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交量判断股价走势经验谈

成交量判断股价走势经验谈

成交量判断股价走势经验谈1、成交量变化判断股价所处阶段“量在价先行”说的是投资者可以通过成交量的变化来判断股价未来的走势。

因此,成交量的分析可以说是技术分析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投资者只有深入细心地洞察成交量的变化并掌握其规律,才能对个股的买卖点把握得恰到好处。

⑴、上升过程中成交量表现一只个股在下跌周期结束后,就开始进入一个新的上升周期。

通常个股的上升过程会以五浪运行,包括三个上升浪和两个调整浪。

在股价上升初期即上升一浪刚刚开始时,此阶段个股的成交量会较构筑底部时的成交量温和放大,说明市场主力正式开始积极运作,推升股价向上。

此时,投资者可积极大胆介入。

有时,一些个股构筑历史性底部完成后,股价启动时会放一根标志性的巨量,此后股价一路缩量上涨,表明机构已经高度控盘,筹码锁定情况良好。

遇到这种情况,投资者应该在股价启动第一时间内积极介入。

第三上升浪是股价上升过程中的主升浪,这一浪是股价涨幅最大、运行时间最长、人气最旺的一浪,在这一阶段成交量很活跃,但也有一些个股在第三浪启动时成交量温和放大,而随后量能会随着股价的一路上升而萎缩,这也表明主力控盘程度已经相当高。

在这一阶段投资者在股价没有出现急速拉升及成交量未出现异常变化的情况下,可寻找适当机会介入。

股价在第一浪和第三浪结束的高点处,往往会出现阶段性放量的特征,是因为股价经过一段时间的上升后,获利盘和解套盘开始兑现,抛压不断加重,阻止了股价的进一步上升,从而使股价出现二浪和四浪的调整。

在这两个调整阶段,成交量均表现为由高峰处开始逐步萎缩的特点,当股价萎缩到地量水平时,表明市场浮筹已经被清洗,股价有望在新增买盘的推动下重新上涨。

股价上升周期中的最后一个阶段为第五浪,这一阶段股价会继续创出新高,在股价达到高点后会出现宽幅剧烈震荡,成交量也会较前两个上升阶段明显放大。

此时主力通过剧烈震荡达到出货目的的意愿已经越来越明显,投资者在此阶段则不应再留恋市场,尽早择机出局为宜。

⑵、下跌阶段成交量表现当市场或个股的五浪上升结束后,市场将进入下跌趋势。

在下跌初期,由于大多数人对市场下跌的性质难以判断,所以市场观望气氛较浓,这一阶段不会出现太大的成交量。

但随着市场的继续调整,部分资金意识到市场已经趋弱,开始寻找反弹出货的机会,如个股或大盘跌破颈线位或平台破位,在回抽颈线位或平台的时候,许多止损盘就会抛出,形成放量下跌的特征。

当一些止损资金出逃后,市场将进一步下跌,即进入中期下跌阶段,在这一阶段许多投资者遭受深度套牢,于是割肉盘就很小了,外围资金由于市场在下跌中也处于谨慎观望状态,因此,买盘也很小,所以在下跌中期的成交量一般不会很大。

在下跌末期,市场由于各种利空传闻的影响,会对一直坚守的套牢盘造成影响。

这些资金由于害怕市场继续深跌就会割肉,大部分后知后觉的资金会在这时候选择卖出,这种现象出现时说明市场离底部不远了。

此时,反而会有一些先知先觉的资金提前逢低吸纳部分筹码,形成阶段性放量。

最后,机构可能会利用收集到的筹码刻意进行打压,使股价再创新底,这时形成一个真正中长期底部区域。

大的主力资金将在这一区域逢底吸纳筹码。

这个阶段的成交量与前期下跌过程中的成交量相比有明显放大迹象。

市场的活跃程度开始提高。

当主力建仓完毕后,市场将重新步入上升,从而完成股价从上升到下跌再到上升的循环过程。

投资者只要深入分析、认真总结成交量在各阶段的变化规律,才能在股票投资中主动出击,精准把握,使投资效率大大提高。

2、牛股成交量征兆如果主力吸筹较为坚决,则涨时大幅放量、跌时急剧缩量将成为建仓阶段成交量变化的主旋律。

尽管很多情况下,主力吸筹的动作会比较隐蔽,成交量变化的规律性并不明显,但也不是无踪可觅。

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观察成交量均线。

如果成交量在均线附近频繁震动,股价上涨时成交量超出均线较多,而股价下跌时成交量低于均线较多,则该股就应纳入密切关注的对象。

这表明,筹码正在连续不断地集中到主力手中。

对于盘中异动成交的情况也值得关注。

因为在成交量波幅不大的日子里,主力也并没有闲着,只是收集动作幅度没有那么大而已。

此时,可以观察该股的分时图,例如15分钟、30分钟、60分钟图,如果有类似情况出现,同样有可能是主力吸筹的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投资者从成交量的变化寻找“黑马”时,必须结合股价的变化进行分析。

因为绝大部分股票中都有一些大户,他们的短线进出同样会导致成交量出现波动,关键是要把这种随机买卖所造成的波动与主力有意吸纳造成的波动区分开来。

随机性波动不存在刻意打压股价的问题,成交量放出时股价容易出现跳跃式上升,而主力吸筹必然要压低买价,因此股价和成交量的上升有一定的连续性。

依据这一原理,可以在成交量变化和股价涨跌之间建立某种联系,通过技术手段过滤掉那些股价跳跃式的成交量放大,了解真实的筹码集中情况。

目前市面上流行多种分析指标,不过一般来说,这种指标使用的范围越窄,效果就越好,因为一旦传播开来,容易被主力反技术操作。

但无论如何,上述原理却是永恒适用的,因为主力无论如何掩饰,集中筹码是根本目标。

成交量堆积是另一个重要的观察对象,它对于判断主力的建仓成本有着重要作用。

除了刚上市的新股外,大部分股票都有一个密集成交区域,股价要突破该区域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它也就成为主力重要的建仓区域,往往可以在此处以相对较低的成本收集到大量筹码。

所以,那些刚刚突破历史上重要套牢区,并且在以下区域内累积成交量创出历史新高的个股,就非常值得关注,因为它表明新介入主力的实力远胜于以往,其建仓成本亦较高,如果后市没有较大空间的话,大资金是不会轻易为场内资金解套的。

但如果累积成交量并不大,即所谓“轻松过顶”,则需要提高警惕,因为这往往系原有主力所为,由于筹码已有大量积累,使得拉抬较为轻松。

尽管这并不一定意味着股价不能创出新高,但无疑主力的成本比表面看到的要低一些,因此操作时需要更加重视风险控制,股市整体走势趋弱时尤其需要谨慎。

需要指出的是,在主力开始建仓后,某一区域的成交量越密集,则主力的建仓成本就越靠近这一区域,因为无论是真实买入还是主力对敲,均需耗费成本,密集成交区也就是主力最重要的成本区,累积成交量和换手率越高,则主力的筹码积累就越充分,而且往往实力也较强,此类股票一旦时机成熟,往往可能一鸣惊人,成为超级大牛股。

3、成交量能实战应用在成熟的股市,支持股价的最重要因素是价值、预期与买卖关系。

在沪深股市,支持股价的最重要因素是政策导向、主力状态、个股价值定位中枢、买卖供求关系,这四个因素都能反映到市场成交量能上,持续成交量能持续较大是市场表现强势的关键与个股张升的开始征兆,是否能够准确的判断股市的价量关系是投资者能够在股市生存的第一必要条件,因为任何投资者的交易历史就是他持有股票的历史,股票走势的历史就是其成交量与成交价变化的历史。

在量价关系中放量、缩量、价涨、价跌是四个最关键因素,对于上述独立因素的理解与它们之间的组合,以及结合大盘背景的判断是沪深股市分析技术的重中之中,这些因素代表了市场的买卖意愿。

㈠、成交量能的确切理解⑴、大盘的成交量能理解沪深股市的涨跌与主力动向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主力处于整体休息状态或者消极状态,市场的成交量能都会比较小,大盘的此时走势方式多数情况下都是盘整或者下跌,即使是在大盘弱市的空隙出现阳线,只要这根阳线是无成交量配合的,则换挡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沪深股市只有在大成交量能存在的情况下,存在着较多的上涨动能,不管是当前日的表现形式是上涨或者下跌,只要成交量能较大,就意味的随后的交易日存在机会。

当然位居两市成交量前例的价量关系良好的个股在大盘强市中将成为最为活跃的股票,这种股票应该成为投资组合的重要组成部分。

⑵、对于个股来讲,又分为两个表现形式。

一个表现形式是及时的连续成交量能较大,只要是这类股票的形态是处于较低的位置,那么这类个股是值得追涨的,这种操作方法是大盘强市市场中最为重要的获利机会。

另一个表现形式是因为历史上曾经有主力控制了大量的筹码,形成当前的成交量能非常小,这种个股是大盘处于盘整时的活跃股,它也是职业投资者获利的重要目标,但操作方法应该是低吸,在其成交量能放大,但股价没有配合上涨时,则需注意主力出货的风险。

⑶、涨升动能较大的个股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主要股东中存在着二级市场主力,第二类是及时成交量较大的低位个股,第三类是筹码比较集中的个股,它的表现方式是走势比较独立和曾现螺旋桨形态。

㈡、成交量能的实战应用1)、在没有突发消息的前提下,第一次异动的量价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在一个周期分析中,只有第一次放量的性质与分析希望结果相匹配,才有继续与连续分析的意义。

价量匹配的标准是短线价量同步是可靠的,特别是应该与10日均线的运动方向是一致的。

短线价量背离是不可靠的,价量背离的表现积极方式是低位的价小跌量大增或者是价大涨量大增,价量背离的消极方式是高位的价大涨量缩小或者是价小涨量大增。

没有成交量配合的较大波动,涨势是虚假的,跌势急是虚假的,跌势缓是真实的。

2)、在股价相对低位,出现阶段区域性的价涨量增是行情可能中线止跌作底或者新波段行情的征兆,如果其他指标给出良好的提示,是获利资源出现的信号,可以跟踪观察。

如果大盘放量涨升明显是由于某一板块带动的话,当该板块的价位已经明显到达高位后,还没有新的板块或者明星股替代原来的板块时,则大盘需要回挡,有时这个回挡还比较深;如果在第一轮点火板块的行情还没有完结时,有新的板块崛起或者新的明星股出现,大盘的行情将延续,大盘即使调整,时间与空间都会有限。

3)、在股价上涨初期或者中期阶段,价涨量增是股票筹码良性的换手现象,表示股价仍将继续上涨,特别是出现的“价涨量增+缩量回调+价涨量增+缩量回调+---”组合,代表股价存在加速的可能。

大盘在这种情况下的节奏往往跟随MACD指标运动,当MACD指标调整到位后,大盘的再次放量是比较典型的买进信号;反过来当MACD指标到达高位后,大盘的成交量出现萎缩是短线避险卖出的信号。

4)、在股价相对高位,价涨而成交量大增,表示主力可能利用对敲进行出货,要提高警惕,防范可能出现的后续风险。

一般情况,单日成交量特别大的个股,应该在几天内就很快发动,如果是主力真正换庄的话,主力是不会给跟风盘充分的考虑和低吸机会。

反之那些在某一天放出巨量,但是随后的交易中,主力的积极性运作痕迹基本上没有或者是非常短暂的不见成效的异动,对于这类股票一定要提高风险。

5)、在股价经较长时间的下跌后,突然一轮新的放量大跌又出现了,这种量价同步加速下跌的出现预示着行情将出现转机。

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是投资者的极限来临,最后的做空力量得到集中性的释放,而机构投资者往往能够获得一定的底部筹码,这样一轮反弹即将到来,但是如果不是在每年年初发生的这种情况,多数情况下在没有大成较量的情况下的操作是快进快出,短线为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