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经济学简答题

管理经济学简答题

管理经济选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管理经济学:管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把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和经济分析的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的学科。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如果技术不变,增加生产要素中某个要素的投入量而其他投入要素的投入量不变,增加的投入量起初会使边际产量增加,增加到一定点之后,再增加投入量就会使边际产量递减。

边际分析法定义——是微观经济学分析和研究资源最优配置的基本方法,是一种正确的决策思想,用其衡量一个方案或一项活动是否有利,就是要把这个方案或活动引起的额外成本(边际成本)与引起的额外收益(边际收入)相比,如果后者大于前者,就是有利的,否则就是不利的,这种决策方法体现了向前看的决策思想。

规模收益递增:如果所有投入要素的使用量都按同样的比例增加,导致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投入要素增加的比例,这种类型叫规模收益递增。

规模收益递增,是指某一产品或行业的净收益的增长速度,超过其生产规模的扩大速度的现象或状态。

机会成本的定义——是指资源用于次好用途时所能获得的价值,只有用机会成本做决策,才能判断资源是否真正得到了最优使用。

会计成本的定义——是指会计帐上记录下来的成本,只反映使用企业资源的实际货币支出。

属于历史成本,而决策是面向未了的。

会计成本不反映因对资源的使用做出了选择而带来的全部牺牲,因而它不能作为决策的依据。

增量成本:是指因做出某一特定的决策而引起的总成本的变化,属于相关成本,在决策时必须考虑。

差别定价法:就是同一产品,对不同的顾客、不同的市场,采取不同的价格。

其种类有:以顾客为基础;以产品为基础;以空间为基础;以时间为基础。

差别定价的条件:企业对价格有控制能力;产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被分割的市场;不同市场的价格弹性不同。

作用:差别定价不仅能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利润,而且还有助于实现企业其他目标。

如在市场需求有波动的情况下,在不同的时间采用差别价格,就有助于减少需求波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差别定价也是企业对竞争程度不同的市场做出不同反应的一种手段。

如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企业就制定较低的价格以对付对手。

成本加成定价法:又称全部成本定价法,是以单位全部成本加按目标成本利润率计算(是常用的定价法)的利润额来确定价格的定价方法。

要求正确计算成本,根据决策期价格和工资的预期变动情况进行修正,还要求确定合适的利润率。

增量分析定价法:是指以增量成本(变动成本)为基础来确定价格的定价方法。

它主要是分析企业接受新任务后有没有增量利润(贡献),若增量利润为正值,则定价可接受的;若为负值,则定价不可接受。

最大利润定价法:根据不同价格水平上的总成本和销售量,算出不同价格水平上的总利润,总利润最大的那个价格水平就是我们要决定的价格。

折扣定价策略——是指企业根据销售对象、销售的时间和地点、成交方式等等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折扣,价目表、上的价格减去折扣之后才是实际成交价格的定价策略。

促销定价策略:是指为了达到促销目的,对产品暂定低,或暂以不同的方式向顾客让利的策略。

需求量:需求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购买并能够买得起的某种商品和劳务的数量。

纳什均衡:假设有n个居中人参与博弈,如果某种情况下无一参与者可以独自行动而增加收益(即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没有任何单独的一方愿意改变其策略的),则此策略组合称为纳什均衡。

需求收入弹性:需求收入弹性反映的是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水平变化的反应程度,它等于需求量对变动率与消费者收入的变动率之比。

等产量曲线:等产量曲线表示产量相等的条件下资本与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之间数量关系的曲线,是研究生产要素之间替代关系的重要工具。

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最基本特征是:在这个市场里产品的价格完全由市场决定,企业只是价格的接受者,对定价无能为力。

①买者和卖者很多②产品是同质的③生产者出入这个行业是自由的④企业和顾客对于市场的信息是很灵通的。

完全垄断市场结构:在市场上只存在一个供给者和众多需求者的市场结构,对于垄断者所出售的产品,市场上不存在相近的替代品。

完全垄断市场量,存哪些进入障碍:1)企业控制了产品基本原料的来源;2)企业拥有专利权;3)现有企业规模经济性显著、规模较大;4)政府特许。

垄断企业的弊端:1)高价格;(2)产量不足;(3)生产效率低。

垄断性竞争:垄断性竞争是指许多厂商生产并出售相近但不同质商品的市场现象。

寡头垄断——是指几家大企业生产和销售整个行业的极大部分产品,新企业较难进入这个行业,竞争只是在几家大企业之间展开。

分为纯寡头垄断和有差别的寡头垄断。

完全竞争——同一行业的所有企业的产品是同质的;垄断性竞争——产品是有差异的;寡头垄断——有的行业生产同质产品,有的则生产有差异的产品。

价格领导:指行业产品的价格由领袖企业制定,其它企业接受领袖企业制定的价格。

营销弹性:是指营销费用的投入每变动一个微小的单位后可能引起的营销效果的变化幅度。

外溢效应:经济学把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的部分称为外溢成本,把社会效益大于私人效益的部分称为外溢效益,这类现象统称为外溢效应。

贡献:就是增量利润,它等于增量收入减增量成本。

有贡献的是可以接受的。

贡献分析法主要用于短期决策。

三、简答题简述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微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科学,它研究抽象的企业;而管理经济学则是一门应用科学,它研究现实的企业。

微观经济学是以企业的唯一目标追求最大限度利润为假设的;而管理经济学则是认为现实企业的目标,从短期看,只能是有条件地谋求尽可能多的利润,从长期看,则是追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微观经济学是以企业所处环境的全部信息已知为假设的,据此来研究企业行为的一般规律;而管理经济学则认为企业的环境信息是不确定的,因而需要依靠多种学科的知识来收集有关的信息并进行具体的决策。

影响价格弹性的因素有哪些?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1.替代品的数目和相近程度。

如果替代品存在,并且数目可观,相似性强,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就较大;否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就较小。

2.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必需程度及其功能的多少,用途的大小。

一般而言,生活必需品的功能和用途都比较单一,价格较低,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小;而奢侈品的功能多,用途广,价格较高,需求的价格弹性也较大。

3.商品在消费者预算中的地位。

某些商品的支出在消费者总支出中的比重很小,如牙膏、肥皂、针线等小商品,这些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很小。

但是某些商品支出在消费者总支出中的比例很大,如住房、汽车、家用电器等,这些商品价格的变化对消费者购买力的影响很大,其需求的价格弹性也很高。

4.商品价格。

同一商品在高价位上表现出较大的价格弹性,而在较低的价位上会表现出较小的价格弹性。

5.时间。

时间因素对需求的价格弹性也有影响,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替代品的品种会越来越多,消费者改变消费习惯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需求的价格弹性会随之增大。

有些商品即使在短时间内需求的价格弹性很小,但从长期看,其需求的价格弹性是很大的。

根据投入要素之间的关系,等产量包括哪几种类型?等产量曲线的形状决定于并且也表明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关系和替代能力。

按着替代能力的大小,把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分为完全不能替代、完全替代和不完全替代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生产要素之间完全不能替代,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投入量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

这类生产要素的等产量曲线是一系列垂直的折现。

第二种类型是生产要素之间完全可以替代,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采用任何投入比例,而且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能力是固定不变的。

它们的等产量曲线是一系列倾斜的直线。

第三种类型是生产要素之间不完全替代。

这类生产要素之间可以替代,但不能完全替代,而且替代比例随生产要素投入量的不同有所变化。

这种类型的等产量曲线的形状是一系列凸向原点的曲线。

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条件是什么?1.商品的生产者和购买者数量都相应多,每个生产者或消费者所销售或购买的商品数量,都只占整个市场很少的份额,以至于没有任何一个生产者及消费者能够通过改变自己的销售或购买数量来影响商品的市场价格;2.这类市场上的同类商品无任何差异,因此,购买者对不同生产者提供的商品,除考虑价格外,并无其它要选择的因素;3.无市场进入壁垒,不同生产者均能自由地进入或退出该市场;4.市场信息公开披露。

任何生产者或消费者都完全获得并掌握市场行情等信息。

因此,完全竞争市场只是一种纯理论的市场结构。

促使规模收益递增的因素有哪些?1.工人可以专业化;2.可以使用专门化的设备和较先进的技术;3.大型设备单位能力的制造和运转费用通常比小型设备要低。

4.生产要素具有不可分割性。

为什么商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商品的需求曲线是一条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具有负的斜率。

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呈反方向的变化关系:价格提高,需求量减少;价格降低,需求量增加,这在管理经济学中称为需求规律。

之所以存在着这种规律,是由于价格变动产生了两种效应。

一是收入效应,消费者购买的商品价格变化后,相当于消费者用于购买商品的收入相对增加或减少,从而影响需求量。

二是替代效应,市场上往往存在着效用相同或相近的不同种类的商品,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后,人们常会转向购买那些效用相同的其他商品,使得涨价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实行有效的差别定价需要哪些条件?实行有效的差别定价,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是企业对市场能够进行有效分割,使产品或消费者不能在不同的分割市场之间转移,否则差别定价将失效,结果是各分割市场形成统一的价格,这个统一的价格就是最低的分割市场价格。

第二是各分割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不同,如果各分割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相同,实行差别定价对企业增加利润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对需求价格弹性相同的各个市场,利润最大化的定价方法是要求各分市场的价格相同。

比较机会成本和会计成本这两个概念的异同?机会成本这个概念是由资源的稀缺性引起的,是指资源用于次好用途时的价值,它是衡量成本时的最佳方法,在企业决策时必须考虑的,它既包括外显成本,也包括内含成本。

会计成本是指按照税法和会计准则的要求,记录企业已经发生的有关经济活动的实际支付费用,是一种外显的成本,它只能反映使用企业资源的实际的货币支出,没有反映企业为使用这些资源而付出的总代价,因此会计成本不能用于决策。

简述影响需求量的主要因素:影响需求量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1.商品的价格商品价格是影响需求量的主要因素。

价格提高,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2.消费者收入一般而言,消费者收入提高,购买能力增强,对商品的需求量相应地增加;反之,就会减少。

但是,对于抵挡商品,消费者收入增加后,需求量却随之减少。

3.相关商品价格相关商品包括互补品和替代品。

互补品指需要同时搭配消费的商品,本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互补品降价,本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