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考语文试卷(南通中学南通一中启东中学海门中学通州中学如东中学栟茶中学如皋中学海安中学)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10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缅.怀腼.腆沉湎.偭.规越矩B.蠕.动濡.湿糯.米孺.子可教C.拮据.倨.傲锯.齿龙蟠虎踞.D.麋.鹿羁縻.糜.烂望风披靡.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痼疾黯淡掂量标新立意B.乖戾矫情讫今恪尽职守C.遐想更迭熔化蝇营狗苟D.首饰臆测谄媚相辅相承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①广大农民还不富裕,经不起任何假冒伪劣商品的侵害,但如果假冒伪劣商品还着农村市场,还在侵害着农民的利益,那么,农民脱贫致富就不可能很好地实现。
②1995年2月6日,在距地面395公里的空间轨道上,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与俄罗斯“和平”号轨道空间站实现美俄两国航天飞行器械的历史性。
在此期间两者相靠距离最近达11.3米。
③云南有着美丽的风景:山清水秀,月色朦胧;风摇叶展,山路;九转十八盘,山雨雾中悬。
A.充斥汇合蔓延B.充溢会合曼延C.充溢汇合蔓延D.充斥会合曼延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2005—2006赛季速度滑冰世界全能锦标赛亚洲区资格赛于12月30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冰上基地速滑馆鸣金收兵....,中国选手王霏获得女子全能冠军。
B.王医生医术高明,能够准确诊断出病人的病情,头痛医头....,往往手到病除,得....、脚痛医脚到了当地老百姓的一致称赞。
C.雅典奥运会上一飞冲天....后,刘翔作为中国竞技体育划时代的人物自然受到了媒体全方位的关注,但一直忍受这种置于放大镜下的生活,他能不烦吗?D.闻过则喜,虚心接受批评,用毛泽东的话说,就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种胸怀,实乃君子虚怀若谷....的体现,必然赢得批判者的敬重,旁观者的肯首。
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熊寥先生《中国陶瓷与中国文化》第四章“颜真卿、陆士修云门教院诗会与景德镇唐代白瓷”,论证唐代建中年间颜真卿、陆士修在饶州浮梁县新平镇①云门教院诗会所咏“素瓷”,实际上是景德镇白瓷,宣称“由此解决了陶瓷学界围绕景德镇唐代黄泥窑场等所产的白瓷和青瓷,究竟是唐代还是五代产品的争执问题”。
这一论证事关重大,有必要认真考究一下。
熊先生的考证,主要依据颜真卿、陆士修联句中的“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一联,引清代吴极《昌南历记》云:“唐陆士修,官太子宾客。
颜鲁公建中时郡守,行部新平,修与公友善,游新平,同止云门教院数日。
中宵茗饮联咏,有‘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载云门教院断碑。
”又引龚鉽《景德镇陶歌》“云门教院读残碑,静夜闲庭品素瓷。
记得新平行部日,鲁公诗酒建中时”,证明云门断碑是有历史根据的。
他考证颜真卿官饶州刺史在建中元年至二年间,又查到颜真卿、陆士修联句收在《全唐诗》卷778,题作《五言啜茶联句》,以为诗的内容与颜真卿生平行迹皆符,最终得出该诗是中国陶瓷史上的第一首咏唱景德镇白瓷之作的结论。
唐代景德镇是否能产生白瓷,这是另一个问题。
但熊先生以为颜、陆联句在饶州,“素瓷传静夜”是咏景德镇白瓷,则显然是判断有误的。
首先,颜真卿牧饶州并不在建中年间。
宋留元刚撰《颜鲁公年谱》明确记载乾元元年(758)十月任饶州刺史,赴洛阳拜扫先墓,翌年六月调任昇州刺史,实际在饶州任没有多少时间。
其次,颜真卿和陆士修联句也不在饶州,而在湖州。
颜真卿于大历七年(772)九月除湖州刺史,翌年正月抵任,至十二年(777)四月离任。
其间他集文士三十馀人编纂《韵海镜源》一书,经常觞咏联唱,今颜真卿《文忠集》和皎然《杼山集》保留着许多当时的联句之作。
参加《五言啜茶联句》的作者,陆士修时任嘉兴县尉;李崿时在颜真卿幕中任团练副使;张荐尚未出仕,从其兄右卫兵曹张著居湖州;昼即诗僧皎然,时居湖州。
贾晋华《皎然年谱》将这次联句编于大历八年,确凿无疑。
既然颜、陆等联句不作于饶州,“素瓷传静夜”与景德镇白瓷也就没有直接关系了。
熊先生所以取颜、陆联句这一孤证,显然是轻信了云门教院断碑。
该碑出自元代僧人之手,引颜、陆联句属于附会。
前人修方志及讲地方掌故,每好掠前贤文字,附会乡里山川风物。
颜真卿联句题无时地可考,则饶州之附会,又何讥焉。
以涉及陶瓷史重要结论,故不得不予以辨正。
(蒋寅《一条景德镇唐代白瓷史料的辨正》)注①新平镇:景德镇的前身。
5.以下不属于作者写作《一条景德镇唐代白瓷史料的辨正》的动机的一项是A.熊寥先生的考证关系到黄泥窑场白瓷生产时期的认定。
B.熊寥先生的论证关系到唐代景德镇能否产白瓷的认定。
C.熊寥先生用以支持材料的论据因为是孤证,故不可信。
D.熊寥先生举的材料涉及陶瓷史重要结论,不可不慎重。
6.以下不属于作者否定“‘素瓷传静夜’是咏景德镇白瓷”时所用材料的一项是A.颜真卿任湖州刺史期间经常与文士们觞咏联唱,他的《文忠集》保留着许多当时的联句之作。
B.颜真卿任湖州刺史期间,参加《五言啜茶联句》的作者差不多都生活在湖州。
C.贾晋华《皎然年谱》将颜真卿、陆士修等人《五言啜茶联句》编于大历八年,材料确凿无疑。
D.前人修方志及讲地方掌故,每好剽取前代名人的文字,附会乡里山川风物。
7. 对原文有关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考证“素瓷传静夜”不作于饶州,并不认为景德镇在唐代不能生产白瓷。
B.作者认为云门断碑引颜、陆联句属于附会,是以前人所修方志为证。
C.参加《五言啜茶联句》的作者,均为湖州当地名士,与饶州没有关系。
D.熊寥考证颜真卿建中元年至二年任饶州刺史的依据是《昌南历记》。
8.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龚鉽的《景德镇陶歌》,并不能直接证明云门断碑是有历史根据的。
B.《五言啜茶联句》没有标明写作的时间地点,为饶州附会提供了可能。
C.从作者和熊寥各自持论所引用的史料看,宋代人治学远比清代人更为严谨。
D.唐代景德镇是否能产生白瓷,现在仍没有找到确切可考的文献资料。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阎典史者,名应元,其先浙江绍兴人也。
应元起掾史,崇祯十四年迁江阴县典史。
豫王大军渡江,一月间下名城大县以百数。
士民欲奉新尉陈明选主城守,明选曰:“吾智勇不如阎君,此大事,须阎君来。
”乃夜驰骑往迎应元。
应元投袂起,率家丁四十人夜驰入城。
是时,城中兵不满千,户裁及万,又饷无所出。
应元至,令户出一男子乘城,余丁传餐。
已乃劝输巨室,令曰:“输不必金,出粟、菽、帛、布及它物者听。
”捐者麇集。
时大军薄城下者已十万,列营百数,四面围数十重,引弓仰射,颇伤城上人。
而城上礌炮、机弩乘高下,大军杀伤甚众。
乃架大炮击城,城垣裂。
应元命用铁叶裹门板,贯铁絙护之;取空棺,实以土,障隤处。
又攻北城,北城穿。
下令:“人运一大石块,于城内更筑坚垒。
”一夜成。
会城中矢少,应元乘月黑,束蒿为人,人竿一灯,立埤堄间,匝城兵士伏垣内,击鼓叫噪,若将缒城斫营者。
大军惊,矢发如雨,比晓,获矢无算。
贝勒既觇知城中无降意,攻愈急。
梯冲死士,炮声彻昼夜,百里内地为之震。
城中死伤日积,巷哭声相闻。
应元慷慨登陴,意气自若。
旦日,大雨如注,至日中,城陷。
大军从烟焰雾雨中蜂拥而上。
应元率死士百人驰突巷战者八,所当杀伤者以千数。
再夺门,门闭不得出,应元度不免,踊身投前湖,水不没顶,遂被缚。
见贝勒,挺立不屈。
一卒持枪刺应元贯胫,胫折踣地。
日暮,拥至栖霞禅院。
院僧夜闻大呼“速斫我”不绝口。
俄而寂然,应元死。
(选自清朝邵长蘅《青门集•阎典史传》,有删节)9.对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令户出一男子乘.城乘:登上。
B.时大军薄.城下者已十万薄:迫近。
C.已乃劝.输巨室劝:劝阻。
D.出粟、菽、帛、布及它物者听.听:随意。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百里内地为.之震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B.大军从烟焰雾雨中蜂拥而.上吾尝终日而.思矣C.乃.夜驰骑往迎应元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D.取空棺,实以.土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11.下列各项全都表现阎应元具有过人智勇的一项是①一月间下名城大县以百数②引弓仰射,颇伤城上人③命用铁叶裹门板,贯铁絙护之④梯冲死士,炮声彻昼夜⑤率死士百人驰突巷战者八⑥慷慨登陴,意气自若A.③⑤⑥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12.下列对文意的概括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在国难当头之际,阎应元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以陈明选为代表的江阴军民要他组织江阴城防的请求。
他奋袖而起,连夜率四十家丁奔赴危在旦夕的江阴城。
B.江阴城在阎应元到来之前,兵力不足,粮饷匮乏。
阎应元一到江阴,就组织兵源,募集各类军需物资,江阴民众积极响应,很快就成功地完成了备战。
C.为了补充箭矢,阎应元巧设疑兵之计,使清军上了大当。
此计颇似当年诸葛孔明的“草船借箭”,显示了阎应元的足智多谋。
D.江阴城被清军攻破,阎应元率众与敌人殊死巷战,誓与江阴城共存亡;他在突围时不慎落水,不幸被俘;被俘后坚贞不屈,最后壮烈牺牲。
得分评卷人联考语文试卷第II卷(114分)注意事项:1.第二卷共6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纸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四、(21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1)城上礌炮、机弩乘高下,大军杀伤甚众。
答:(2)束蒿为人,人竿一灯。
答:(3)一卒持枪刺应元贯胫,胫折踣地。
答: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终南别业①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②。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注:①别业:别墅。
②南山即终南山,陲是山麓。
(1)尾联中“偶然”二字其实是贯穿上下的,请结合诗的后三联作具体说明。
(4分)答:(2)俞陛云在《诗境浅说》中评点第三联:“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
”试分析其中的妙境。
(4分)答:得分 评卷人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两小题)(4分)(1) 但以刘日薄西山, ,人命危浅, 。
(李密《陈情表》)(2)此地有崇山峻岭,_____________,又有___________,映带左右。
(王羲之《兰亭集序》)(3)______________,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_____________。
(《礼记》)五、(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愁 乡 石张晓风到“鹅库玛”度假去的那一天,海水蓝得很特别。
每次看到海,总有一种瘫痪的感觉,尤其是看到这种碧入波心的、急速涨潮的海。
这种向正前方望去直对着上海的海。
“只有四百五十海里。
”他们说。
我不知道四百五十海里有多远,也许比银河还迢遥吧?每次想到上海,总觉得像历史上的镐京或是洛邑那么幽渺,那样让人牵起一种又凄凉又悲怆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