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
新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
实现同工同酬,就意味着工资、福利等并轨,
临时工能少受些身份歧视。
一场权利平等运动悄然兴起。
7月1日起,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其中最大的亮点是明确规定了临时工享有与用工单位正式工同工同酬的权利,并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
事实上,用人单位大量使用劳务派遣工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劳务派遣是由实际用工单位和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协议,之后由劳务派遣公司代替用人单位招聘员工进行派遣。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单位将派遣用工当长期员工使用,但派遣员工与正式员工同工不同酬、社保缴费基数差别大。截至2012年,全国劳务派遣员工达2000多万,个别企业的劳务派遣员工甚至超过职工总数的70%。
“近年来劳务派遣被滥用主要是此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不够完善,存在漏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李天国表示。
早在2008年实施的《劳动合同法》中就对劳务派遣做出了规定,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但是对于什么样的岗位是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的,缺少说明。此外,在许多用人单位看来,“一般”不代表“必须”,只是一种倡导,没有足够的约束力。
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对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岗位作了明确界定,如临时性岗位工作时间不能超过6个月等,还明确了非经许可不得派遣的原则,强化对劳务派遣的监管。
新《劳动合同法》的正式实施让不少人对同工同酬满怀期待,实现同工同酬,就意味着工资、福利等并轨,临时工能少受些身份歧视。不过,对于同工同酬能否真正的实现,很多人表示担心。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新《劳动合同法》中对同工同酬并没有具体
的实施细则,操作起来有难度。由于许多企业长年使用派遣工,有的企业派遣工占全部用工的比重超过一半。若按法律规定严格执行,大量企业将承担相当数额的成本。一些企业出于成本考虑,可能会减少用工数量,从而给劳动者造成不利影响。
在新《劳动合同法》实施背景下,一些劳务派遣公司开始与用工单位一起寻求解决方案。面对新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用严格比例限制,一些企业已有应对方法:转正、转外包、辞退。对此,专家表示,对于如何区分劳务派遣和劳务外包,目前法律还没有规定,理论界也没有一致标准,一旦劳动者要维权将更加艰难。
需要注意的是,新《劳动合同法》虽然对同工同酬有了规定,但是同酬并不意味着工资数额上的绝对等同。有分析人士指出,这一规定主要是指企业不能以员工的身份作为薪酬福利分配的区分标准,只有通过制度的建立完善,才能改善目前企业普遍存在的差异化分配现状。
“同工同酬,摁下了平权按钮,但它不等于分配差的终结。只有当它成为分配制度改革的预热,才能促使用工环境改善,逐渐抹消权利级差。”时评人佘宗明说。
------------最新【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