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1.测绘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2.测绘学有哪些分支学科?3.土木工程测量学的主要任务有哪些?4.什么叫大地水准面?它有哪些特点?在测绘工作中起什么作用?5.测量工作的基准面和基准线是什么?常用的基准面和基准线分别有哪些?6.测绘工作常用的坐标系统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7.测量上的平面直角坐标和数学上的笛卡尔坐标有何区别?为什么这样规定?8.确定地面点位置的常用方法有哪些?测量的三项基本工作是什么?9.在高斯投影中,采用分带投影的目的是什么?分带的方式有哪几种?10.已知某点的地理坐标为L=118°54′,B=32°07′,试求该点所在6°带和3°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和投影带带号。
11.如何根据我国某点的高斯直角坐标判断该点坐标所对应的分带方式及所处的带号?12.何谓绝对高程?何谓相对高程?何谓高差?两点之间的绝对高程之差与相对高程之差是否相等?13.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4.水准面和水平面有什么区别?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进行测量工作有什么影响?15.测得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为2.3km,试求地球曲率对水平距离和高程的影响。
16.简述工程测量学的发展进展。
第二章:水准测量1.什么是高程测量?高程测量的方法有哪些?2.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3.按仪器精度分,水准仪可分为哪几种型号?按仪器性能分,可分为哪几种类型?4.微倾式水准仪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哪些?水准仪的主要功能是什么?5.望远镜的作用是什么?何谓望远镜的放大率?6.什么是视准轴?什么是水准管轴?两者之间有何关系?7.微倾式水准仪的水准器种类有哪些?各有何作用?8.水准仪使用的基本操作步骤有哪些?9.什么是视差?视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消除视差?10.单一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有哪几种?11.转点在水准测量中起什么作用?在测量过程中能否碰动?碰动了怎么办?12.水准测量中有哪三项检核?各项检核的目的是什么?13.设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A点的高程是20.916m,当后视读数为1.258m,前视读数为1.359m,问A、B两点高差是多少?B点的高程是多少?判定A、B两点的高低?并绘图说明。
14.由下表列出的水准测量观测成果,计算出高差,并进行校核计算。
水准测量手簿15.调整下图所示的闭合水准路线的观测成果,并列表求出各点的高程16.水准仪有哪几条主要轴线?它们应满足什么几何条件?其中哪个是主要条件?为什么?17.水准测量中主要有哪些误差来源?各采取什么措施加以消除或减弱?采用前、后视距相等可以消除哪些误差的影响?18.在相距80m的AB两点的中央安置水准仪,A点尺上的读数为a1=1.337m,B点尺上的读数为b1=1.114m。
当仪器搬到B点近旁时,测得B点读数b1=1.501m,A尺读数a2=1.782m,试问此水准仪是否存在i角?如有i角如何校正?第三章:角度测量1.什么是水平角?什么是竖直角?水平角和竖直角的角值范围分别是多少?2.经纬仪为什么既能测水平角,又能测竖直角?3.按仪器精度分,经纬仪可分为哪几种型号?按读数设备分,可分为哪几种类型?4.光学经纬仪由哪几部分组成?经纬仪与水准仪的最大区别是什么?5.经纬仪有几套制、微动结构?其作用分别如何?如何正确使用微动螺旋?6.经纬仪的圆水准器和管水准器的作用分别是什么?7.经纬仪的竖盘结构由哪几个部分组成?8.经纬仪对中的目的是什么?对中的方法有哪些?9.经纬仪整平的目的是什么?如何整平仪器?10.经纬仪包括哪些基本操作步骤?11.简述用光学对中器安置经纬仪的方法。
12.什么是盘左(或正镜)?什么是盘右(或倒镜)?13.电子经纬仪有哪些主要特点?它与光学经纬仪的根本区别是什么?14.观测水平角时,要使某一起始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配置为0°00′00″,应如何操作?15.水平角测量的方法有哪些?各适合于什么场合?16.测回法的基本操作步骤如何?17.在水平角测量中,为什么要配置水平度盘的起始位置?若测回数为6,各测回的起始读数分别是多少?18.观测水平角和竖直角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19.如何判断竖盘注记形式并写出竖直角的计算公式?20.什么是竖盘指标差?在竖直角测量中如何消除指标差的影响?21.经纬仪有哪些主要轴线?各轴线之间应满足什么几何条件?22.水平角测量的误差来源有哪些?在观测中应如何消除或削弱这些误差的影响?23.在水平角观测中,采用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哪些仪器误差的影响?能否消除因竖轴倾斜引起的水平角观测误差?第四章:距离测量于直线定向1.距离测量常用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何优缺点?2.简述用钢尺在平坦地面量距的步骤,量距时会产生哪些误差?3.视距测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影响视距测量精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视距测量的精度?4.电磁波测距仪的分类方式有哪几种?5.说明脉冲式和相位式光电测距的基本原理,为什么相位式光电测距仪要设置精、粗测尺?6.影响光电测距精度的因素有哪些?使用光电测距仪时应注意哪些问题?7.衡量距离测量的精度为什么采用相对误差?10.用钢尺往、返丈量了一段距离,其平均值为167.38 m,要求量距的相对较差为1/3000,问往、返丈量这段距离的绝对较差不能超过多少?11.进行普通视距测量时,仪器高为1.52 m;中、下丝在水准尺上的读数分别为1.586m、1.115m;测得竖直角为3°56′,求立尺点到测站点的水平距离以及对测站点的高差。
12.红外测距仪与光学经纬仪联测时,测得斜距为867.753m,竖直角为7°28′48″,求测站点到镜站点的水平距离。
13.直线定向的目的是什么?它与直线定线有何区别?14.标准方向有哪几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15.什么是方位角?方位角有哪几种?16.什么是磁偏角?什么是子午线收敛角?17.什么是象限角?象限角与坐标方位角有什么关系?18.什么是坐标方位角?正、反坐标方位角有什么关系?第五章: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1. 误差的来源有哪几方面?2. 观测误差可分为哪几类?3. 什么叫系统误差?它有哪些特点?如何使之消除或者削弱?4. 什么叫偶然误差?它具有那些统计特性?5. 何谓真值、观测值?何谓真误差、观测值改正数?何谓中误差、真误差?6. 等精度观测与不等精度观测的区别在哪里?为什么算术平均值可以作为等精度观测结果的最或然值?7. 衡量精度的标准有哪些?容许误差和极限误差有什么不同?8. 通过哪些途经可以提高观测结果的精度?9. 测量距离AB和CD,往测结果分别为164.235m和208.412m,返测结果分别为164.228m 和208.421m。
试求:(1)往返较差;(2)相对较差;(3)比较哪段距离丈量的精度高?10.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段距离丈量了4次,各次丈量的结果分别为112.622m,112.613m、112.630m、112.635m。
试求:(1)距离的算术平均值;(2)观测值中误差;(3)算术平均值中误差及其相对中误差。
11.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用经纬仪观测某水平角,共测了3测回,各测回观测值分别为63°28′15″,63°28′15″,63°28′15″。
试求:(1)一测回观测值的中误差;(2)算术平均值及其中误差。
12. 测得一正方形的边长a=93.30±0.08m。
试求正方形面积及其中误差。
13. 在1:1000的地形图上,量取一个半径为15.0±0.2mm的圆。
试求:(1)半径的实地长度及其中误差;(2)圆周的实地长度及其中误差;(3)实地面积及其中误差。
14. 等精度观测五边形ABCDE内角各两个测回,一测回角观测值中误差mβ=±40″,试求:(1)五边形角度闭合差的中误差;(2)若使角度闭合差的中误差不超过±50″,需观测几个测回?第六章:小地区控制测量1. 平面控制测量中,小区域控制网在水准面和坐标系的选择上有何特点?2. 什么是平面控制测量?平面控制网有哪几种形式?各在什么情况下采用?3. 什么是导线测量?导线的布设主要有哪几种形式?各有何特点?4. 导线测量的外业主要有哪些工作?选择导线点时应注意什么问题?5. 什么是坐标正算、坐标反算?6. 什么是闭合导线、附合导线?附合导线和闭合导线在计算上有哪些不同点?7. 交会定点主要有哪几种形式?8. 三、四等水准测量中,在一个测站上的观测顺序有何规定?为什么?9. 简述三角高程测量的原理和主要计算公式。
10. 某附合导线观测结果如下表所示,数字为观测值记录,下划线的数字为已知值(真实值),试按附合导线坐标计算表格式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第七章:地形图基本知识1. 何谓地物?何谓地貌?何谓地形?2. 何谓平面图?何谓地形图?两者有何区别?3. 什么是比例尺?什么是比例尺精度?比例尺精度在测绘工作中有何作用?4. 地形图的分幅方法有哪几种?各适用于什么情况?5.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编号方法有哪几种?6. 地物符号有哪几种?各适用于什么情况?7. 何谓等高线、等高距、等高线平距、坡度?在同一幅地形图上等高线平距与地面坡度有何关系?8. 等高线有哪几种类型?等高线具有哪些特性?9. 地性线有哪些?第八章:大比例地形图测绘1. 测图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2. 坐标格网绘制的方法主要有哪几种?3. 控制点展绘后,如何检查其正确性?4. 简述经纬仪测图法一个测站的工作步骤。
5. 试述碎部测量的概念,碎部点的概念和分类。
6. 测绘地形图之前为什么要进行控制测量?7. 简述大比例尺地面数字测图的成图过程。
8. 全站仪数字化测图的基本步骤有哪些?9. 地面数字测图外业采集数据包括哪些内容?10. 试述数字地形图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第九章:地形图的识读与应用1. 地形图识读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简述地形图识读的基本过程。
2. 地物和地貌一般分为哪十大类型?3. 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有哪些?4. 土石方估算的方法有哪几种?各适合于哪种场地?5. 地形图上面积量算的方法主要有哪几种?各适用于什么情况?6. 若将某区域整成水平场地,并保持土方平衡,应如何求出设计高程?7. 若将某地块整成倾斜平面,应如何标定填挖边界线?8. 利用下图完成以下作业:①求控制点N3和N5的坐标;②求A-B、N5-N3的水平距离;③求A-B、N5-N3的坐标方位角;④确定A-B的平均坡度;⑤在A-N5之间选定一条坡度为10%的最短路线;⑥绘制A-B方向的纵断面图;⑦求水库在图中部分的面积;⑧欲计算将边长为40m的BCDE区域整理成填、挖基本平衡的水平场地的填、挖方量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