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制依据及原则1、编制依据1-1.内蒙古自治区交通厅老集高速公路项目办招标文件;1-2.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设计院二阶段施工设计图;1-3.交通部颁《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1-4.总监办编制的老集高速公路2005年总体计划。
1-5.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及内蒙古自治区公路工程内控标准。
1-6.公司的施工能力、机械设备、技术实力和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1-7.我国的法律法规,有关施工安全,工地保安,人员健康,劳动保护,土地使用管理,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的具体规定和技术标准,当地民俗风情与行为惯例。
2、编制原则2-1.遵守招标文件各项条款要求,全面响应招标文件,认真贯彻业主或监理工程师的指令和要求。
2-2.严格遵守招标文件明确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和质量评定验收标准。
2-3.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安全可靠性与实事求是相结合。
2-4.自始至终对施工现场坚持实施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严密监控,动静结合,科学管理的原则。
2-5.实施项目法管理,通过对劳务、设备、材料、资金、技术、方案、信息、时间与空间条件的优化处置,实现成本、工期、质量、社会信誉的预期效果。
2-6.遵循专业队伍施工,机械配套的原则。
3、编制范围根据K298+000-K298+200左半幅试验段沥青混凝土中面层工程量编制。
二、试验目的1、根据沥青路面各种施工机械相匹配的原则,确定合理的施工机械、机械数量及组合方式;2、验证配合比设计结果,提出生产用的矿料配比和沥青用量;3、通过试拌确定拌和机的上料速度、拌和速度与时间、拌和温度等操作工艺;4、通过试铺确定:粘层乳化沥青的用量、乳化沥青的配合比例及喷洒方式、温度;摊铺机的摊铺温度、摊铺宽度、摊铺速度、自动找平方式等操作工艺;压路机的压实顺序、碾压温度、碾压速度及遍数等压实工艺;以及确定松铺系数、接逢方法等;5、确定压实标准密度;6、确定施工产量及作业段的长度、制定施工计划;7、全面检查材料及施工质量;8、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人员、通讯联系及指挥方式。
三、试验路段的选取本项目部拟在主线K298+000-K298+200段左半幅按拟定的施工工艺做200米的试验路段。
四、机械设备及劳动力组合1、人员组合:拟用于试验段人员表以上人员在开铺前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进行技术交底工作。
2、机械设备:所有配套机械设备目前全部准备到位,并对各操作人员在摊铺过程中应如何正确操作设备进行了技术交底。
拟用于试验段的机械设备表五、设计要求本标段中面层设计为5厘米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Ⅰ型),上、下宽均为11.50米,工程总量为4600平方米。
六、施工准备1、施工用水:下面层施工时配备洒水车1台以备压路机加水使用。
2、施工材料:(1)、沥青:采用天津科氏公司生产SBS改性沥青,其检验指标如下;SBS改性沥青质量要求(PG70-28)(2)、石屑规格及级配要求:石屑规格及级配要求(3)、细集料的技术要求:细集料采用项目所在地平安碎石厂加工的玄武岩细集料,其技术指标及检验结果如下。
细集料的技术要求及检验结果(4)、集料:沥青混凝土集料的级配要求沥青混凝土集料的级配要求(5)、粗集料检验指标及结果(6)、矿粉检验指标及结果填料采用石灰岩经磨细得到的矿粉,矿粉要求干燥、洁净,同时,矿粉中采用1.5%的生石灰粉和2.5%的矿粉,其检测结果及标准如下:3、技术准备在中面层大面积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对设计图纸、招标文件及施工规范、试验段施工总结要点进行认真学习,并对所有参加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中面层高质量施工。
4、施工放样测量前期工作完成后,在中面层施工前一天,测量班应组织人员准确地将施工路段的摊铺机行走路线测放于施工路段上,中面层摊铺前应准确施放出松铺厚度标志线。
七、中面层施工工艺1、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依据及说明老集高速公路第二合同段路面工程AC-20Ⅰ型中面层施工配合比设计由项目办委托湖北高科进行复核设计,具体见附件。
2、松铺系数选定:AC-20I型沥青混凝土中面层设计厚度5cm,宽度单幅上宽11.5m,下宽11.5m,试验段拟定松铺系数N1=1.1,松铺厚度H1=5.5cm,松铺系数N2=1.15,松铺厚度H2=5.75cm,松铺系数N3=1.2,松铺厚度H3=6cm。
3、施工工艺:(1)、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将石油沥青泵入储油罐,用导热油间接加热至165-170度,将集料和矿粉充分烘干,石料要加热到190-220度,沥青混合料出厂正常温度控制在175-190度。
各种规格的集料、矿粉和沥青按要求的配合比分批配料,拌和时间通过试拌确定,一般每锅拌和时间宜为35-50s,其中干拌时间不小于5s 。
拌好的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集料分离现象,不符合要求时混合料不得使用,并应及时调整,所有过度加热、炭化、起泡或含水的混合料及温度超过195度和温度低于155度的沥青混合料必须废掉。
混合料投料顺序为:集料填料 沥青。
每天拌和生产完成后应及时检查筛网是否堵塞及粉料秤等计量系统是否有积尘,如有应立即清除。
各类沥青混合料的生产,由质量检查员检验合格(包括试验检测混合料重量和温度)检验合格方可出厂,并每天出据产品合格证。
中面层沥青加热温度及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2).沥青混合料的运输:为确保沥青混合料的运输质量,采用15T以上自卸汽车运输,运输车采用移动的方式前、后、中装料,能减小材料离析现象,再则从卸料仓卸料时,不要将料仓中的混合料全部卸光,防止装料时出现同心圆形的集料离析现象。
每天对车槽清理干净,为防止沥青与车厢底板和侧板喷涂一薄层油水混合液(食用油加洗洁精和水),但不得有余液积聚在车厢底部。
为保温、防雨、防污染,在运料车上加盖干净的保温蓬布,蓬布遮盖全车箱,并设专人检查车后挡板密封情况。
进场路口前用50M彩条布、麻袋铺路,以清理运料车在路上车轮粘的粘土,并由专人负责清理。
运料车在卸料前揭开苫布检查温度和外观,有问题的暂停使用,待进一步查证后再作取舍。
卸料由专人指挥,运料车应缓慢倒车向摊铺机靠近,不得主动与摊铺机接触;连续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应在摊铺机前10-30cm处停住,不得撞击摊铺机。
卸料过程中运料车应持空档,靠摊铺机推动前进,且应快速举起车斗,以减小混合料离析,卸料时应将混合料卸净。
为确保摊铺作业的连续性,每天按日产量计算后调配车辆,施工过程中摊铺机前方应有运料车在等候卸料,开始摊铺时等候卸料的运料车不宜小于5辆。
施工中保证拌合机与摊铺机的生产能力互相协调,如拌和机的生产能力低时,摊铺机应放慢摊铺速度,减少摊铺机停机待料的情况。
开始摊铺时应先用第5车混合料进行摊铺。
(3).温度检测混合料运至现场后,在摊铺前用水银温度计进行混合料温度检测,以确保混合料摊铺及碾压处于最佳温度,从而提高机械效率及确保施工质量。
(4).沥青混合料摊铺中面层沥青混合料摊铺必须在下面层检查完毕,路缘石、路肩石已完成,其基础及后背填料回填夯实验收合格,下面层表面无污染、无杂物、干燥的情况下洒布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油,洒布量以0.3~0.5kg/m2(改性乳化沥青残留物含量以50%为准)为宜,路缘石和其他结构物上均匀涂刷一薄层粘层沥青,且粘层油破乳后方可进行。
为保证沥青混合料摊铺质量,采用一台ABG423和一台DT1300摊铺机梯队摊铺作业,以避免混合料离析,确保横坡质量。
相邻两幅之间重叠宽度宜为30-60厘米,并躲开车道轮迹带,上、下层搭接位置宜错开200mm 以上。
相邻两台摊铺机宜尽量缩短间距,宜采用“零”距离摊铺。
沥青混合料最低摊铺温度(下承层表面温度)不低于15度,沥青混合料运到现场温度不低于165度。
将摊铺机按试验段确定的虚铺厚度组装就位,中面层摊铺时,用移动式平衡梁基准,并设专人控制。
摊铺机固定预热不少于30分钟,30分钟~60分钟为宜,使熨平板温度不低于120度,不高于150度,并在熨平板下面测校,保证熨平板的平整度及松铺厚度。
混合料的正常摊铺温度应为不低于160度,由质检员检验到达施工现场的沥青混合料,将检验合格后的沥青混合料倒入摊铺机料斗并启动摊铺机,根据沥青拌和站的每小时产量混合料的运距,摊铺机摊铺速度初步按不大于2m/min的速度进行摊铺,保持匀速摊铺,避免出现时快、时慢、时停、时走的现象发生。
螺旋布料器应保持连续输料,使料位高于螺旋2/3位置且料位稳定。
当摊铺5-10m后,检查摊铺厚度,横坡调整无误时继续摊铺。
摊铺过程中应进行过程质量检测和控制,对横坡、厚度、纵坡、接缝、表面质量、离析情况进行跟踪检查,以确保铺筑质量。
在摊铺过程中应保证摊铺机连续均匀行走,中间不得有停机待料现象,施工过程摊铺机前方应至少有5台运料车处于等待卸料状态,摊铺机料斗内任何时候都应保持1/2~2/3以上的混合料。
在摊铺过程中,摊铺的混合料应得到有效的振动和压实,并不得有离析、撕扯、孔眼较大的横向垄埂现象,摊铺机后设专人跟机,对局部摊铺缺陷进行人工修整。
当摊铺20~30m时,由质检员测出铺料的温度后,决定上压路机碾压。
摊铺机夯锤和熨平板偏心振动频率宜为摊铺机行走速度的2倍,以确保较高的摊铺初始压实度。
(5).沥青混合料碾压根据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自身材料特性,将双钢轮振动压路机振幅和振动频率分别初步定为0.4mm和50Hz(高频低幅),以便于中面层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更易被压实。
压路机应以均匀的速度碾压,碾压路线和方向不应突然改变,碾压时不能产生裂缝和严重推移,在不产生严重推移和裂缝的情况下,碾压应尽可能在高温时进行。
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碾压初温度不低于150度,碾压终了时温度不得低于100度,直至到路面无轮迹为止。
碾压完成宜控制在12分钟内完成,碾压遵循“高频、低幅、紧跟、慢压”的原则。
碾压纵向进行,由低向高慢速均匀的进行,静压重叠1/3轮宽,振动碾压重叠15~25cm,避免漏压和过压现象。
碾压时,压路机不得中途停留、转向或制动,当压路机来回交替碾压行进时,前后两次停留地点应相距10m以上,并应驶出压实线3m以外。
压路机不得停留在温度高于70度的已压实的混合料上,同时应防止油料、润滑脂、汽油或其它杂质在压路机操作停放期间在路面上。
试验段碾压拟采用三套碾压组合方案:方案Ⅰ.在混合料不推移的情况下,省去初压过程,第一遍直接采用HAMM120振动碾压,碾压速度为3km/h,碾压搭接15~25cm;第二遍采用XP261胶轮揉搓碾压,碾压速度为5km/h;第三遍采用HAMM120振动压路机振动碾压,碾压速度为4 km/h,碾压搭接15~25cm;第四遍采用XP261胶轮揉搓碾压,碾压速度为5km/h;第五遍采用XP261胶轮揉搓碾压,碾压速度为5km/h;最后采用DD110关闭振动进行光面碾压,直至无轮迹为止,依次循环碾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