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工作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根据中央“一个意见、三个办法”、《X省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工作规定》和《X市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工作实施办法》,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包括年度目标任务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党风廉政建设考核。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各镇、工业园区管委会、县委和县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各上划单位。
第四条考核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X实际,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目标要求转化为可考核的指标,坚持考事、评人和用人相结合,充分发挥考核工作的导向、激励和约束作用,为X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证。
目标责任考核工作遵循以下原则:
(一)科学发展,引领方向,转变作风,推动落实;
(二)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民主公开,群众公认;
(三)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分类指导,综合评价;
(四)党管干部,考用结合,突出实绩,奖优罚劣;
(五)注重实效,简便易行,与时俱进,不断完善。
第五条县委统一领导全县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工作,成立
县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委员会,县委书记任第一主任,县政府县长任主任。
考核委员会制定相关工作制度,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创新方式,建立健全推动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确定年度考核指标和实施方案,审定考核结果,研究解决考核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对在目标责任考核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考核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考核办),设在县委组织部,主任由县委组织部部长兼任,设专职副主任两名,兼职副主任两名,兼职副主任分别由县纪委分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副书记(或监察局长)和县委组织部分管干部工作的副部长担任,具体负责年度目标责任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党风廉政建设考核工作。
履行下列职责:(一)提出年度考核任务和实施办法;
(二)组织实施和指导考核工作;
(三)督促检查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四)协调解决考核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五)提出考核等次评定的建议;
(六)负责市对县考核的有关具体工作;
(七)完成考核委员会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二章考核内容
第六条各镇年度目标任务考核设置一级、二级、三级指标。
一级指标为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文化建设、党的建设五大类;二级、三级指标为一级指标的细化,根据年度需要确定。
县直部门年度目标任务考核指标为核心职能任务、服务中心工作的公共任务及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的任务。
上划单位年度目标任务考核指标为核心职能任务和服务地方中心工作的公共任务。
第七条领导班子考核内容包括思想政治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完成重点任务、执政能力、工作作风、工作实绩、反腐倡廉等方面发挥职能作用的实际成效。
领导干部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履行岗位职责的现实表现,突出干部德和绩、个人作用对集体贡献的考核。
对上划单位不进行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
第八条党风廉政建设考核内容包括领导班子及成员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成反腐倡廉任务、干部作风建设、遵守廉洁自律有关规定等方面的实际成效。
第九条确定年度目标任务的主要依据:
中、省、市、县党委、政府重大战略目标和决策部署,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年度考核任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长
期规划,县委、县政府工作要点和县人代会批准的全县年度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市委、市政府工作部门下达的主要工作任务以及各单位重点职能业务。
第十条确定年度目标任务的基本原则:
(一)科学发展,统筹兼顾。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县主题,速度指标与质量指标相结合,经济建设指标与社会发展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指标相结合,长远指标与短期目标相结合。
(二)突出重点,服务中心。
紧贴全县经济社会年度发展总体目标和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突出各镇各单位核心职能与重点工作,抓住关键指标,强化客观指标,反映公众指标。
(三)实事求是,客观真实。
充分考虑镇、县直各部门之间的差异性、区域发展特色性和基础状况,不搞一刀切,不脱离客观实际。
(四)开拓创新,奋勇争先。
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赶超,创先争优,既有一定难度,又有适当强度,防止“避重就轻”或“低定高超”或“高定难超”。
(五)量化考核,权重相宜。
尽可能设置量化指标,不可量化的指标设置便于考核的评价要点,提高考核的可操作性。
按工作重要程度、任务完成难易程度及职能主次进行指
标权重赋分,量化指标赋分高于非量化指标,客观指标赋分高于主观指标,主要职能指标赋分高于其它指标,全局性指标赋分高于单位一般职能指标。
第十一条确定年度目标任务的方法程序:
(一)编制方案。
考核办广泛征求意见,提出本年度目标任务考核指标设置方案,报考核委员会审定后,下发意见,指导目标任务的申报、审核和确定工作。
(二)任务申报。
每年初县人代会后,由县直部门(单位)依据年度考核指标设置方案,向考核办分解报送镇和本部门的年度目标任务。
(三)任务初审。
考核办会同有关方面对照“市委、市政府下达给我县的目标考核任务、县委工作要点、县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目标任务、市级业务部门下达的年度任务、各单位年初制定的工作要点、近年来工作基础、市主管部门行业工作年度要求”等,对镇、部门(单位)的年度目标任务采取对照审查、沟通协调、反馈意见的方法进行初审。
(四)任务审核。
考核办将初审的年度目标任务意见,报送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进行审核。
(五)任务审定。
县考核委员会研究确定各镇、各部门(单位)的年度目标考核任务,以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文件下达。
第十二条年度目标考核任务一般在每年一季度下达,
并向社会公布。
考核指标下达后,原则上不做调整。
因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党委政府调整重大工作部署或遭遇重大自然灾害等特殊原因,确需调整或增加考核任务的,由主管部门向考核办专题报告调整内容及理由,经县考核委员会研究同意后,由考核办下达调整意见。
每年三季度后,不受理任务调整变更申请。
第十三条各镇、各部门(单位)应制定年度目标责任落实方案,层层分解任务,明确工作责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第三章方法程序
第十四条目标责任考核采取平时考核、年终考核、民主测评、社会评价、综合评定的方法程序进行。
第十五条平时考核采取平时检查、联合督查(专项督查)、半年考核、现场观摩、过程性监控预警的方法对目标任务完成的进度、质量、效果进行考核检查,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日常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一)平时检查:由考核办、“两办”督查室或制定考核指标的主管部门负责对其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平常督促检查,建立平时督查台账,年终报送县考核办。
(二)半年考核:由考核办组织考核组对镇和县直部门年度目标任务半年完成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重点抽查,并评定考核分值。
(三)联合督查:建立“三室联合、围绕重点、考核督查、结果共享”的工作机制,根据工作需要,由县考核办牵头,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参与,相关部门配合,突出重点、疑难工作任务落实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督查检查,跟踪问效,促进落实。
(四)现场观摩:根据需要,县委、县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对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进行现场观摩,并评定分值。
(五)监控预警:考核办采用电子考核管理系统对考核对象完成目标任务情况进行常态化监控预警,每季度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印发预警通报。
考核对象接到预警通报后,应当及时分析查找原因,在规定时间内提出整改措施,向县委、县政府或相关职能部门报送情况,并报县考核办备案。
第十六条年终考核在翌年第一季度,按照考核对象自查总结、现场考核、数据汇总、综合评定的程序进行。
(一)自查总结。
由考核对象结合年度工作总结进行,形成单位年度目标完成情况自查报告,内容包括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采取的主要措施,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形成领导班子工作总结报告,包括本年度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完成目标任务、执行民主集中制、反腐倡廉等方面的情况;形成领导干部个人述职述廉述效报告,包括履行岗位职责、完成重点工作和取得的主要成效、廉洁自
律,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改进措施等情况。
各类总结报告,应于考核组年终现场考核两日前,送交参加考核测评大会的人员参阅。
(二)现场考核。
由考核办组建年终考核组,并进行集中培训后,按以下程序进行:
X、召开测评大会。
在考核对象单位,由考核组作动员,听取考核对象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报告,按考核办法要求,进行规定内容的民主测评。
各镇参加考核测评大会的人员:镇党委、人大、政府领导班子成员,镇属单位主要负责人,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村(居)委会主任,所在地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等。
参加会议的人员一般不低于应到人数的X/X。
县直部门参加考核测评大会的人员:机关单位全体干部、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服务对象代表等。
参加会议的人员一般不低于应到人数的X/X。
X、考察核实。
采取个别谈话、查看考核对象在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过程中形成的有关资料、现场核查等方法核实情况。
对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可采取专项调查的方法进行核实,个别专业性强、考核组在短时间内难以完成真实考核的任务,由考核办提出意见,经县考核委员会同意后,委托县直主管部门或其他机构进行单项任务考核。
受委托考核的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