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贵州省旅游经济的空间分布与空间差异

贵州省旅游经济的空间分布与空间差异

贵州省旅游经济的空间分布与空间差异2016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贵州省旅游经济的空间分布与空间差异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地理科学学生姓名:陈锦学号:2012011001指导教师:白彬贵州● 铜仁2016年5月贵州省旅游经济的空间分布与空间差异目录摘要 (III)ABSTRACT ............................................... ............. II 引言............................................................... .. 1 1.贵州省概况及旅游资源分布........................................... 1 贵州省概况....................................................1 旅游资源分布.................................................. 1 2. 贵州省旅游经济的空间分布与空间差异研究............................ 3 贵州省旅游经济的空间分布......................................3 贵州省旅游经济的空间差异...................................... 5 3.影响旅游经济发展原因的实证分析..................................... 7 旅游经济的回归分析............................................7 影响旅游经济发展的原因........................................ 9 4.对贵州省旅游经济发展的建议........................................ 11 创新旅游路线.................................................11 增加基础设施建设............................................. 11 政府实施助游政策............................................. 12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12 发达地区发挥带动作用......................................... 12 结论...............................................................13贵州省旅游经济的空间分布与空间差异旅游资源分类标准种类繁多,对贵州省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是以旅游资源自身的特征作为分类标准。

至2015年,贵州省共有126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各种类A级景区分布。

图贵州省各类型A级景区数量注:数据贵州省旅游局在贵州省126家国家A级景点中,58处地文景观和水域风光类景区;21处生物景观类景区;37处遗址遗迹和建筑设施类景区;9处旅游商品和人文活动类景区。

从类型上看,贵州省的旅游资源类型主要是地文景观和水域风光类,58家旅游景区占到了全省旅游资源的46%。

从分布上来看,贵州省地文景观和水域风光类旅游景点主要分布在遵义市、贵阳市、黔南州和铜仁市等地。

生物景观类旅游景点占贵州省旅游景点的%,主要分布在毕节市、遵义市和黔南州等地。

遗址遗迹和建筑设施类旅游景点占到全省旅游资源的%,是贵州省的比较重要的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贵阳市、遵义市、黔南州和铜仁市等地。

贵州省旅游商品和人文活动类旅游景点共9家,占全省旅游资源的%。

主要分布区域是遵义市、铜仁市和黔东南州等地。

从旅游景区等级来看,优质的旅游景区5A级、4A级主要汇集在黔中地域,全省4家国家级5A 景区分别在毕节市、安顺市、黔南州州。

4A级旅游景区主要分布在贵阳市、遵义市,占到全省的48%。

3A级、2A级景区大部分分布在贵州北部和黔南州,其中3A级景区51处,遵义、铜仁、毕节和黔南四地占到86%。

2A级地区12处,遵义一地占到了58%,其余主要是黔南州,为3处2A级景区,占到全省的25%,贵阳、毕节市各一处。

-2- 贵州省旅游经济的空间分布与空间差异图贵州省旅游资源分布图表贵州省国家级A级景点分布情况2A级景区贵阳市六盘水市遵义市安顺市毕节市铜仁市黔西南州黔东南州黔南州 1 0 7 0 1 0 0 0 3 3A级景区4A级景区5A级景区 5 0 18 0 8 8 0 2 10 15 1 13 6 3 9 4 5 3 0 0 0 2 1 0 0 0 1 总计21 1 38 8 13 17 4 7 17 注:数据贵州省旅游局2. 贵州省旅游经济的空间分布与空间差异研究为研究贵州旅游经济空间分布的变化特征和旅游经济空间差异形成的主要因素,选取了贵州9市旅游收入数据进行研究,于时间跨度大的信息采集较难,故选取2011年—2014年4年间贵州9市的旅游收入进行分析。

数据来自于《贵州省统计年鉴》,贵州省旅游局/,9市2011--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贵州省旅游经济的空间分布-3- 贵州省旅游经济的空间分布与空间差异依据贵州省人均旅游收入情况将旅游经济发达程度分为四类;Ⅰ类:发达程度高地区,Ⅱ类:发达程度较高地区,Ⅲ类:发达程度较低地区,Ⅳ类:发达程度低地区,利用ArcGIS、Photoshop制成贵州省2011年、2012年、2013年和2014年人均旅游收入空间分布图。

对贵州2011年、2012年、2013年和2014年人均旅游收入分布图研究发现,各市人均收入的空间分布差别悬殊,旅游经济的空间分布结构发生了转变。

2011年旅游经济Ⅰ类区只有省会城市贵阳,而旅游经济Ⅳ类区则有西部三市(州)和东部的铜仁市。

2012年,旅游经济Ⅰ类地区增加到两个市,旅游经济Ⅱ类地区为遵义市、黔东南州、黔南州,铜仁市变为Ⅲ类地区。

2013年、2014年各市旅游经济持续发展,遵义市旅游经济的增速放缓,今后始终处于Ⅲ类地区,其他各市的旅游经济的发达程度基本保持之前水平。

整体来看,贵州人均旅游经济发达的城市主要是贵阳市、安顺市、黔南州和黔东南州,但相互间关联性差,发达区域对落后区域的影响显著性不强。

旅游经济的发展模式单一,形成了以西部三市为主的西部低区;以遵义、铜仁为主的东北部较低区;以黔南州、黔东南州为主的南部较高区;以贵阳、安顺为主的中部高区。

图2011年人均旅游收入空间分布图2012年人均旅游收入空间分布图2013年人均旅游收入空间分布图2014年人均旅游收入空间分布-4- 贵州省旅游经济的空间分布与空间差异贵州省旅游经济的空间差异地区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评价要依靠某些指数,这些指数还要能评价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整体情况[1,2]。

对贵州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探究使用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N为城市个数,X j 是第t年第i 个市的旅游收入,X t 是第t年各个市的旅游平均收入。

省内各市旅游经济空间发展态势通过对贵州省各市2011年—2014年旅游经济数据的处理,总结出2011年—2014年各市旅游经济的差异变化。

从表中可以得出:表现绝对差异的标准差逐渐扩大,从2011年的扩大到2014年的,增长了,增幅%,年平均增长%,除了2013年增幅较快外,其余年份增幅均比较小,绝对差异总体处于小幅、平稳上升。

表示相对差异的变异系数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从2011年的减小到2014年的,减小了,下降了29%,每年平分下降%,除2012年和2014年下降范围大于年均下降水平外,其它年份下降程度保持在每年平均下降水平左右,相对差异总体下降幅度较小。

贵州省地区间旅游经济的变革,与贵州省相关经济发展政策有着直接关系,同时与各市旅游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关系密切。

省内制定的相关经济发展政策,受益地区能得到大量的资金和人才倾斜,有利于促进本地区的建设。

同时,相关会议精神和规章制度会导致各地方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的投入不同。

贵州相关发展规划明显偏向于省会城市和临近发达省份的城市,这些区域在发展旅游业时,底子好,旅游经济的发展速度较高。

但在2011年后,贵州省逐步加大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落后地区旅游业获得了资金和政策的倾斜,旅游资源禀赋得到大力挖掘,使其旅游经济的发展开始后发赶超,掉队区域旅游经济的增长速率明显大于先发展地区。

导致了绝对差异不断增大,相对差异逐渐减小。

-5- 贵州省旅游经济的空间分布与空间差异表贵州省2011年—2014年各市旅游经济差异变化标准差变异系数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注:研究数据《贵州省统计年鉴》.各市州政府工作报告省内各市旅游经济空间差异分析通过各区域旅游收入与整体旅游收入平均值的比率来表征旅游经济的空间差异[3], 这种比率可以表征出各各区域的旅游发展程度相对于整体平均水平的情况, 从而表示出省内各地区发展的不同。

分析表得知,贵州各地区旅游经济的差异极度明显。

2011年旅游经济收入比省平均水平高的区域只有省城贵阳市和历史名城遵义市,其中贵阳市的旅游收入是全省平均水平的3倍多,遵义市的旅游收入是全省平均水平的倍,其余地区旅游收入水平均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下。

2012年各地区旅游收入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同样还是贵阳和遵义两市,但贵阳市旅游收入与全省平均水平的比率开始下降,从2011年的下降到2012年的,下降了,降幅达%,除贵阳市外其余8市的比率均有提升,增幅最大的是铜仁市,2012年的比率比2011年上升了,增幅%。

2013年各区域平均旅游收入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增长为三个区域,贵阳市、遵义市和黔南州。

贵阳市的比率持续下降,同期遵义、毕节的全省平均水平比率出现下滑,其中遵义市原来的下降到,下降幅度%,毕节市原来的下降到,降幅%,其余6地区比率持续上升,六盘水上升幅度最大,同比上升了%。

2014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地区仍然是贵阳、遵义和黔南三地。

但同期同全省平均水平的比率减小的只有贵阳市,其余8地区比率均有增加,增幅最大的是六盘水市,增长了%。

总体来说,贵州省旅游经济的空间差异正在逐渐减小,“两头独大”的局面正在被打破,各地区旅游经济均有大幅提升。

到2014年,收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有三个区域,且安顺、黔东南旅游经济同全省平均水平的比率超过了,已经比较接近全省平均水平,说明贵州省的旅游经济来源主要是贵阳、遵义、安顺、黔东南和黔南5地区。

各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呈阶梯状分布,主要有以贵阳、遵义和黔南为主的旅游收入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第一级阶梯,以安顺、毕节、铜仁、黔西南和黔东南为主的旅游经济同全省水平比率在~之间的第二阶梯,以六盘水、黔西南为主的旅游经济同全省平均水平比率小于的第三阶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