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
一、揭题,导入:
1.出示巴金生平和代表作,学生猜这是谁。
随机出示巴金像。
2.导入(师述):现在我们就来学一篇巴金的散文《鸟的天堂》(板书课题),一同来感受一下巴金爷爷文章的语言美。
3.课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是指什么呢?想不想见识一下这棵大榕树?(课件展示“大榕树”的全貌)配合简介:这棵大榕树在广东新会市天马村天马河上,有着500年左右的树龄。
它的树冠大得出奇,浓阴覆盖着天马河心上的二十多亩地。
20世纪30年代,著名作家巴金游后写了《鸟的天堂》。
4.出示“天堂”的字典中意思,结合说说题目的意思?
5.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作者前后两次看到的“鸟的天堂”的异同。
1.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自由读课文,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2.检查自学情况。
分段,填空。
课件依次出示具体要求(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如下):
作者曾()次坐船经过“鸟的天堂”。
第一次是()经过;第二次是()经过。
因为经过的()不同,看到的()也不同。
第一次看到(),却没看到()。
第二次去听到了(),又看见了()。
这使作者信服那枝叶繁茂的()真是()。
教师引导小结,过渡到第一段的学习。
师: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在“傍晚”,大家是怎么知道的?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来。
1.指名一生读句子
“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在山头,在树梢。
”
齐读。
2.比较句子的异同,体会作者写法的精妙。
把后两个“在”去掉,读一读两种写法的不同。
①讨论分析两个句子的异同:
②小结:巴金爷爷文章中的语言美在一开始就表现出来了,感情朗读第一句,读出韵味。
三、学习写大榕树的段落,体会大榕树大得壮观的美。
1.接下来我们去欣赏那棵大榕树吧,听录音读1~~9自然段,想:这是一棵怎样的树?
2.学生汇报说。
可能出现的情况:①这是一棵高大(庞大、巨大)的树。
②这是一棵枝繁叶茂的树。
师随机板书高大(或枝叶繁茂)。
问:你们赞同他的观点吗?
3.学生细读课文:要求用“——”划找课文描写榕树高大(或繁茂)的词句。
①学生回答交流所划找的词句: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随机出示下列句子:
a.我见过不少的大榕树,但是像这样大的榕树却是第一次看见。
b.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是一棵大树,有着数不清的丫枝,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一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这像一棵大树斜躺在水面上一样。
c.只有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桩。
(d.一簇簇的绿叶伸到水面来。
树叶绿得可爱。
这是许多棵茂盛的榕树,但是我看不出树干在什么地方。
e.这棵榕树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
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
②引导理解体会以上句子的基础上逐句指导朗读,自由放声读——指名读——齐读
4.再体会树的特点。
从文章中你还读懂了这是一棵怎样的树?照以上方法学习。
5.感受联想句。
●作者在写榕树枝叶繁茂的第八自然段中,不仅有看到的,还有自己
的联想。
用“﹏”划出相关句子。
●感情朗读。
自由放声读——男女配合读
6.反复朗读,体会榕树枝叶繁茂,生机勃勃的特点。
a师:要是这棵高大而美丽的榕树就在我们面前,相信大家也会被吸引,被倾倒,继而赞叹不已!
(课件展示“高大繁茂”的大榕树)
b.难怪作者由衷的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齐读
c.运用自己最投入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第8自然段。
五、总结:
是啊,“鸟的天堂”是一棵让人称奇的大榕树,怪不得鸟儿们都喜欢它,在这里安下了家。
现在我们就来看一段录像吧。
从这段录像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巴金爷爷又是怎样描写这群鸟的呢,下堂课我们再来学习。
六、完成课堂作业练习第2、3 两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