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一年级《爱心树》阅读交流

苏教版一年级《爱心树》阅读交流

《爱心树》阅读指导课
主备教师:
复备时间: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爱心树》阅读交流
教材解读:
绘本解读《爱心树》是美国诗人谢尔·希尔弗斯坦创作的一部轰动世界文坛的经典作品。

文章向我们讲述:大树给予男孩成长中所需要的一切,而自己却不图一丝一毫的回报;男孩从大树的身上享受着一份又一份的快乐与幸福,直到风烛残年,身心俱惫,仍然可以在仅剩的老树墩上休息……作者用简单的线条和充满诗意的文字,创作了一则生活寓言——这则寓言在施与受之间,也在爱与被爱之间。

这是一本不分读者群的经典图画书,作者希尔弗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绘本作家之一,绘图以简单利落的黑白线条勾勒形象,没有背景,留有很大的空白。

于是,在起点和终点之间,生命之歌轻轻唱起。

学情分析:
这是一年级学生的课外绘本阅读书,学生课前没有看过这本图画书,学生也不需要预习。

一年级学生懂得的不多,因此,教师要用从一年级学生的角度与学生一起解读文本。

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置身绘本的情境中,展开丰富的想象,激活言语思维,强化言语表达。

2.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阅读习惯。

3.在阅读中感受大树那种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并学会感恩。

教学重难点:
在阅读中感受大树那种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并学会感恩。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爱心树》绘本爱心树叶
教学过程:
一、从封面切入,激发阅读兴趣
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读一本书。

肯定有小朋友要问了,读哪本书呀?老师在这里先卖个关子,不告诉你们。

我们先来读读介绍这本书的一些相关信息。

1.读作者,感受魅力
“在美国有童书的地方就有谢尔。

”谢尔究竟有多大的魅力,我们来认识他。

师:谢尔是美国的一位诗人、剧作家、作曲家、乡村歌手。

他的作品不拘泥于礼节,有一种奇异的天真。

他的绘本作品幽默温馨,简单朴实的插图和浅显的文字中,充满淡淡的人生讽刺和生活哲学。

在美国,只要书店卖儿童书,就一定有谢尔的作品。

他的作品不只吸引儿童,更俘获了大人们的心。

师:怎么样,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读读这本书。

(想!)好!看,这就是我们要读的这本书!
2.师:一起来读读书名:爱心树
(板书:爱心树。


3.读封面,感受基调
(出示封面)师:请小朋友看看封面,你看到了什么?(大树和男孩。

)(板书:大树男孩)
师:请大家一起来猜一猜,大树和男孩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4.师:现在你们最想做的就是——马上读书!
二、引领阅读故事,开启想象闸门
(一)整体感知
1师生合作读整本书,感受整本书。

看看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老师将书的内容制成课件展示给学生,边读边让每一位同学都能看到插图。


(二)详细解读这本书
1.童年时:第一——十二面
(1)第一面:“从前有一棵大树……”
第二面:“它喜欢上一个男孩儿。


师:在这一页中,我们能找到男孩吗?(小脚丫)
第三面:瞧,男孩儿来了,大树是怎么样欢迎他的呀?(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树枝,想象树枝像热情的手臂欢迎小男孩的到来。

)(2)学生想象:男孩儿会和大树每天玩什么呢?
(一起捉迷藏、一起看书、……)
第四——十面:师边走边请学生读。

寻找小男孩爱大树的原因:因为大树给了孩子快乐。

(第十一、十二面:小男孩儿爱这棵树,非常非常爱她。


(3)小男孩是怎样向大树表达爱的呢?(师点拨)画了一个爱心。

大树很快乐
2.少年时:第十三——十七面
(1)师述:时光流逝(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孩子渐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朋友了。

瞧,他不来大树下玩耍了,没有来吃苹果了,没有来捉迷藏了,没有来荡秋千了,大树常常感到孤寂。

(2)第十六面:但是有一天孩子来看大树了……
教师读大树说的话,请小朋友读男孩说的话。

第十七面:于是孩子爬上大树……
教师读。

突出读“大树很快乐。


(3)引导发现:现在这棵大树怎么样了呢?(没有苹果了)
思考:但为什么大树还是很快乐?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老师的问题。

生:因为大树很爱小男孩,所以他感到很快乐。

因为大树能满足小男孩的愿望,所以他很快乐。

……
3.青年时:第十八——二十面
第十八面:请小朋友自己读读这段话,用简短的话来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男孩是来向大树要房子的,大树让男孩把自己的树枝砍下来做房子。


(1)质疑:孩子会砍掉树枝吗?
(2)第十九——二十面:师读故事。

思考:为什么只留下光秃秃的树干的大树还快乐呢?(因为大树能满足小男孩的愿望。


4.中年时:第二十——二十三面
师:你们希望男孩再回来吗?大树希望孩子回来吗?
师:老师明白你们的善良,我们看看故事是不是这样呢?
师读第二十一—二十三面。

师:大树还是很快乐,为什么呢?但是大树墩的心坎里却有些什么呢?(失落,伤心,难受……)
5.老年时:第二十四——二十六面
过渡:很多年过去了,当孩子成为老人的时候,他又回来了,这次他来干什么的呢?(学生想象故事内容。


第二十四——二十五面:师读故事中大树的话,请一名学生读男孩的话。

第二十六面:故事还剩下最后一面了,聪明的孩子,你知道这一面的内容吗?(大树很快乐!)
过渡:此时的大树已经一无所有了,可是她还是很快乐,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小男孩又来看望他了,他还能给小男孩提供一个座位……)
三、完成板书内容,渗透阅读习惯。

师指着黑板上贴的大树的图片描述,她曾经是那么生机勃勃,枝繁叶茂,果实累累,她和小男孩一起游戏,一起捉迷藏是多么快乐呀,可是有一次男孩来了问她要钱,于是……(生复述故事,并且从黑板的那棵大树上依次拿下苹果、树枝、树干,最后黑板上只剩下树墩了。


师:大树一直在给予,她一直快乐,付出的无怨无悔。

(板书:给予快乐无怨无悔)
师:而那个男孩呢?他是怎么样做的呢?他一直在向大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