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GCGF001:2009 400V以下低压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CGCGF001:2009 400V以下低压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CGC 北京鉴衡认证中心认证技术规范CGC/GF001:2009(CNCA/CTS 0004-2009)400V以下低压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Technical Specification and Test Method of Grid-connectedPV inverter below 400V2009-8-3发布 2009-8-3实施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发布目 次目 次 (I)前 言 (III)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1)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产品分类 (3)4.1 产品型式 (3)4.2 输出功率型谱 (3)5 技术要求 (4)5.1 使用条件 (4)5.2 机体和结构质量 (4)5.3 性能指标 (4)5.4 电磁兼容性 (6)5.5 保护功能 (6)5.6 通讯 (7)5.7 自动开/关机 (7)5.8 软启动 (7)5.9 绝缘耐压性 (7)5.10 外壳防护等级 (8)6 试验方法 (8)6.1 试验环境条件 (8)6.2 机体和结构质量检查 (8)6.3 性能指标试验 (8)6.4 电磁兼容试验 (9)6.5 保护功能试验 (9)6.6 通讯接口试验 (12)6.7 自动开/关机试验 (12)6.8 软启动试验 (12)6.9 绝缘耐压试验 (12)6.10 环境试验 (12)7 检验规则 (12)7.1 检验分类 (12)7.2 出厂检验 (13)7.3 型式检验 (13)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4)8.1 标志 (14)8.2 包装 (14)8.3 运输 (14)8.4 贮存 (14)附 录 A (15)(资料性附录) (15)表A 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技术参数表 (15)附 录 B (17)(资料性附录) (17)防孤岛效应保护方案的选取 (17)前言为推动和规范我国并网光伏逆变器的发展,适应国际贸易、技术和经济交流的需要,以及促进我国并网光伏逆变器的产业化,特制定本认证技术规范。

本技术规范由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提出并归口。

本技术规范主要起草单位:合肥阳光电源有限公司、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北京科诺伟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日佳电源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北京市计科能源新技术开发公司、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全国太阳光伏能源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本技术规范主要参与单位: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冠亚电源设备有限公司、中科院太阳光伏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质检中心、Intertek天祥集团、江苏林洋新能源有限公司、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江苏兆伏新能源有限公司、艾思玛(北京)商贸有限公司、北京索英电气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继远电网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新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本技术规范主要起草人:曹仁贤、王宗、江燕兴、张光春、叶东嵘、赵为、张友权、张海波、闫华光、鲁延武、刘杰、孙耀杰、顾永亮、于波、郭丰。

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1 范围本技术规范规定了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的产品分类、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连接到额定电压400V及以下低压配电系统的并网逆变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标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2423.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GB/T 2423.2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GB/T 2423.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 试验方法 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GB/T 2423.10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Fc:振动(正弦)GB/T 2829 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GB/T 3859.1 半导体变流器基本要求的规定GB/T 3859.2 半导体变流器 应用导则GB/T 3873 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 12325 电能质量 供电电压允许偏差GB/T 14549 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GB/T 15543 电能质量 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GB/T 15945 电能质量 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GB 17625.2 电磁兼容 限值 对额定电流不大于16A的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GB/Z 17625.3 电磁兼容 限值 对额定电流大于16A的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GB/T 17626.2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 17626.3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 17626.4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 17626.5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 17626.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GB/T 17626.11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GB 17799.3 电磁兼容 通用标准 居住、商业和轻工业环境中的发射标准GB 17799.4 电磁兼容 通用标准 工业环境中的发射标准GB/T 19939 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GB/T 20046 光伏(PV)系统电网接口特性GB/T 20513 光伏系统性能监测 测量、数据交换和分析导则GB/Z 19964 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的技术规定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技术规范。

3.1光伏并网逆变器 photovoltaic grid-connected inverter将太阳能电池发出的直流电变换成交流电后馈入电网的设备。

注1:本规范提到的逆变器均指光伏并网逆变器;注2:本规范规定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不适用于AC MODULE中的逆变器。

3.2逆变器交流输出端 inverter AC output terminal逆变器、局部交流负载和电网之间的相互连接点。

3.3最大功率点跟踪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PPT)对跟随太阳能电池表面温度变化和太阳辐照度变化而产生出的输出电压与电流的变化进行跟踪控制,使方阵经常保持在最大输出的工作状态,以获得最大的功率输出。

3.4孤岛效应 islanding电网失压时,光伏系统仍保持对失压电网中的某一部分线路继续供电的状态。

3.5计划性孤岛效应 intentional islanding按预先配置的控制策略,有计划地发生孤岛效应。

3.6非计划性孤岛效应 unintentional islanding非计划、不受控地发生孤岛效应。

3.7防孤岛效应 anti-islanding禁止非计划性孤岛效应的发生。

注:非计划性孤岛效应发生时,由于系统供电状态未知,将造成以下不利影响:①可能危及电网线路维护人员和用户的生命安全;②干扰电网的正常合闸;③电网不能控制孤岛中的电压和频率,从而损坏配电设备和用户设备。

3.8模拟电网 simulated utility用来模拟公共电网的测试装置,其电压和频率可调。

3.9品质因数 quality factor防孤岛效应保护试验中试验负载谐振能力的评估指标。

Q可用下式表示:注:在并联RLC谐振电路中,负载品质因数fQ=RCL (1)f式中:Q-负载品质因数;fR -负载电阻;C -负载电容;L -负载电感。

在已知并联RLC谐振电路消耗的有功、感性无功和容性无功的情况下,f Q 也可以表示为:P P P Q qC qL f×= ............... . (2)式中:qL P -电感L消耗的无功; qC P -电容C消耗的无功;P -电阻R消耗的有功。

注意谐振情况下,qL qC P P =。

令q qCP P =,由此,得到:P P Q q f= ............... . (3)3.10谐振频率 resonant frequency并联RLC电路谐振时的频率。

定义式如下:LCf π21= (4)式中:f -谐振频率;L -负载电感; C -负载电容。

注:并联RLC电路谐振时,电路消耗的感性无功与容性无功相等,于是并联RLC谐振电路相当于纯电阻。

4 产品分类4.1 产品型式4.1.1 按并网类型可分为:a) 单相逆变器; b) 三相逆变器。

4.1.2 按防护等级可分为:a) 户内型; b) 户外型。

4.1.3 按并网方式分为:a) 可逆流型; b) 不可逆流型。

4.2 输出功率型谱逆变器输出功率额定值优先在下列数值中选取(单位kW )。

4.2.1 单相逆变器单元0.5;1.5;2.5;3;5;6;7;8;9。

4.2.2 三相逆变器单元10;30;50;100;250;500;1000。

注:当用户要求并与制造厂协商后可以生产4.2所列数值以外的产品。

5 技术要求5.1 使用条件除非制造厂商/供货商与购买者之间另有协议,符合本规范的逆变器应能在5.1.1~5.1.2的使用条件下达到规定的性能要求。

5.1.1 正常使用的环境条件a)使用环境温度:户内型为-20℃~+40℃,户外型为-25℃~+60℃(无阳光直射);相对湿度≤ 90%,无凝露;b)海拔高度≤1000m;海拔高度>1000m时,应按GB/T 3859.2规定降额使用;c)无剧烈震动冲击, 垂直倾斜度≤5º;d)工作环境应无导电爆炸尘埃, 应无腐蚀金属和破坏绝缘的气体和蒸汽。

5.1.2 正常使用的电网条件若无其他规定,符合本规范的逆变器在下列电网条件下,应能以正常方式运行:a)公用电网谐波电压应不超过GB/T 14549中第4章规定的限值;b)逆变器交流输出端三相电压不平衡度应不超过GB/T 15543规定的数值,允许值为2%,短时不得超过4%。

c)电网电压允许偏差应符合GB/T 12325的规定。

10kV及以下三相电压的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7%,220V单相电压的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7%、-10%;d)电网频率允许偏差应符合GB/T 15945,即偏差值允许±0.5Hz。

5.1.3 特殊使用条件如果逆变器在异于5.1.1和5.1.2规定的条件下使用,用户应在订货时提出,并取得协议。

5.2 机体和结构质量逆变器的结构和机柜本身的制造质量、主电路连接、二次线及电气元件安装等应符合下列要求: a)机架组装有关零部件均应符合各自的技术要求;b)油漆电镀应牢固、平整,无剥落、锈蚀及裂痕等现象;c)机架面板应平整,文字和符号要求清楚、整齐、规范、正确;d)标牌、标志、标记应完整清晰;e)各种开关应便于操作, 灵活可靠;5.3 性能指标5.3.1 逆变效率逆变效率是并网逆变器的重要参数之一,逆变器最大效率应不低于94%,其实际最大效率值应在产品铭牌上明确标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