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复利计算表

复利计算表

复利计算公式是计算上一期利息的利息,它包含在重复计息原则中,即“盈利”和“滚动利息”。

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计算付款的复利。

另一种方法是计算等额多次付款的复利。

其特点是以上一期末的本息之和作为下一期的本金,各期本金的数额在计算上是不同的。

主要用于计算多次等额投资的本金和利润的最终值和多次等额支付的价值。

计算公式
F=P*(1+i)^n
F=A((1+i)^n-1)/i
P=F/(1+i)^n
P=A((1+i)^n-1)/(i(1+i)^n)
A=Fi/((1+i)^n-1)
A=P(i(1+i)^n)/((1+i)^n-1)
F:未来价值或未来价值是期末本金和利息之和的价值。

P:现值,或期初金额。

A:年金(年金),或同等价值。

i:利率或贴现率
N:计息期数
复利计算的特点是将上一期期末的本金和利息作为下一期的本金,计算时各期的本金数额不同。

复利本息计算公式为:F=P(1+i)^n
复利的计算可分为不连续复利和连续复利。

定期(如年、半年、季、月、日等)计算复利的方法为间歇复利;瞬时复利的计算方法为连续复利。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不连续复利的计算方法。

复利现值
复利现值是指在计算复利时,为了将来达到一定数额的资金而必须投入的本金。

所谓复利,又称利润加利润,是指在存款或投资返还后,以本息进行新一轮投资的方法。

复利
复利终值是指本金在约定的期限内收到利息后,将利息加在本金上,再计算利息,结转至定期期末的本金之和。

例子
例如:本金5万元,利率或投资收益率3%,投资期限30年。

然后按复利公式计算30年后的本金+利息收入:50000×(1+3%)^30
由于通货膨胀与利率密切相关,就像硬币的正负两面一样,复利终值的计算公式也可以用来计算某一基金在不同年份的实际价值。

用通货膨胀率代替公式中的利率。

例如:30年后要筹集300万元养老金,假设年平均收益率为3%,那么必须投入的本金为300万×1/(1+3%)^30
利息每年结算一次(以单一利率结算),然后本金和利息合并为下一年的本金。

下一年结息时,用这个数字作为本金。

复合利率比单一利率获得更多的利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