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药学(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_19

临床药学(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_19

临床药学(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1、病历摘要:心血管系统药物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Ⅰ类抗心律失常药能阻断心肌细胞膜快钠通道,抑制4相Na+内流,降低自律性,减慢0相除极和减慢传导。

B.Ⅱ类抗心律失常药能阻断心脏β受体,降低窦房结、房室结和传导组织的自律性,减慢传导,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C.Ⅲ类抗心律失常药主要延长心房肌、心室肌及传导组织的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对自律性无明显影响D.Ⅳ类抗心律失常药阻滞心肌慢钙通道,抑制胞外Ca2+内流,减慢房室结传导,消除房室结区的折返激动E.ⅠA类抗心律失常药对室上性心律失常疗效较好;ⅠB类和ⅠC类对室性心律失常作用较强2、病历摘要:心血管系统药物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地高辛可用于治疗()A.室性心动过速B.慢性充血性心衰C.心房纤颤D.心房扑动E.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3、病历摘要:心血管系统药物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硝酸甘油的作用包括()A.松弛血管平滑肌B.心率降低C.降低心肌耗氧量D.心室容积增大E.改善缺血区心肌的血流量4、病历摘要:心血管系统药物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目前临床上可用的降脂药包括()A.胆酸螯合剂,如消胆胺等B.贝特类,如安妥明等C.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如洛伐他汀等D.胆固醇吸收抑制剂E.烟酸类5、病历摘要:心血管系统药物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下列有关卡托普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可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B.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C.与利尿药使用可增强其降压作用D.可引起反射性心率加快E.可增加体内醛固酮水平6、病历摘要:心血管系统药物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双胍类降糖药的作用机制包括()A.抑制肠壁细胞吸收葡萄糖B.加强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C.提高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D.抑制胰高血糖素的释放E.促进胰岛素的生成和分泌7、病历摘要:心血管系统药物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新斯的明可用于治疗()A.重症肌无力B.手术后腹气胀及尿潴留C.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D.肌松药的解毒E.支气管哮喘8、病历摘要:心血管系统药物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阿托品过量中毒时可出现()A.中枢兴奋B.口干、皮肤干燥C.视力模糊D.心率加快E.小便困难9、病历摘要:心血管系统药物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琥珀胆碱一般不用于()A.遗传性胆碱酯酶缺乏症患者B.青光眼患者C.广泛性软组织损伤患者D.偏瘫及脑血管意外患者E.大面积烧伤患者10、病历摘要:心血管系统药物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肾上腺素一般可用于()A.心脏停搏的抢救B.药物或异性蛋白所致过敏性休克的治疗C.甲状腺功能亢进D.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E.大出血11、病历摘要:下列叙述中哪些是正确的()A.葡萄糖注射液的最佳pH值为4.1~4.5B.制备葡萄糖注射液时,颜色变黄、pH值下降,是由于生成酸性产物C.在制备时可通过采用浓配法、加适量盐酸、用活性炭吸附等方法解决澄明度不合格的质量问题D.葡萄糖注射液封装后,可用115℃45分钟热压灭菌E.热压灭菌法可使葡萄糖注射液5-HMF含量增加F.葡萄糖注射液灭菌后常出现的问题有产生云雾状沉淀、渗透压改变、pH下降G.防止变色可用滤过除菌法制备A.葡萄糖注射液的最佳pH值为4.1~4.5B.制备葡萄糖注射液时,颜色变黄、pH值下降,是由于生成酸性产物C.在制备时可通过采用浓配法、加适量盐酸、用活性炭吸附等方法解决澄明度不合格的质量问题D.葡萄糖注射液封装后,可用115℃45分钟热压灭菌E.热压灭菌法可使葡萄糖注射液5-HMF含量增加F.葡萄糖注射液灭菌后常出现的问题有产生云雾状沉淀、渗透压改变、pH下降G.防止变色可用滤过除菌法制备12、病历摘要:关于热原检查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九五年版中国药典易将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录入B.中国药典规定热原用家兔法检查C.鳌试剂法对革兰阴性菌以外的内毒素更灵敏D.鳌试剂法可以代替家兔法E.放射性制剂、肿瘤抑制剂应用家兔法检查F.注射用水可用鳌试剂法检查A.九五年版中国药典易将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录入B.中国药典规定热原用家兔法检查C.鳌试剂法对革兰阴性菌以外的内毒素更灵敏 D.鳌试剂法可以代替家兔法 E.放射性制剂、肿瘤抑制剂应用家兔法检查F.注射用水可用鳌试剂法检查13、病历摘要:以下哪些溶液与血浆渗透压相等()A.10%葡萄糖注射液B.5%葡萄糖注射液C.0.9%氯化钠注射液D.10%氯化钠注射液E.泪液F.冰点为0.52℃的溶液G.1%硼酸溶液A.10%葡萄糖注射液B.5%葡萄糖注射液C.0.9%氯化钠注射液D.10%氯化钠注射液E.泪液F.冰点为0.52℃的溶液G.1%硼酸溶液14、病历摘要:关于注射剂生产区域的划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洁净区是指有较高洁净度要求和严格菌落数要求的生产房间B.控制区是指洁净度和菌落数有一定要求的生产或辅助房间C.一般生产区是指无空气洁净度要求的生产或辅助房间D.原水处理、蒸馏应在控制区完成E.安瓿的洗涤可在一般生产区完成F.注射剂的灭菌、印字和包装应在控制区完成G.最后可灭菌的注射剂的精滤应在洁净区完成A.洁净区是指有较高洁净度要求和严格菌落数要求的生产房间B.控制区是指洁净度和菌落数有一定要求的生产或辅助房间 C.一般生产区是指无空气洁净度要求的生产或辅助房间 D.原水处理、蒸馏应在控制区完成 E.安瓿的洗涤可在一般生产区完成 F.注射剂的灭菌、印字和包装应在控制区完成G.最后可灭菌的注射剂的精滤应在洁净区完成15、病历摘要:下列关于注射用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B.为经过灭菌处理的蒸馏水C.不含热原D.为纯水经蒸馏所得的水E.为无色的澄明液体,无臭无味F.可用做注射用无菌粉末的溶剂或注射液的稀释剂G.本品应采用密闭系统收集,于制备后24小时使用H.注射用水不同于一般的药用纯化水,主要在于无菌A.可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B.为经过灭菌处理的蒸馏水C.不含热原D.为纯水经蒸馏所得的水E.为无色的澄明液体,无臭无味F.可用做注射用无菌粉末的溶剂或注射液的稀释剂G.本品应采用密闭系统收集,于制备后24小时使用H.注射用水不同于一般的药用纯化水,主要在于无菌16、病历摘要:中药注射剂产生刺激性的原因大致有()A.有效成分含量低B.有效成分本身有刺激性C.含鞣质、钾离子等杂质D.PH值不适宜E.渗透压问题17、病历摘要: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水()A.pH值偏酸性B.pH值中性C.pH值偏碱性D.可作为注射用水E.热原检查合格A.pH值偏酸性B.pH值中性C.pH值偏碱性D.可作为注射用水E.热原检查合格18、病历摘要:根据Stokes定律,混悬微粒沉降速度与下列哪个因素成正比()A.混悬微粒半径B.混悬微粒粒度C.混悬微粒半径平方D.混悬微粒密度E.混悬微粒粉碎度F.分散介质的粘度G.分散介质密度H.以上均不是A.混悬微粒半径B.混悬微粒粒度C.混悬微粒半径平方D.混悬微粒密度E.混悬微粒粉碎度F.分散介质的粘度G.分散介质密度H.以上均不是19、病历摘要:以下关于复方硫磺洗剂的制备哪些是正确的()A.复方硫磺洗剂的制备采用分散法B.樟脑醑为10%樟脑乙醇液,加入时应急剧搅拌C.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絮凝剂D.甘油为润湿剂E.硫磺为亲水性药物F.降低分散介质的粘度,可增加混悬剂的稳定性A.复方硫磺洗剂的制备采用分散法B.樟脑醑为10%樟脑乙醇液,加入时应急剧搅拌C.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絮凝剂D.甘油为润湿剂E.硫磺为亲水性药物F.降低分散介质的粘度,可增加混悬剂的稳定性20、病历摘要:在口服混悬液中,用于润湿目的的附加剂为()A.糖浆B.白芨胶C.醇D.乙二醇E.水F.甘油A.糖浆B.白芨胶C.醇D.乙二醇E.水F.甘油21、病历摘要:属于热力学稳定系统的有下列哪些液体制剂()A.乳剂B.混悬剂C.溶液剂D.高分子溶液剂E.溶胶剂F.糖浆剂G.酊剂A.乳剂B.混悬剂C.溶液剂D.高分子溶液剂E.溶胶剂F.糖浆剂G.酊剂22、病历摘要:下列属于助悬剂的是()A.山梨酸B.糖浆C.苯甲酸钠D.触变胶E.甘油F.二甲亚砜G.硅皂土H.枸橼酸钠A.山梨酸B.糖浆C.苯甲酸钠D.触变胶E.甘油F.二甲亚砜G.硅皂土H.枸橼酸钠23、病历摘要:以下关于助溶剂的叙述,哪一条是错误的()A.碘化钾作助溶剂,增加碘在水中的溶解度,是KI与碘形成络合物B.助溶剂的浓度与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呈直线关系或呈不规则关系C.助溶剂的浓度与难溶性药物形成可溶性盐或分子复合物而达到助溶目的D.能增加难溶药物在水中溶解度而不降低其活性的物质称为助溶剂E.助溶过程中,有时可产生起昙现象F.苯甲酸作为助溶剂,使咖啡因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是由于苯甲酸与咖啡因形成分子复合物A.碘化钾作助溶剂,增加碘在水中的溶解度,是KI与碘形成络合物 B.助溶剂的浓度与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呈直线关系或呈不规则关系 C.助溶剂的浓度与难溶性药物形成可溶性盐或分子复合物而达到助溶目的D.能增加难溶药物在水中溶解度而不降低其活性的物质称为助溶剂E.助溶过程中,有时可产生起昙现象F.苯甲酸作为助溶剂,使咖啡因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是由于苯甲酸与咖啡因形成分子复合物24、病历摘要:混悬剂中,混悬微粒间若斥力过大,易产生()A.自由沉降B.久贮不易再分散C.絮凝沉降D.分层E.酸败A.自由沉降B.久贮不易再分散C.絮凝沉降D.分层E.酸败25、病历摘要:复方碘溶液处方:下列有关叙述,哪些是正确的?提示:依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及制剂规范要求()A.制备复方碘溶液时,由于碘具有腐蚀性,在常温下易挥发,故称取时应快,切勿触及皮肤B.制备复方碘溶液时,加碘化钾,起增溶作用C.复方碘溶液处方中,碘化钾为助溶剂D.碘难溶于水,易挥发,加入碘化钾可与碘生成HI3络合物,该络合物易溶于水,不挥发E.制备复方碘溶液时,溶解碘化钾的水尽量少,以使其形成高浓度溶液,碘才容易形成络合物而溶解。

F.制备复方碘溶液时,加碘化钾,起潜溶作用A.制备复方碘溶液时,由于碘具有腐蚀性,在常温下易挥发,故称取时应快,切勿触及皮肤 B.制备复方碘溶液时,加碘化钾,起增溶作用C.复方碘溶液处方中,碘化钾为助溶剂D.碘难溶于水,易挥发,加入碘化钾可与碘生成HI3络合物,该络合物易溶于水,不挥发 E.制备复方碘溶液时,溶解碘化钾的水尽量少,以使其形成高浓度溶液,碘才容易形成络合物而溶解。

F.制备复方碘溶液时,加碘化钾,起潜溶作用26、病历摘要:复方碘溶液处方:不少药物的饱和溶液还达不到治疗所需浓度,常用的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有哪些?()A.加入潜溶剂B.调节药液PHC.加入助溶剂,例如:表面活性剂D.加入增溶剂形成络合物E.制成盐类F.引入亲水基团A.加入潜溶剂B.调节药液PHC.加入助溶剂,例如:表面活性剂D.加入增溶剂形成络合物E.制成盐类F.引入亲水基团27、病历摘要:复方碘溶液处方:溶胶剂的粒径大小是()A.<1nmB.1~10nmC.1~100nmD.10~100nmE.100~500nmF.0.1~1μmA.<1nmB.1~10nmC.1~100nmD.10~100nmE.100~500nmF.0.1~1μm28、病历摘要:复方碘溶液处方:以下液体制剂按粒子大小排列正确的是哪个?()A.真溶液<乳浊液<胶体溶液<混悬液B.胶体溶液<真溶液<乳浊液<混悬液C.真溶液<胶体溶液<乳浊液<混悬液D.胶体溶液<真溶液<混悬液<乳浊液A.真溶液<乳浊液<胶体溶液<混悬液B.胶体溶液<真溶液<乳浊液<混悬液 C.真溶液<胶体溶液<乳浊液<混悬液D.胶体溶液<真溶液<混悬液<乳浊液29、病历摘要:处方:呋喃唑酮片处方中羧甲基淀粉钠的作用是提示:依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及制剂规范要求()A.填充剂B.吸收剂C.润湿剂D.粘合剂E.崩解剂F.润滑剂A.填充剂B.吸收剂C.润湿剂D.粘合剂E.崩解剂F.润滑剂30、病历摘要:处方:常用的薄膜衣料有哪些?()A.羟丙基纤维素B.羧甲基纤维素钠C.丙二醇D.聚乙二醇E.醋酸纤维素酞酸酯F.丙烯酸树脂G.聚维酮A.羟丙基纤维素B.羧甲基纤维素钠C.丙二醇D.聚乙二醇E.醋酸纤维素酞酸酯F.丙烯酸树脂G.聚维酮31、病历摘要:处方:崩解剂常用的加入方法有哪些?()A.内加法B.混合法C.滚压法D.外加法E.内、外加法F.重压法A.内加法B.混合法C.滚压法D.外加法E.内、外加法F.重压法32、病历摘要:处方:微晶纤维素在片剂制作中起什么作用?()A.填充剂B.吸收剂C.润湿剂D.粘合剂E.崩解剂F.润滑剂G.包衣材料A.填充剂B.吸收剂C.润湿剂D.粘合剂E.崩解剂F.润滑剂G.包衣材料33、病历摘要:处方:片剂的质量评价有哪几项?()A.崩解时限B.微生物限度C.片重差异D.含量均匀度E.稳定性F.溶出度G.融变时限H.硬度I.外观A.崩解时限B.微生物限度C.片重差异D.含量均匀度E.稳定性F.溶出度G.融变时限H.硬度I.外观34、病历摘要:药物进入人体后,会经历一系列的运动和体内过程,如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