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思维拓展课—第3节 分解法 讲义
小学数学思维拓展课—第3节 分解法 讲义
启迪思维 点拨方法 开发潜能 因材施教 直线提分
28×25 = = =
25×32 = = =
125×32 = = =
课堂练习: 25×16=
125×64=
125×12=
44×125=
分组比赛: 1、130×12=
2、64×125=
3、25×24=
4、250×80=
5、320×25=
6、 36×25=
例题讲解:
例2、计算:18×130
用公式:[(18+3)×10+8×3]×10=(210+24)×10=2340
把 130 当成 13, 然后用 18×13=(18+3)×10+8×3
=210+24 =234 最后在 234 后面加上一个 0。
1
课堂练习: (1) 18×14=
启迪思维 点拨方法 开发潜能 因材施教 直线提分
十几乘十几的公式:(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的尾数)×10+尾数×尾数
例题讲解: 例1: 12×13=
17×18=
所以:12×13 我们可以写成: 12×13= (12+3)×10+2×3=150+6=156
所以 17×18 我们可以写成:
课堂练习: 1、计算
12 ×17=
16×13=
13×13=
18×14=
9、43×129=
16、16×134=
10、32×164=
11、25×328=
12、12×124=
17、34×246=
4
7、88×125=
8、24×125=
9、80×125=
10、250×44=
11、16×160=
12、180×18=
3
启迪思维 点拨方法
课后练习:1、计算下列各式
(1) 25×48=
36×25 =
开发潜能 因材施教
48×25=
直线提分
(2) 12×25=
25×16=
125×16=
(3) 72×125=
启迪思维 点拨方法 开发潜能 因材施教 直线提分
教师: 伍老师
学生: 年级:
科目: 数学
时间: 2017 年 月
日 课次:
成绩:
知识点一:两位数乘两位数
分解法
1、在计算过程中,一般的,我们把最高位的数称为“头”,个位数就被称为“尾”。 2、十几乘十几的计算方法:
(1)一个因数加上另一个因数的尾数的和乘10,再加上两尾数的积。
16×15=
12×17=
(2)17×150=
140×13=
120×16=
(3) 17×190=
18×150=
130×9=
知识点四:分解成特殊数 1、把因数分解成特殊数,用特殊数组合更快求出结果。(25×4=100,125×8=1000)
(25×3=75, 125×4=500) (25×2=50, 125×2=250) 3、分解法主要是抓住因数的特征进行分解,运用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令到计算更简便。
125×24=
25×160=
(4) 125×48=
125×56=
125×16=
1、135×12=
课后练习 2: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练习题
2、176×46=
3、325×26=
15、85×142=
4、237×83=
5、322×35=
6、54×145=
14、28×153=
7、36×254=
8、83×217=
例题讲解: 例1、计算
25×36 = 25×4×9 = 100 ×9 = 900
先把 36 分解成 4×9, 然后用 4×25=100
例2: 64×125 = 8×8×125 = 8×1000 =8000
先把 64 分解成 8×8, 然后用 8×125=1000
2
课堂练习: 1、计算:
25×4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