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劳动安全卫生

劳动安全卫生

我国的劳动安全卫生制度
目录:一.我国劳动安全卫生制度概述
二.劳动安全卫生法的内容
三.生产事故的概述
四.应急救援制度的主要内容
五.职业病的概述
六.特殊保护
内容摘要:我国的安全卫生保护制度,劳动者、用人单位的要求。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权利与义务。

劳动安全制度概述
劳动安全卫生法是国家为了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所制定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

保护对象是劳动者、保护范围只限于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保护客体是劳动者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

建立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的意义在于: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健康权,追求制度正义、减少损失和成本付出,提高企业效益、稳定协调劳动关系,友谊与实现社会稳定。

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任务是采取积极有意义的组织、管理措施和工程技术措施,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促进企业安全生产。

我国安全生产现状:事故总量下降、安全生产总体水平有所提高、煤矿瓦斯治理和整顿关闭两个攻坚战取得进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提高。

劳动安全卫生法内容
用人单位的安全生产义务:1.必须遵守安全生产法的规定2.必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3.必须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4.必须完善安全生产条件。

劳动者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1.享受工伤保险和伤亡求偿权2.危险因素和应急措施的知情权3.安全管理的批评检控权4.拒接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全5.紧急情况下的停止作业和紧急撤离权;义务:1,遵章守规,服从管理的义务2.佩戴和使用劳保用品的义务3.接受培训,掌握安全生产技能的义务4.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报告的义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构成:1.县级以上各级政府的监督2.负有专门职能的政府部门的监督3.监察机关的监督4.安全生产中介机构的监督5.社会公众的监督6.新闻媒体的监督。

安全生产事故概述
安全生产事故:用人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身安全和健康或者损坏设施设备造成经济损失的,导致原生产经营活动暂时中止或者永远终止的意外事件。

安全事故的分类---责任事故与非责任事故。

责任事故:有关人员没有很好地履行职责而导致的事故,由于人的主观因素之外的原因所导致的义务。

责任事故的分类:1.特别重大责任事故: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 亿元以上的直接经济损失;2.重大事故:10-30人以下死亡或50-100人以下重伤或5000万-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3.较大事故:3-10人以下死亡或10-50人以下重伤或1000万-5000万直接经济损失4.一般事故: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重伤或1000万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特别重大责任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重大责任事故、较大责任事故、一般责任事故:分别由事故地省级政府、设区的市级政府、县级政府进行调查,他们可以直接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也可以授权或者委托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政府也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应急救援制度的主要内容
应急救援制度的主要内容:1.制定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2.建立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
救援体系3.建立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组织4.安全生产事故的抢救。

事故发生的应急反应:1.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事故相关的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妥善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证据。

2.事故地政府、安监部门和负有安监职责的部门:1.接到事故报告后其负责人应当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组织事故救援2.安监部门和负有安监职责的部门建立值班,并向社会公布值班电话,受理事故报告和举报3.公安机关根据事故情况,对涉嫌犯罪的依法立案侦查,采取强制措施和侦查措施。

调查(事故调查组的职责和权利):职责:1,查明事故发生原因、过程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情况2.查明事故性质和事故责任3.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4.总结事故教训并提出事故防范措施5.写出事故调查报告;权利1.有权向发生事故的单位和有关单位、有关人员了解有关情况和索取有关材料2.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碍、干涉事故调查组的正常工作。

职业病概述
职业病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属于国家公布的职业病目录范围疾病)
劳动者职业卫生的权利:1.接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的权利2.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的权利3.了解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的权利4.要求用人单位提供防护用品的权利5.对违法危害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的权利6.拒接没有防护措施进行作业的权利7.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

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保护义务:1.工作坏境和工作条件必须符合职业标准和职业卫生要求2.为职业卫生保护而采取的措施必须符合法律规定3.配备有效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4.优先采取有利于劳动者职业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5.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简则、评析6.建立健全职业卫生、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特殊保护的主要内容
女职工:(1)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1.一般(所有)的女职工禁忌劳动2.经期女工禁忌劳动3.待孕女工禁忌劳动4.孕期女工禁忌劳动5.哺乳期女工禁忌劳动;(2)女职工“四期”保护:“孕期、产期、经期、乳期”对女职工的每一生理时期都具体规定了特殊的劳动保护措施。

未成年职工:1.不得安全未成年人从事法律禁止的未成年人从事的劳动2.应当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3.对未成年工的使用和特殊保护情况,用人单位应依法进行登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