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化税务管理新模式

现代化税务管理新模式

李林军副局长到驻马店、平顶山、南阳、郑州四地调研提出建立现代化税务管理新模式4月上旬,省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李林军同志先后深入到驻马店、平顶山、南阳、郑州等市局进行调研。

在各地调研期间,李林军副局长着重就如何在全省国税系统构建以信息化为基础的税务管理新模式作了重要讲话,指出:信息化管理和运用是全省今年工作的重点。

税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决不仅仅是一个CTAIS和计算机手段的运用,而是涉及到观念、组织、机构、手段、方法和人员素质革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税收管理模式,即:河南国税现代化税务管理新模式----“五化”标准:一、税务管理程序的标准化要搞信息化就必须把各项工作制度化、把制度程序化,而这些制度、程序都要是标准的。

标准化是信息化的前提,如果不统一、不规范,没法搞信息化。

就象CTIAS一样,如果没有全国统一的征管流程,就没有今天的CTAIS,业务上提不出这个需求,也开发不出这个软件,其它任何一项工作都是同样道理,所以在税务管理的制度上要向标准化、程序化发展。

比如去年省局搞的执法责任制,60万字,就是把法律法规、征管规程、岗责体系、权利义务以及责任追究标准化。

第二个制度就是行政管理权监督办法。

去年我们已经搞出来了,正在驻马店搞试点。

就是说在执法行为规范的同时还要规范行政管理行为,对人事、财务、固定资产、大宗物品采购、基建这些权力的运行要规范,要把这些程序化,这就是ISO9000要求的,把这些制度变成工作程序,而这些程序要符合法律法规制度的规定,是标准的、统一的,有了这个前提才能进一步开发行政管理的CTAIS。

二、税务管理机构的专业化、制衡化和效率化随着以上观念的转变,特别是信息化带来的这些变化,需要税务机构去适应这个变化。

过去的机构是不适应的,包括现在的机构。

将来税务管理机构设置的发展方向有4个:一是由综合性管理机构向专业化管理机构发展。

过去是综合职能的局,集征管查于一身,现在是征管查分离了;过去传统的局是即管政工又管业务,按照总局137号文件规定,将来征收局和稽查局不管政工、不管后勤,要市局去管,要专业化。

二是内部机构设置由税种管理向征管流程环节的设置来发展。

现在基层局已经这样设置,这就要求市以上的机构来适应这种变化,不能下改上不改。

三是从行政区划向经济区划发展。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将会越来越体现出这种趋势。

四是机构设置由金字塔向扁平化发展。

信息化要求信息管理的对象尽量的少,减少中间层次,用信息来管理,而不是用行政命令去管理,所以减少中间层次也是将来的趋势。

三、税务管理的信息化一是CTAIS的管理。

简单地说就是把住CTAIS信息入口关,防止“病从口入”,这是信息化搞好的关键所在。

现在开展征管主要是靠信息流,如果信息基础是垃圾,以后做的工作统统都是空中楼阁,没有意义。

可以采取信息的“四级复审”:第一是本岗位的自审,自已来审核、校对;第二是相关岗位的互审,或者叫双岗互审;第三是领导复审;第四是上级抽审。

通过这四级的复查审核,就能够保证进入CTAIS数据信息的准确性,也就使全省征管信息有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CTAIS和金税工程的双机备份。

现在全省已有7个市实现了双机备份,还有11个市要推行。

双机备份有3个好处:第一是两个系统相互备份,充分利用金税设备不浪费,保证了系统安全;第二是大量减少了硬软件的投入,在全国的经济效益、管理效益非常重大,可以产生几十个亿的效益;第三是为信息利用奠定了基础。

因为只有数据在备份后,才能在前台征收的同时,给管理和稽查提供查询空间,没有双机备份,所有业务都在一台机器上查询,机器很容易就会锁死。

三是信息的共享和纳税评估。

CTAIS和金税工程两个系统的整合要实现信息的共享,就是CTAIS的进项销项发票信息要和金税工程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报信息要进行比对,然后再加入“三表两帐”中“三表”的信息进行纳税评估,监控一般纳税人税源的变化,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通过这个系统,全省上了双机备份的7个市进行比对,发现差了7个亿,很多地方通过这种方法已经发现了企业偷税。

四是信息的查询和执法责任制。

我们引进了青岛的信息查询软件,将来对基层的执法行为从省、市、县都可以监控,这样就保证了我们执法责任制的落实。

将来,对这个软件完善之后,就可以定期通报各县、各市的七率。

五是办公自动化的广泛应用以及对行政管理权的监督。

所有的行政行为、行政事务行为,包括人财物都要上,这样才能对行政权进行监督。

六是电子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多元化申报,为纳税人提供多元化申报,还要往前推,降低纳税成本,方便纳税人。

这对信息集中有好处。

七是外部信息的联网共享。

特别是《征管法》赋予国税部门的同工商、银行和纳税人的信息共享。

如果对纳税人的监控仅限于CTAIS、金税工程、抄报税、“三表”这点信息,是不足以反映纳税人的资金流和物资流,不足以监控税源变化的。

要通过外部信息共享来加强对纳税人资金流和物资流监控,最终才能监控税源变化。

八是建立税收预测模型和税收决策支持系统。

在前7个基础上,要研究整个宏观经济对税收的影响,包括GDP、工业增加值、各个项目经济指标对税收收入的影响,对税收决策的影响,这就是税务管理手段的信息化、电子化。

四、税务人员素质的知识化、能力化这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关键。

没有素质的提高,智能化就无从谈起,制度程序化没有高素质的人去操作,只能是空话。

全省国税系统2万多名在职干部,原始学历为中专以上的不到20%,其中有11900多人是转正的临时工。

省局今年举办的100名稽查人员培训班,首期30名外语专业人才培训班和计算机高级培训班,就是要提高队伍素质,创建河南国税的“黄埔军校”。

这样做不仅是一种提高人员素质的方法,还起着示范作用,各级税务部门都要重视对人才的培养。

素质智能化要包括人员素质的知识化、专业化、能力化,以能为本,要包括自己的学习、在职的学习、脱产的学习,全员的培训、兼职的培训、教育的培训,同时要辅助一些必要的机制。

比如说,执法资格的认证,今年下半年要搞,通过考试合格后,发放执法资格证;再一个是能级制,更强调的是能力。

五、税务管理理念和方法的科学化首先,要在观念上进行转变:一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二是管理手段从行政命令向行政经济法律手段综合应用,并注重民主参与的转变;三是管理模式从传统人工、人海型向电子化、信息化的管理手段转变;四是从经验型管理向科学化规律性管理的转变。

其次,要在管理方法上进行转变。

税务系统的管理大致有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经验型管理;第二个阶段是制度型管理;第三个阶段是目标管理;第四个阶段是进入全面质量体系管理或者叫ISO9000国际质量认证体系。

由于我们原来的管理模式已经和内涵发生了矛盾,我们的管理理念方法要在原来目标管理的基础上再飞跃一步,否则我们就要落后,所以,我们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新的管理理念去适应这个变化。

ISO9000国际质量认证体系有8个原则:第一是以顾客为关注的焦点;第二是领导作用;第三是全员参与;第四是过程控制;第五是管理的系统方法;第六是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第七是持续战术;第八是处理好与相关方的关系。

这8个原则贯穿了市场经济的理念、信息化管理的理念、社会化大生产管理的理念、加入WTO对外开放的理念、民主管理的理念和科学管理的理念。

运用到税务管理方面可以实现7个方面的转变:一是从注重自我满意率向社会满意率来转变。

过去目标管理制定的目标,是领导及决策层注重本系统调查的目标来制定,但是现在ISO9000关注的是纳税人,是社会,是社会满意率,这是一种重大的变革。

二是由随意性向规范性转变。

这是贯穿整个改革全过程的一种斗争。

随着法制的健全、市场经济的规范,规范执法行为也是保护干部。

很多地方搞目标管理,搞来搞去搞不下去,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固有的、随意性的观念没有变,不想搞这么严,如果不坚持,不科学化、制度化、信息化,就可能回到原来的随意性。

但是ISO9000则要求每一个工作都有程序,按程序办事,规范化办事。

三是从重注结果转向注重过程。

过去的目标管理是重结果,收入任务完成了,“一好百好”,这是不行的。

ISO9000要求每个过程都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才能最终保证这个结果是符合法律的、是圆满的。

所以,过程控制是我们追求的新的管理理念,各项管理理念、措施都要考虑过程控制。

而信息化为此提供了前提。

四是从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化管理转变。

过去在手工条件下只能用粗放型的管理,互相没有信息共享,各自去抓各自的工作。

现在要集约化,包括税务信息的集中、信息处理应用的集中、管理手段的集约化,不是过去那种简单的、粗放型的管理、经验型的管理,而是集约的、高级的、专业化的管理。

现在征、管、查实行了专业化管理,将来政工后勤也要专业化管理。

集约化包括了专业化管理。

五是从传统的、手工的、人海的管理手段向电子化、信息化管理手段转变。

这也是一个观念的转变。

现在到基层听到最多的反映是人少,信息化不要求太多人,不是人海战术,要研究信息的来源,从各方面获取信息,用再多的人追着企业跑,不会利用信息也是收不来税的。

六是从“以人为本”向“以能为本”转变。

过去“以人为本”的口号非常响亮,但是仅仅以人为本是不够的,要提高人的素质,提高人的能力,要“以能为本”。

七是从人为的、凭印象的绩效考核向科学的、量化的绩效考核转变。

过去目标管理打分凭人为印象的很多,但是搞信息化,搞ISO9000就不能停留在这个水平上,要通过科学的量化指标来科学地评价一个单位、一个人主观努力的程度,而随之对这个单位和个人予以恰当的奖惩,才能建立科学的机制。

信息化也好,ISO9000也好,都不是万能的,不是包医百病的。

不能抛弃原有的、传统的、好的东西,如基础的管理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都是不能离开的。

信息化建设是个系统工程,要通盘考虑,每项工作都要从构建税务信息化的格局入手,从创建“电子税务局”入手。

我们要创造一种全新的、全国的、河南的、国税系统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既要吸收过去好的传统的做法,又要吸收现代管理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并加以融合,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

在驻马店市局,李林军副局长指出,该局推行质量认证体系工作和行政管理权监督办法试点工作成效明显,在思想观念、管理理念、管理的方法和人的素质上有了比较大的飞跃,但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下一步要作好几项工作:第一,行政管理权试点工作应该按照先把制度变程序、把程序变为操作方法、在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的思路来做,把能够上网的表格全部上网,尽量和办公自动化结合,同时,办公自动化解决不了的都要提出二次需求,为开发新的软件做准备。

第二,在搞行政管理权监督办法试点的同时,可以对执法责任制进行探索。

三是要扩大试点的成果。

要把质量认证体系、执法责任制、行政管理权监督办法扩大到其他县,巩固和扩大成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