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疟疾诊治能力题库

疟疾诊治能力题库

江苏省消除疟疾达标考核疟疾诊治知识考核题库(注:1. 均为单选题;2. 括号内为题目在《疟疾防治手册》中的来源页码;3.带★标记的为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一、病原1. 疟原虫属于 C (P1)A 原生动物门鞭毛虫纲B 扁形动物门绦虫纲C 原生动物门孢子虫纲D 扁形动物门线虫纲2. 目前在中国主要流行的是 B (P1)A 恶性疟B 间日疟C 三日疟D 卵形疟3.★人体疟原虫的生活史是 A (P1-4)A 蚊唾腺→人肝细胞→人红细胞→蚊胃→蚊唾腺B 蚊唾腺→蚊胃→人肝细胞→人红细胞→蚊唾腺C 人肝细胞→蚊胃→蚊唾腺→人红细胞→蚊唾腺D 人红细胞→人肝细胞→蚊唾腺→蚊胃→蚊唾腺4. 疟原虫生活史中没有的发育阶段是 C (P1-2)A 环状体B 裂殖体C 包囊D 卵囊5.★疟原虫在人体的寄生部位是 D (P2)A 脾细胞和红细胞B 肝细胞和脾细胞C 有核细胞D 红细胞和肝细胞6.★疟原虫的哪个时期可以在按蚊体内继续发育 C (P3)A 子孢子B 裂殖体C 雌、雄配子体D 滋养体7. 疟原虫感染按蚊的发育时期是 D (P3)A子孢子 B 环状体C晚期滋养体D配子体8.★疟原虫引起人体临床症状的时期是 A (P2)A 红细胞内期裂体增殖期B红细胞外期裂体增殖期 C 配子体 D 子孢子9. 成熟肝期裂殖体含有 D 个肝期裂殖子。

(P2)A 6-12个B 12-24个C 8-32个D 数以万计10. 间日疟原虫完成一代红细胞内裂体增殖周期所需时间为 A (P3)A 48小时B 36-48小时C 72小时D 24-36小时11. 恶性疟原虫完成一代红细胞内裂体增殖周期所需时间为 B (P3)A 48小时B 36-48小时C 72小时D 24-36小时12. 三日疟原虫完成一代红细胞内裂体增殖周期所需时间为 C (P3)A 48小时B 36-48小时C 72小时D 24-36小时13. 蚊胃内疟原虫的雄配子与雌配子结合形成 C (P3)A 子孢子B 动合子C 合子D 卵囊14.★在人体寄生的疟原虫种类不包括 C (P1)A 间日疟原虫B 恶性疟原虫C 许氏疟原虫D卵形疟原虫15. 疟原虫的感染方式为 C (P1-2)A配子体经输血感染B 子孢子直接钻入皮肤C由雌按蚊叮咬,子孢子随唾液一起注入人体D 雌按蚊叮咬时,子孢子主动钻入皮肤16.疟色素的产生来自 D (P2)A人疟原虫细胞核B红细胞膜C患者血清D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17.疟原虫有性繁殖阶段名称叫 C (P3)A滋养体B裂殖体C配子体D裂殖子18.间日疟原虫在人体内进行 A (P1-2)A 裂体增殖和配子体形成B 裂体增殖和孢子增殖C 二分裂法增殖D 出芽生殖19.疟原虫与蚊的关系是 A (P3)A发育繁殖式 B 繁殖式 C 发育式D机械携带式20.疟原虫在蚊体内进行 C (P3)A 配子生殖和裂体增殖B 孢子增殖和裂体增殖C 配子生殖和孢子增殖D 孢子增殖和二分裂法增殖21.红内期疟原虫的有性形式为 B (P3)A 大、小配子B大、小配子体 C 合子 D 动合子22.★疟原虫感染人体的阶段是 B (P1)A裂殖体B子孢子C裂殖子D配子体23.★关于疟原虫,下列哪一论述是错误的 A (P21)A间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感染常有复发B 疟原虫在人体内发育有红细胞内和肝细胞内两个阶段C人是疟原虫中间宿主,蚊是疟原虫终末宿主D子孢子为疟原虫感染型24.卵囊是 D (P1-2)A疟原虫感染蚊的阶段B疟原虫感染人体的阶段C与疟疾复发有关的阶段 D 疟原虫在蚊体内繁殖的阶段25.表示间日疟原虫在红内期裂殖体已成熟的是 D (P2)A裂殖体内开始出现疟色素 B 红细胞内出现薛氏点C虫体占满胀大了的红细胞 D 裂殖子数目在12个以上26.疟原虫环状体出现在下述哪个部位 B (P1-2)A肝细胞B红细胞C单核细胞D均可发现二、发病机制与免疫1.★疟原虫引起贫血的主要原因 A (P12)A 疟原虫直接破坏红细胞,脾功能亢进,免疫溶血和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B 疟原虫寄生在肝细胞中,影响肝功能C 疟原虫侵犯幼稚的红细胞和免疫溶血D 疟原虫寄生在肝细胞,造成肝细胞凋亡和疟原虫直接破坏红细胞2.间日疟的发热阈值为每微升血液中有间日疟原虫 B (P20)A 1~10个B 10~500个C 600~1000个D 1000~1500个3.疟疾病人可产生 B (P14-18)A 伴随免疫B带虫免疫C终身免疫 D 消除性免疫4.★因输血不当,疟原虫被输入健康人体内,其结果为 D (P25)A不会造成疟原虫感染B可能感染疟原虫,仅呈带虫状态C疟原虫在肝细胞中休眠D可能呈带虫状态或疟疾发作5.★疟疾发作的原因是 D (P11)A红外期疟原虫大量增殖后红细胞破裂B红内期疟原虫进入新的红细胞C血内配子体形成量多 D 红内期裂殖体破裂出红细胞6.★可引起疟疾再燃的虫期为 B (P21)A 缓发型子孢子B 红细胞内期无性体C 红细胞内期有性体D 红细胞外期裂殖子7.★疟疾病人红细胞受破坏或溶解,除了由于寄生的疟原虫成熟裂殖体引起红细胞破坏外,还可由于 D (P12)A 肾脏病变B 血小板减少引起C 免疫病理变化引起D 巨噬细胞的活性增强8.★疟疾所致的寒战、高热、出汗是由于 D (P11)A疟原虫的量多B疟原虫寄生在红细胞内生长C毒素D大量裂殖子及其代谢产物从红细胞破裂入血9.人群感染疟疾后,获得的免疫力为 B (P15-16)A终生免疫B一定的免疫力,但不稳定C无免疫力 D 以上均不对10.★疟疾的发作具有周期性,其间歇期的长短取决于 D (P20)A侵入的子孢子数量B子孢子在肝细胞内发育的时间C疟原虫毒力强弱D疟原虫完成1次裂体增殖周期的时间11.何种疟原虫常可引起疟疾性肾病 C (P14)A恶性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 B 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C恶性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 D 卵形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12.疟疾潜伏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 A (P19)A 疟原虫种、株的生物学特性B 机体的免疫力C 感染疟原虫的方式D 感染疟原虫的数量三、临床表现1. ★脑型疟大部分是由下列哪种疟原虫所致 B (P23)A 间日疟原虫B 恶性疟原虫C 三日疟原虫D 卵形疟原虫2. ★脑型疟最常见的症状是 A (P23)A 昏迷B 惊厥C 贫血D 发热3. ★疟疾病人最常见的血液病理现象是 A (P12)A贫血 B 血小板减少 C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D淋巴细胞增加4. ★疟疾的一次典型发作表现为 B (P20)A高热、出汗B发冷、高热、出汗退热C发冷、高热、呕吐D恶心、呕吐、发热5. 既可引起复发,又可引起再燃的疟原虫有 D (P21)A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B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C卵形疟原虫、三日疟原虫D间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6. ★引起疟疾复发最常见的疟原虫是 A (P21)A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B恶性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C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D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7. 疟疾的再燃与哪项因素有关 A (P21)A 红内期残存的疟原虫B肝内期迟发型子孢子C红细胞碎片 D 裂殖子8. 疟疾的复发是由于 A (P21)A肝内迟发型子孢子经裂体增殖,裂殖子进入血流B红内期残存的疟原虫大量繁殖C感染性按蚊叮咬病人D肝内速发型子孢子经经裂体增殖,裂殖子进入血流9. 下列哪种病症不是由疟原虫引起的 D (P19-25)A 昏迷B 脾肿大C 贫血D全血细胞减少10. ★诊断间日疟具有鉴别意义的临床表现是 D (P20)A 肝大B 脾大C贫血D周期性寒战、高热、出汗四、诊断与疟原虫检测1. ★常用的疟疾病原学诊断方法为 B (P28-29)A 血常规检查B 血涂片厚、薄血膜显微镜镜检C 尿常规检查D 查大便2.★确诊疟疾的依据是 C (P28)A 被蚊虫叮咬过B 周期性寒战发热史C 血液中检出疟原虫D 贫血的表现3.★确诊疟疾最可靠的方法是 A (P28)A 取血显微镜检查疟原虫B 临床表现C 拍摄X线D 心电图4.★用来确诊疟疾患者的实验室方法为 D (P28-29)A间接荧光抗体法B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C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血涂片或骨髓片找病原体5.哪种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可见薛氏小点 D (P6)A恶性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B间日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C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D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6.吉氏或瑞氏染色时,疟原虫蓝染部分叫 B (P4)A 细胞核B 细胞质C 疟色素D血红蛋白7.吉氏或瑞氏染色时,疟原虫红染部分叫 A (P4)A 细胞核B 细胞质C 疟色素D血红蛋白8.间日疟外周血涂片不能查见 D (P10)A 环状体B 滋养体C 裂殖体D 子孢子9.间日疟外周血涂片可查见 A (P6-10)A 环状体滋养体裂殖体配子体B 滋养体配子体裂殖子合子C 环状体裂殖体雌配子体雄配子体D 裂殖体配子体动合子子孢子10.滋养体的胞浆形态呈带状的疟原虫是 C (P6)A 恶性疟原虫B 间日疟原虫C 三日疟原虫D 卵形疟原虫11.在一个红细胞内哪种疟原虫最常见多个环状体 A (P6)A 恶性疟原虫B 间日疟原虫C 三日疟原虫D 卵形疟原虫12.恶性疟原虫感染者在外周血中通常可查到 D (P10)A环状体、滋养体B滋养体、裂殖体C裂殖体、配子体 D 环状体、配子体13.哪种人体疟原虫有新月型配子体 A (P4)A 恶性疟原虫B 间日疟原虫C 三日疟原虫D 卵形疟原虫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P5)A 薄血膜中疟原虫形态完整、典型,容易识别和鉴别虫种。

B 薄血膜在原虫密度较低时,较容易漏检。

C 厚血膜由于疟原虫比较集中,较易进行虫种鉴别。

D 厚血膜由于红细胞溶解,原虫形态会有所改变。

15.被间日疟原虫(除外环状体)寄生的红细胞的变化为 D (P6)A红细胞大小正常,色淡,有薛氏小点B红细胞缩小,色淡,有薛氏小点C红细胞胀大,色淡,有茂氏小点D红细胞涨大,色淡,有薛氏小点16.厚血膜中小滋养体常呈“!”、“飞鸟”、“V”和“断环”状的是 B (P9)A 间日疟B 恶性疟C 三日疟D 卵形疟17.薄血膜上间日疟原虫成熟裂殖体的形态特征应除外 D (P7)A虫体占满胀大了的红细胞B具有12-24个裂殖子C裂殖子排列不规则D疟色素分散在胞质中18.间日疟原虫寄生于红细胞的特点不包括 B (P6)A红细胞内常寄生单个原虫B被寄生的红细胞大小正常或缩小C被寄生的红细胞自大滋养体期开始出现薛氏点D被寄生的红细胞褪色19.间日疟的环状体约占红细胞直径的 B (P6)A 1/4B 1/3C 1/6D 1/220.间日疟原虫雄配子体的外形是 D (P4)A 新月形B 环形C 不规则形D 圆形21.厚血膜的厚度以一个油镜视野内可以见到 A 个白细胞为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