经常还有各种应酬,接触的人很多,嘴里时常冒出贻笑大方的话语,实在让人难受。

就象那个老师,不知道“佃户”是什么意思不要紧,翻一下字典就可以解决,可这个老师没有做,主观地认为这个“坏”孩子的家庭出身肯定是地主。

老师如果满嘴胡言乱语,危害可就大了,受伤的可都是孩子呀。

那次,到亲戚家,看见孩子的母亲在训斥上初中的儿子,问原因,这个母亲说:“我问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哪个,他竟然说是俄罗斯,我给他说苏联早就解体了,中国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他还犟嘴……”我很吃惊,这位母亲原先也是老师,竟然不知道如今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依次是俄罗斯、加拿大、中国。

更吃惊地是,我把这个事情对周围的人一说,还没有说完,就出现了五花八门的答案,有的说是中国最大,有的说是美国最大,有的还说是澳大利亚最大。

更有甚者说出了南极最大的见解来。

就在前几天,有个同事说他天天看世界杯很累,我觉得他是个真球迷,自己不懂足球,就不愿意和他深谈。

他很得意,非要让我说喜欢哪个队,我胡乱应付,就说喜欢英国队。

他竟笑着说:“英国队不行,没听说过,我喜欢英格兰队,如果欧文不受伤……”我真怀疑他每天熬夜看足球,看的是什么,假如我要再提德意志、法兰西他又会说什么呢?
我没有想表达自己很博学的意思,因为这些答案原本有些是孩子掌握的东西,有些应该是自己本该掌握的。

我只是想说,做为领导,作为父母,作为一个成人,是不是也稍微看一点书,稍微学习一下,或者,对自己不太了解的事情,不要轻易下结论,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想,反正每回遇到这样的场面,我都会感觉很尴尬,很不自在。

海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