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常见固定句式的翻译归纳总结类ppt课件
常见固定句式的翻译归纳总结类ppt课件
相当于“难道不是……吗”? • 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与?(柳宗元
《封建论》) • ——难道不是强盛的诸侯,好像尾巴太大不便随
意支配似的过错吗?
•
• (四)表示感叹的习惯说法 • 1、何其…… • 可译为“怎么那么……”或“为什么这
么……”。 • 例如:①观庆父及叔牙、闵公之际,何其
乱也? • ②赐,汝来何其晚也? • 2、何……之…… • 可译为“怎么……这么……”或“怎么这
么……”,也可译为“怎么那么……”或“为 什么这么……”。 • 例如:①足下不欲破袁氏也,何言之不实 也?
• ②观大夫类有道术者,今何言之陋也?
• (五)表示强调的习惯说法
• 1、唯(惟)……为…… • 可译为“只”“只有”“惟独”。 • 例如:①天生万物,唯人为贵。 • ②唯谨慎为得久。 • 2、唯(惟)……所…… • 可译为“任凭……”“随便……”。 • 例如:①臣有三剑,唯王所用。 • ②太祖常赐良,唯其所择。 •
• ——因此问明帝:“长安与太阳哪个远?”
• “何……为”,表疑问语气,译为“为什 么……呢”。
• 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 哭为?”(《史记·孙吴列传》)
• ——有人说:“你儿子,只是个小兵,但 将军亲自为他吮吸疽脓,你为什么哭呢?”
•
• (二)表示比较的习惯说法:
• ……孰与…… ……何如…… ……孰 若…… ……何若……
• 这些习惯说法都是表示比较,用来表示人 或事物互相比较的结果。都可译为 “跟……比较,哪个更……”。
• 例如: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 ②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 • ③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 ④救赵孰与勿救? •
• (三)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
• 1、不亦……乎? • 可译为“不是……吗?”或“难道不……
面……”或者“又……又……” • 见信死,且喜且怜之。(《史记·淮阴侯列
传》) • ——(高祖)见韩信被杀死,又高兴又怜
悯他。
• 3、“所以”,有两个意义,一是“……的 原因”,二是“用来……的办法”。
•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史记·项羽本纪》)
• ——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盗 贼的进入和意外事件的发生。
• 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
• ——推行百姓认为好的,防范百姓认为坏 的,这大概才是用来增多财物衣食的办法 吧!
构成“如之何”、“若之何”、“奈之 何”,可译为“为什么”或“怎么办”。
• “何如”,相当于“怎样”“哪个”。
• “陛下以降侯周勃何如人也?”上曰: “长者也。”(《史记·张释之列传》)
• ——“陛下以降侯周勃是个怎样的人?”皇 上说:“忠厚长者。”
• 又如:因问明帝:“长来……”。 • 例如:①项王未有以应。 • 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3、无以……为 • 可译为“没有必要用(要)……”。 • 例如: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 4、“之类”“之属”,相当于“这一类”。 • 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孟子·齐桓 晋文之事》)
吗?” • 例如: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②今吾之优越,犹人只有腹心疾也,而王
不先越而乃务齐,不亦谬乎? • 2、何(以)……为?何……焉为? • 可译为“要……干什么呢?”或“哪里用
得着……呢?” • 例如:①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 • 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 3、何……之有 • 可译为:“有……呢?” • 例如:①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 (九)表示认定的习惯说法 • ……之谓也 • 可译为“说的就是……” • 例如:闻道百,以为莫已若也,我之谓也。
• (十)其他
• 1、“而已”,相当于“罢了”。 • 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柳宗元
《种树郭橐驼传》) • ——我懂得种树而已,当官治理不是我做
的事。 • 2、“且……且……”,相当于“一面……一
宋何罪之有? • ②夫晋,何厌之有? • 4、何有 • 可根据上下文译为“有什么困难”“有什
么舍不得”“有什么关系”。
• 例如: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何有于我哉?(何有于我哉,意思是“对 我来说有什么困难呢?”)
• 5、“无乃……与”,表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 不是……吗”。
• 无乃尔是过与?(《论语》) • ——难道不是该怪罪你吗? • 6、“如之何”“奈何”,相当于“怎么”。 •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君子于役》) • ——君子服役去了,教我怎么不想他? •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 ——平民不怕死,怎么用死来威吓他们? • 7、“得非……与”“岂非……与”,表反反问,
• ——所以大王不能(以德)统一天下,不 是挟着太山跳过北海这一类;大王不能 (以德)统一天下,是折枝这一类。
• 而养游侠私剑之属。(《韩非子·五蠹) • ——但是私养游侠武士之类。
• (八)表示推测、揣度、商榷的习惯说法
• 1、无乃……乎 • 可译为“恐怕……吧”“只怕……吧” • 例如: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 2、得无……乎 • 可译为“该不会……吧”“莫非……吧”。 • 例如: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
常见固定句式的翻译归纳总结 类
• (一)表示疑问的习惯说法:
• 如……何 若……何 奈……何 • 这是三个意义相同的表示疑问的习惯说法,
中间可以插入名词、代词和短语,可以译 为“把……怎么样”、“对……怎么办”、 “怎样对付(处置、安顿)。”
• 例如:①其如土石何? • ②公叔病有如不可讳,将奈社稷何? • ③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 在这种习惯说法中,如果插入“之”,就
• (七)表示指代的习惯说法
• 1、有所 无所 何所(安所、奚所) • 可译为“有什么(没有什么)所……
的”“是什么”。 • 例如:①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 ②女亦无所思。 • ③二者可容,何所不容? • ④将军迎操,欲安所归? • 2、有以 无以(有所以 无所以) • 可译为“有什么(可以)用来……”“没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