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沟通时要给足人面子

沟通时要给足人面子

读了冯仑先生的书,感觉非常有意思。

摘抄下来,共享。

沟通时要给足人面子唱是一种表达方式,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用的,除了唱,80后还得学会更一种表达方式---沟通。

80后独立的个性使得自我意识更强,更加关注自我,甚至有自我崇拜,结果他们在跟其他年龄层领导沟通的时候经常遇到一些问题。

比如说,两个朋友之间如果谁有缺点的话可以直接给他指出来,但给领导说的时候则要顾虑领导的面子,是否让他下不了台。

这种顾虑在人际沟通间普遍存在,沟通的时候要保持顺畅,需要双方都有一定的宽容,这是人之共识,而这种宽容是建立在两个基本前提之上的。

第一个前提是价值观一致或基于某一方面有共同认知。

沟通双方一致的价值观可以让交流变得宽容,比如两个人都信一个宗教,以基督教为例,沟通就很宽容,因为在上帝那里都是一家人。

同时,如果双方在某一方面如性格、文化、教育背景、家庭背景、地域背景上差不多,也比较好沟通。

第二个前提就是掌握沟通的技巧,在不同场合用不同的方式沟通。

在中国,讲究人情面子,给面子的表达和不给面子的沟通,效果大相径庭。

什么叫面子?面子是一定要有第三个人存在才有的,两个人之间不存在太大的面子,人越多才要给他面子。

研究得再深入些,面子里还有很多中国文化的东西,我们可以通过西方的翻译来佐证一下,西方翻译“面子”的意思就是:你的行为使的备感荣幸,你做的一件事,让我有被尊敬、被吹捧的感觉,这就是面子。

你给他面子就是要让他有这种感觉。

比如说你在人前或背后表扬他,他就有这种感觉;反之,如果你当众批评他,他就感觉面子掉在地上了,颜面无存,心里当然不舒服,其他的话自然也听不进去了。

还有一种技巧就是在沟通中给他一定利益。

有时候面子的事可以拆一点,少要一点,他要点实惠,那就给他点甜头,摸清他的心理需求才能让沟通更顺利。

这些技巧都很实用,也同样适用于前面提到的指出领导缺点这类比较棘手的问题。

其实这也是许多公司中层经常面对的一种状况,他们是组织当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他领导一个战斗团队,这是直接面对执行的,这非常重要;同时,对领导指示的理解与沟通也不容忽视,一旦有不解之处且不能及时与领导沟通,就会扭曲上级的意思,这样布置下去的话,那就差之毫厘,廖以千里了。

很多公司的中层出现问题即是如此。

任何人都有沟通的需要,而沟通的顺畅与否,则取决于你在沟通的过程当中能否及时根据他的心理需求找到合适的沟通方法。

---冯仑《伟大是熬出来的》富士康挣硬钱,乔布斯吃软饭什么叫吃软饭,挣硬钱?打个比方,以房地产行业为例,你说应该怎样才能跑赢政策、跑赢对手?比如说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向外延世界扩张、增加开发力度与广度,买更多的地盖更多的房,这样也能挣到钱,但吃的是硬饭,跟富士康一样,完全是制造业;还有一种你把价值链往上做,你在经营上、财富管理上、不动产经营上往上做,像苹果一样。

这两种方法就相当于富士康和苹果的关系,富士康的制造业吃的是人工,是血汗,每天人都往下跳,架个网都拦不住,但是乔布斯这边同样是赚钱,但他吃的是创意,他是吃软饭的。

再举个例子,我有个朋友是做衬衫加工的,全世界名牌衬衫几乎他都加工。

他告诉我,假设一件衬衫卖100块钱,你猜他能赚多少钱?加工一件衬衫他挣17块钱,去掉成本他大概挣4~5块钱。

品牌挣多少钱?挣40~50块钱,中间是物流和分销等这样的费用。

靠品牌挣钱也是吃软饭,吃软饭的挣得比他多,多了不止一倍。

前两天我去新加坡,新加坡新开的赌场边上有个环球影城,整个投了13亿新币,美国的环球影城拿走6亿,也就是说差不多一半付的是知识产权,然后里头卡通动漫唱歌还要付钱,典型是吃软饭的。

我从新加坡回来后想起这个故事,觉得我们的战略不应该完全是简单的外延式扩张,应该把价值链往上做,所以我们提出来吃软饭,挣硬钱。

万通最近特别加强营销,我们在上面的公司现在是一个投资公司,我们最近又提出了立体城市,这一系列动作实际上都是通过研发,价值链重新安排,通过财富过程的重新优化来创造新的增长,不是简单地卖很多房,而是向吃软饭靠拢。

为什么?很简单,比如你只卖房子,有100万平方米的出租房,假设回报率是2%,但我在价值链上下工夫,深挖一下研发跟营销,回报率达到20%,那我10万平米的出租房的估值和你那100万平米出租房的估值是一样的。

相比之下,我吃软饭的能量就很大,是靠研发跟经营能力,而那100万平米是靠干活的,我们就是要追求优化,所以叫做吃软饭,实际上是公司要在能力上增强,而不是简单的规模上增强。

相当于一个人上了北大清华,你软的地方多一点---当然学历不能粘贴,粘出来的学历不能说有能力---但是你比小学生吃软饭机会多,你再有成就些,成了教授、牧师,你几乎天天靠着研发、演讲吃“软饭”,像于丹讲一本书可以卖几百万册,都是吃软饭。

所以,吃软饭就是要增加你的知识、价值取向与影响力,去价值链的高端竞争,而不是简单的增加规模,在制造行业,在低端去竞争。

钱是硬家伙,你必须要挣到钱,才证明你软饭吃得对。

---冯仑《伟大是熬出来的》李嘉诚的软实力在哪儿吃“软饭”的人,无论你吃的是创意,是品牌,还是知识产权,这个“软”字,其实代表的就是软实力。

公司未来的持续发展要靠软实力,个人的发展也要靠软实力,软实力对个人来讲也是一种强有力的竞争力。

那从个人的角度来讲,软实力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实力?先来看一个故事。

长江CEO班有30几个同学,包括马云、郭广昌、牛根生等国内大家认为很了不起的人。

有一次,班上组织我们去香港见一次李嘉诚,他可谓华人世界的超级大哥了。

我们去了之后,没见面之前,心里有个情景假定,比如约会衣服要穿整齐等,当时我就想:见老大哥等于见领导,一般我们见这种人,可能第一次见不到大哥先见到椅子、沙发;第二伟大的人来了,我们发名片人家不会发名片;第三人家跟你握手然后你站着听讲话,就像我们被接见,在人民大会堂听人家讲话我们鼓掌就完了;最后吃饭肯定有主桌,大哥在那坐一下,吃两筷子就忙先走了;然后我们很激动回来写感想,因为我们做小人物很习惯,被接见能力很强,经常这样被轻慢已经习惯了,没有发现自己很重要,我们老觉得自己在大人物面前不重要,被委屈似乎是应该的事情。

这次见面完全颠覆了之前的想法。

首先电梯刚一开,长江顶楼,70多岁的大哥站着跟我们握手,这样的开场很不一样,我有点愣。

其实,一见面大哥先发名片,这个很诧异,而且发名片还给你递过来一个盘子,递盘子干吗?抓阄,盘子里有号,拿名片顺便抓个号,这个号决定你吃饭的时候坐哪桌,避免到时候我们这些同学为谁坐1号桌,谁坐2号桌心里有想法。

后来才知道,照相也跟据这个号,站哪就是哪。

我觉得挺好,大家避免尴尬。

站好之后我们小人物的能力出现了,我们就鼓掌希望大哥讲话,大哥说没准备讲话,但这时候大哥不讲我们小人物角色演不下去,所以必须让他讲,这个经历经常有,最后大哥说,我没有准备,我只讲八个字叫做“创造自我,追求无我”。

我一听大哥读书很多,学历不高读书很多,讲的都是哲学,“创造自我,追求无我”,讲完了普通话又用广东话讲一遍,之后发现还有个老外用英文再讲一遍,就讲这八个字讲完了我们体会这话里的深意。

什么叫追求自我?你在芸芸众生中,把自己越做越强大,自我膨胀,超越别人,这个过程就容易给别人以压力,因为你太强大了以后很强势,就像你老站着,别人蹲着,别人就不舒服。

所以你要追求无我,让自己化解在芸芸众生中,不要让别人感觉到你的压力。

一方面创造自我,一方面让自己回归于平淡,让自己舒服也不给大家制造压力。

听完讲话我们开始鼓掌,然后开始吃饭。

我运气不错,抽到了跟大哥一桌,我当时想,和大哥挺近的,这样吃饭可以多聊一会儿,所以开始没急着说话,没想到吃十几分钟的时候大哥站起来说抱歉要到那边坐一下。

这时我们才发现,四张桌子,每个桌子都多放了一副碗筷,他每个桌子都坐。

一个小时的吃饭时间,他四个桌子轮流坐,而且几乎都是15分钟,到这时,大家都被大哥的周到和细致的安排感动了。

大哥大概每个桌子转完基本也就结束了,结束之后他没先走,逐一跟大家握手,在场的每个人都要握到,墙角站着一服务员,大哥专门跑到那和他握手。

这时候我想起看到他的一个演讲,问他们有没有关于这个书,当时没准备,他交代下面一下,结果下车的时候那个书就送到我手里了。

整个过程让我们每个人都很舒服。

这就是大哥成为大哥的原因,这就是他的软实力。

他具有一种看不到的能力,这个能力是价值观,用他的话说就是追求无我,他让每个人都舒服。

后来我跟我们班班长提到这事,他说老先生就是因为做人周到真诚,所以很多人到香港都愿意和他做生意。

---冯仑《伟大是熬出来的》钱以外的东西才是软实力你不能说李嘉诚做到这些是因为有钱,李嘉诚是有钱,但这不是软实力的来源,有钱只是现状,他创业的时候比他有钱的人肯定多,他不是最有钱的。

比尔.盖茨创业的时候比他有钱的也很多,为什么到现在当时比他们有钱的人看不见?所以钱是不能决定成败的,是钱以外的东西决定谁赶超过谁,谁能挺到最后。

所以说,钱以外的东西才是软实力。

李嘉诚软实力的来源就是钱以外的东西,是他做人做事的方法,即“创造自我,追求无我”的价值观。

这个价值面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你们感受到了,会出去讲,这样慢慢就形成一个场,形成这个场子之后大家都愿意和他做生意,把最好的机会给他,于是他越来越成功,这就形成了软实力。

我们现在很多人陷入“捐款门”、“学历门“,原因就是只追求自我没有追求无我,都建立了自己,自己越来越牛叉,走到哪儿别人都跟着起哄,你不鼓掌他不开心,你不拎包他也不开心,你不吹捧他他也不开心。

反观像李嘉诚这样真正成功的人士,在处理这类事情上跟别人都极其地不一样,他的存在只让人感觉很舒服,而感觉不到任何不快乐,这就是无我的境界。

我再讲一个人的故事,这个人现在是财富榜的前几位,非常好的朋友。

曾经有一个朋友跟他借了一笔钱买了一只股票,当时跟他借5000万。

这个哥们儿说,我借给你钱也没想别的事情,如果赚了咱俩分,如果赔了算我的。

后来这5000万股票值30亿,这个时候来分怎么也得分几个亿。

他们怎么分的?这哥们儿说,我当时只想借给你钱,你只把利息给我就算了,最后就要了5000万加一点利息。

他跟别人不一样,他守规矩。

因为这样的事情建立了非常多的信任,后来我听到这个故事后,我跟他做事就特别踏实。

他建立的这个信任是什么呢?就是他的软实力。

王石有一次卖一块地给一个朋友。

结果卖完的第二天晚上吃饭的时候,那个朋友不知道怎么回事,开始说没了这个东西心里总是有点不舒服。

王石跟他说,他别在这儿再说这个事,你今晚上想一晚上,明天早上告诉我你舒服不舒服,如果你还不舒服,OK,我把钱退给你,这事就结了。

他说那行,然后晚上桑拿、玩,第二天早上吃早饭,王石说想明白了吗?舒服吗?他说还是不舒服,结果王石就把钱退给他了,后来这个哥们儿非常开心。

王石讲,如果我让他不舒服,对我来说,对万科来说这都是一个小事情,对他来说是个大事情,没准以后不跟万科做生意,所以我一定要让他舒服了,就把这个退掉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