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音和鸣
适用年
七年级
级
所需时
两课时
间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本教材是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初中音乐实验教材,是2001年春最早在教育部立项的三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音乐实验的人文内涵。
新音乐课标明确提出:“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教材之一。
本课是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八音和鸣》。
本教材编选“相关文化”的内容,丰富音乐教育,是直接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学习领域。
”强调音乐与社会生活、与姊妹艺术、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联系。
是新音乐课标又一闪光点,这种学科定位,结束了过去音乐学科作为术科的历史,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打破学科中心、摆脱专业化教学怪圈的得力措施。
湘版实验教材在体现音乐教育的人文内涵与相关文化方面有独到的编排和精巧的设计。
重点:认识常见的民族乐器。
难点:听赏《将军令》、《紫竹调》。
采用多媒体课件。
感知民族音乐,特别是传统民族器乐,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和爱国主义情操的重要手段。
本单元以“八音和鸣”。
八音是古代以制作乐器的材料为依据,将中国民族乐器分成的八个类别:金、石、丝、竹、匏、土、革、木。
在学生了解这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现
代民乐分类:吹管、弹拨、拉弦、打击,重点感知其中部分乐器的音色特点。
本单元有两个听赏专题。
第一个专题《吹打震山河》以中国传统乐曲中最负盛名的《将军令》为听赏材料,通过感受乐队音响,学生模仿演奏,从而认识吹打乐音乐特点:音响强烈,风格粗犷,善于表现富有气魄、威武雄伟、波澜壮阔的场景和热烈火辣的情绪。
第二个专题是《丝竹绘美景》,让学生听赏江南丝竹《紫竹调》,重点感知二胡、笛子的音色,领略丝竹乐的江南情韵:清新秀丽、流畅委婉。
最后安排听赏“女子十二乐坊”的演奏录音,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弘扬民族文化的热情。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民族乐器知识,能够说出常见的民族乐器的名称及其分组,能够辨别它们的音色。
2.培养学生的民乐欣赏能力,听赏《将军令》、《紫竹调》,能够用语言描绘其音乐意境。
过程与方法:认识并了解常见乐器的名称及分类,聆听一些民族器乐曲,让学生感受民族器乐曲的韵味和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民族器乐曲的了解和欣赏,让学生能够真正喜欢中国民族音乐,懂得继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意义。
对应课标
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是直接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学习领域。
”强调音乐与社会生活、与姊妹艺术、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联系。
是新音乐课标又一闪光点,这种学科定位,结束了过去音乐学科作为术科的历史,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打破学科中心、摆脱专业化教学怪圈的得力措施。
湘版实验教材在体现音乐教育的人文内涵与相关文化方面有独到的编排和精巧的设计。
主题单元问题1.什么是八音?
2.民族乐器的划分与种类?
设计
专题划分专题一:了解八音以及民族乐器的划分,欣赏《紫竹调》和《将军令》探究丝竹乐与吹打乐的特点。
(1 课时)专题二:领略我国古代乐器骨笛、埙、编钟、编磬的魅力。
(2 课时)
专题一
了解八音以及民族乐器的划分,欣赏《紫竹调》和《将军
令》探究丝竹乐与吹打乐的特点。
所需课
时
1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民族器乐曲的了解和欣赏,让学生能够真正喜欢中国民族音乐,懂得继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认识并了解常见乐器的名称及分类,聆听一些民族器乐曲,让学生感受民族器乐曲的韵味和魅力。
知识与技能:
1.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民族乐器知识,能够说出常见的民族乐器的名称及其分组,能够辨别它们的音色。
2.培养学生的民乐欣赏能力,听赏《将军令》、《紫竹调》,能够用语言描绘其音乐意境。
专题问题设计1.什么是八音?
2.怎么划分民族乐器类别及种类?
3.欣赏《将军令》思考:音乐中采用了哪些主要乐器?创造了什么样的意境?
4.欣赏《紫竹调》思考:音乐中采用了哪些主要乐器?创造了什么样的意境?
5.丝竹乐与吹打乐有什么不同的音乐特点?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信息化资源《将军令》与《紫竹调》的音响资料。
常规资源传统民族乐器若干件
教学支撑环境多媒体教学环境
学习活动设计
一、组织、教学:播放《紫竹调》的音乐
二、导入新课:
1.以实物“葫芦”,谈话概括引出课题“八音”。
2.以“八音”导出课题《八音和鸣》。
(板书课题)
三、新课教学:
1.讲解“八音”
解释“八音”。
2.说明乐器类别划分及种类。
图片展示各种乐器,分组游戏,(板书)引导学生认辨归类、听乐器音色。
四.民乐欣赏
1.说明民乐合奏形式。
2.提问:欣赏《将军令》。
思考:音乐中采用了那些主要乐器?创造了什么样的意境?
3.欣赏《紫竹调》。
思考:音乐中采用了那些主要乐器?创造了什么样的意境?分析乐曲结构,视唱主旋律。
4.比较探究丝竹乐与吹打乐。
探究问题:丝竹乐与吹打乐有什么不同的音乐特点?
五、延伸扩展
1.听赏“女子十二乐坊”演奏的音乐《茉莉花》,领略民族乐器的魅力。
思考:怎样让中国民乐走向世界?
2.探讨中国民乐的未来。
六、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的民族音乐之旅就要结束了,在这轻松愉快的旅途中,大家认识了中国民族乐器的丰富多彩,感受了中国民族乐曲的独特魅力。
这么美妙的音乐,当今许多年轻人对它不感兴趣,知之甚少,真是令人痛惜。
“女子十二乐坊”将中国民乐推向了世界,这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让我们为继承和发扬中国民族音乐而共同努力吧!
评价要点一、评价要点:
1. 能够分辨几种民族乐器以及它的音色。
2.具有基本的民乐欣赏能力,能够用语言描绘其音乐意境3.能够喜欢中国的民族音乐,懂得继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二:评价方法:
自评、互评、组评、师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