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号: ******** 常州大学题目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学生杨静晶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计算机093二○一一年十一月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摘要:中西方不同历史背景和发展进程导致中西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和世界上的其他国家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随着相互间了解的加深,中西方间的文化冲突也日益增多。
语言交流是交流的主要形式,而语言的使用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文化差异及语言体现”已成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议题。
在未来,拥有跨文化交际能将成为我们走向世界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文化差异;文化与语言;跨文化交际Abstract:Chinese and western different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developing process lead to the great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economic and cultural links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are getting closer. With the deepening of mutual understanding, the culture conflicts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countries are increasing. Language exchange is the main form of communication, and the use of language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culture. So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language reflects” has became an important issue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future, the ability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will become an important basis for us to move towards the world。
Key Words:culture difference; culture and languag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目录一、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 (2)1、风俗习惯的差异(Differences in Social Customs) (2)2.社会礼仪的差异(Differences in Social Ceremony) (2)3、社会关系的差异(Differences in Social Relation) (2)4、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Differences in Value Concept and Moral Criteria) .. 35、教育方式(Education method) (3)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4)1、什么是文化 (4)2、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4)三、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语言体现 (5)1、称谓语 (5)2、问候语 (5)3、餐饮用语 (5)4、礼品馈赠 (5)5、思想情感表达 (5)结论 (6)参考文献 (7)谢辞 (8)一、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1、风俗习惯的差异(Differences in Social Customs)(1)对女性的态度The Attitude to women美国妇女和中国妇女的地位都不高,但美国妇女却有幸能享受许多优待,尊重妇女的礼节在美国社会随处可见:男士为女士开门;扶女士下车;在马路上,男士走女士外侧,以给女士提供保护;在餐桌前,男士要为女士拉开椅子,待女士站好了位置再把椅子送回女士的身后,请她就坐。
中国社会对女性的照顾和礼节似乎要少一些,且有一些专家注意到:汉字中带“女”字旁的有相当一部分含有贬义,如“妖、妓、奸、奴、嫉、妒”等。
(2)对婚姻的态度The Attitude to Marriage西方人的婚姻观与中国人的婚姻观有着极大的不同。
在在他们看来:婚姻纯属个人私事,任何人不能干涉;同时婚姻不属于道德问题,一个人有权选择和他/她最喜欢的人生活在一起,一旦发现现有的婚姻是一个错误,他/她有权作第二次选择,任何一方都不应受谴责。
在他们看来:强迫两个不相爱的人生活在一起是残忍的。
中国人的婚姻相对来说比较谨慎。
因为中国人把婚姻当作人生的头等大事,一旦决定了,就不会轻易改变;而且中国人一向把婚姻当作一个严肃的道德问题,喜新厌旧,或是第三者插足都被认为是极不道德的,将受到社会的谴责。
2.社会礼仪的差异(Differences in Social Ceremony)中国在见面时喜欢客套的问去哪了?有没有吃饭?西方则感到奇怪。
中国人把询问对方姓名、年龄、单位及收入等,作为对朋友的关心;而这些在西方人看来是属于个人隐私,不愿与人谈及。
中国人通常是见面点头致意,或微微欠身行握手、拱手礼,而西方人认为欠身显得自卑,拥抱是最常见的见面礼与道别礼,亲吻礼与吻手礼也较为常见。
对于别人的赞扬,中国人通常表示谦虚;而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回答“Thank you”以表接受。
中国人收到礼物时往往放在一边,等客人走了再打开。
而西方人收到礼物时会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
送客离开时,中国人习惯挽留,说“走好”“慢走”,而西方仅微笑道“Bye!”“See you later!”“See you.”。
在宴请方面,中国宴会喜欢共桌共菜,西方则认为不合卫生,实行分餐制。
中国人宴请时,觥筹交错,歌舞升平,西方则要求少声响少动作,用餐程序较多。
3、社会关系的差异(Differences in Social Relation)(1)平等意识与等级观念 Equality Concept VS class Concept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无论贫富,人人都会尊重自己,不允许别人侵犯自己的权利。
同时,人人都能充分地尊重他人。
正如美国所信奉的箴言所说:“只要努力,牛仔也能当总统。
”(If working hard, even a cowboy can be president.)新中国虽已建立了五十余年,但传统的君臣、父子等级观念在中国人的头脑中仍根深蒂固。
父亲在儿子的眼中、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长中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2)家庭关系 Family relations美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简单:父母以及未成年孩子,子女一旦结婚,就得搬出去住,生活独立于父母亲家庭之外。
这种作法虽疏远了亲属之间的关系,但却给年青人提供最大限度的自由,有利于培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
中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复杂,多是几世同堂聚居。
在这样的家庭中,老人帮助照看小孩,儿孙们长大后帮助扶养老人,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帮助,密切了亲情关系,但不利于培养年青人的独立能力。
4、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Differences in Value Concept and Moral Criteria)(1)个人荣誉感与谦虚谨慎Personal Honors VS Modesty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以及在获得成就后的狂喜。
相反,中国文化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而是提倡谦虚,但中国式的自我谦虚或自我否定却常常使西方人大为不满。
“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 “No, my English is very poor”;“you've done a very good job”. “No, I don't think so. It's the result of joint efforts.”这种谦虚,在西方人看来,不仅否定了自己,还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
这种中国式的谦虚在资本主义的竞争市场是行不通的。
(2)自我中心与无私奉献Self-centre VS Sacrifice西方人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很强,每个人生存方式及生存质量都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因此,每个人都必须自我奋斗,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
在西方,人们关心自己远胜于关心他人,人们不愿过问他人的事情。
而中国人的行为准则是“我对他人,对社会是否有用”,个人的价值是在奉献中体现出来的。
中国文化推崇一种高尚的情操——无私奉献。
在中国,主动关心别人,是一种美德。
(3)创新精神与中庸之道Pioneering Spirit VS Medium Way西方文化鼓励人民开拓创新,做一番前人未做过的、杰出超凡的事业。
而传统的中国文化则要求人们不偏不倚,走中庸之道,很多人仍以“差不多就好”,作为为人处事的准则,中国人善于预见未来的危险性,更愿意维护现状,而缺乏创新与冒险精神。
(4)个性自由与团结协作Individual Freedom VS Harmonious Cooperation西方人十分珍视个人自由,喜欢随心所欲,独往独行,不愿受限制。
中国文化则更多地强调集体主义,主张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主张同甘共苦,团结合作,步调一致。
因此,西方人在思想与生活上,相对于中国人,更加独立化、个性化,而团队意识较差。
5、教育方式(Education method)(1)家庭教育Family Education在中国,父母普遍存在重学习轻个性的倾向。
从孩子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等,多方面着手,全面掌控着孩子的发展方向,不给孩子留有自己的空间;而且家长习惯于替孩子包办一切,使得孩子缺乏独立自主能力,自信心不足。
因此,中国孩子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弱于西方,缺乏独立性,而且在进入青春期后更显叛逆,抗拒与反叛心理强烈。
在西方,家长从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出发,对孩子的教养采取放手而不放任的方法进行。
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更为和谐融洽,家长不会因为孩子做错了什么而去指责和批评他们,更不会有打骂的现象,他们更多的时候是谈心,以此来了解孩子的发展与需求,从而引领他们往正确的方向走。
因此,较之中国孩子,西方孩子更加独立自主,个性与思维也更为开放。
(2)学校的教育School Education由于文化传统和国家政体不同,中西方学校教育存在明显的差异。
教育内容上的差异。
中西方学校教育内容都是极为丰富的,但其侧重点不同。
相对来说,中国重视知识的完整传授,严格限定学生的学习方向;而西方更重视扩展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开放、多元。
教育的方法上的差异。
中国的教育方法,强调上行下效,要求教师以身示范,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表率;学生则亦步亦趋,机械摹仿,不能有丝毫的违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