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大班数学活动:学习等分(一)
活动目标:
1.尝试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并能大胆地介绍自己等分的方法。
2.感知部分小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
3.在一步步解决问题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各种形状的蜡光纸若干、剪刀、糨糊,小动物的背景图。
分组活动材料。
活动重点:能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
活动难点:感知部分小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
活动过程:
1.初步探索,体验感知。
(1)导入。
今天下午我们来玩一个有趣的游戏,先看一看这里有什么?再看一看,它们少了什么?它们缺少的部分是什么形状的?有几个?
(2)幼儿动手尝试,教师巡视。
(3)师幼交流:你是怎么做的?分成的每一份一样大吗?我们来比一比。
2.等分图形,再次感知。
(1)师:请看,老师这里有什么图形?这几个长方形一样大吗?
(2)幼儿操作,用不同的方法等分长方形。
(3)师幼交流:你是怎么分的?分好后的两个部分一样大吗?分好后的图形跟原来的长方形比一比,哪个大哪个小?
(4)教师小结:一样大的图形,分好后的一块和原来的比,都比它小。
3.分组操作,迁移经验。
(1)教师介绍分组材料:
分糖果:根据图片上的盘子数里来分盒子里的糖果。
橡皮泥做车轮:用一块橡皮泥做成两个一样大的汽车轮子。
贴窗纸:用正方形纸给四块玻璃贴上一样大的窗纸。
分米:把一碗米倒进两个透明杯子里,两杯要一样多。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3)分享交流。
师:刚才你玩了什么?你把什么东西分成了相等的几份?怎么分的?等分后的几个部分和原来比有什么不一样?
(4)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等分的方法,生活中什么时候也要用到等分的方法呢?那我们今后就可以用等分的方法来解决这些生活中遇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