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浅谈如何做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理论大观,
革程约2660字
残疾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因为身体的障碍。
绝大部分缺少一技之长,不能做到自食其力。
为了拓宽残疾人的就业渠道,应该加强他们的职业技能培训,为他们早日进入劳动力市场创造条件。
通过对三届残疾人的技能培训,我深深体会如下。
一、自卑心理阻碍学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对残疾人进行计算机专业技能培训,遇到的第一个大难题就是由于身体的缺陷所带给他们的自卑心理(学员普遍自信心不足。
他们总是反复问:“我们没有基础,来学习之前根本没有接触过计算机,能不能学会,”
碰到这种情况我总是耐心地给他们分析计算机文字录入处理员这一工种的特点,这一工种对身体的要求并不苛刻,只要有正常的智力、双手,就完全可以象平常人一样学习。
我还给他们举了一个事例: 早在1995年,有一个肢残的学员就参加了同样的培训,通过自身的努力,她不仅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而且还担任了残疾人联合会的打字员。
活生生的事例极大地鼓舞了学员,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就业难,严重制约学员学习的积极性
作为残疾人,他们对结业以后,社会能否接纳他们并提供均等的就业机会表示疑惑,所以学习动力不足。
很多学员是被动地学习,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不管是健全人,还是残疾人机会总是垂青于那些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的人。
在1998年的培训中,一名学员学习刻苦、成绩优秀,培训班还未结束,街道办事
处就帮助他找到了工作。
以上事例对所有接受培训的残疾人都是一个很大的震动,极大地鼓舞了他们。
但要真正从根本上缓解残疾人的就业压力,还要依靠全社会的帮助和残疾人自身的努力。
针对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仅仅“传道”还远远不够,要使他们学有所长,还要做好“授业”,为搞好教学工作,做到因材施教,我主要做了以下具体工作。
1、了解、研究学员,为教学活动作准备
要教好残疾人(首先要了解和研究他们,这是前提。
所以我全面了解残疾人的身体状况、文化程度、家庭情况、社会环境、性格特征等。
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划分学习小组,把文化程度高的和文化程度相对比较低的学员安排在一起; 把性格内向和活泼的学员安排在一起,使学员与学员之间互为补充、共同提高(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
2、强化基本功的训练
考虑到大多数残疾人在学习之前没有接触过计算机,所以在课程安排上加大了基本功的训练。
在练习指法时,多督促,严要求;同时,在每次练习结束时,通过打印机把他们的练习内容打印出来,使他们及时看到自己的练习成果,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凋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质量。
3、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
职业教育突出专业技能的培训,这种培训是有目的、有计划、按操作的标准和技术进行的。
这就需要精心安排训练内容,布置学习作业、指导学员练习时,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计算机文字录人处理员这一工种要求每分钟至少录人汉字40个,速度的提高需要较长时间的训练,而长时间的训练又会使学员失去兴趣(因此选择什么样的录入内容至关重要,因为学员大多数是年轻
人,所以我选择一些年轻人感兴趣的散文、小小说来让他们练习,以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让兴趣成为他们最好的老师。
同时注意理论教学与训练相结合,做到每次课既讲授理论知识又让他们动手操作。
另外,给学员提供智能训练时间,我们知道,动作技能与心智技能是紧密联系的,心灵才能手巧。
因此,在技能教学中须加强智能的训练(做到脑手并用,通过理论的提高进一步
完善技能。
针对学员拆分汉字慢这一问题,我采用了比赛的方法,留出一定的时间进行拆分汉字比赛,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拆分出最多的汉字,对优胜者给予适应的奖励,这种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得所学的基本原理灵活运用于实际操作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4、为学员提供尽可能多的练习机会
熟练的操作是通过练习获得的。
为了给学员提供尽可能多的练习机会,只要学员方便,他们可以早来一会儿,晚走一会儿。
只要一来(就让他们上机练习,有时到了下班时间,只要他们不走,我也不厌其烦地辅导他们练习。
这对他们是鼓舞,是期盼,更是动力。
同肢残的学员相比,在培训聋人学员中遇到的困难更大。
他们与外界的交流要靠手语(为此聋人学校专门派了二位手语老师。
作为任课老师,我首先要和手语老师配合默契,其次教学方法要适应聋人学员,为完成好教学工作,我积极向手语老师请教,并在一起研究、探讨教学方法,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经过对三届残疾人的培训,我感到在残疾人的职业培训中仍存在着一些不足。
(1)、培训工种不足,技术层次较低
比如在计算机的培训工种中,现在对残疾人的培训仅限于文字录入处理员这一工种。
今后应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和残疾人的自身特点增设新的、技术层次相对比较高的培训项目,以最大限度地拓宽他们的就业渠道。
(2)、范围较窄,系统性不强
职业培训包括就业前培训、进修培训、转业培训,如今对残疾人的职业培训多属于就业前的培训,而对于进修培训和转业培训则不够重视。
我们应该加强对残疾人就业的各个环节中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竞争能力。
(3)、就业机会偏少,后顾之忧较多
残疾人的职业技能培训能否深入人心(取得好的成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看残疾人经过培训以后能否顺利地进人劳动力市场,他们的技能能否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接受。
(4)、教师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这突出表现在对聋人学生的培训上,作为授课老师我深感惭愧( 在课上或课下我与学生的交流都需要一名手语老师来作翻译。
第三届培训班刚开始时,因为我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未达成默契,以致于不能按时完成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很受影响。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我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手语,情况有了好转,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今后,我希望有机会去学习手语知识,以提高自身的素质。
“平等、参与、共享”是我们全社会矢志不渝追求的崇高目标。
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长期的艰苦奋斗。
这其中既依赖于政府、社会的不懈努力,也有赖于广大残疾人参与意识、竞争意识的增强。
而要真正参与社会,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具有参与社会、贡献社会的过硬资本。
我们相信,在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努力下,残疾人的技能培训工作、就业工作将会日趋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