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肯塔基大学生物医学报告专业详解.doc

肯塔基大学生物医学报告专业详解.doc

肯塔基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详解
校名称:
美国肯塔基大学(莱克星顿)
University
of
Kentucky
(Lexington)
所在位置:美国,101
Main
Building
Lexington,
KY
40506
(859)
257-9000
创建时间:1865
录取率:0.68
学校中文网址:https://meiguo./school/1815/
肯塔基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由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提供。

本科只开设副修,研究生阶段设传统理学硕士学位、专业硕士学位和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学位。

肯塔基大学生物医学工程重视工程原理在医学和生物学领域的应用,涵盖力学、流体、质量传递、器械、信号处理、系统分析、材料与实验室实验等方
面。

此外,也重视这些技能在复建工程、运动医学、矫形植入物设计、医学器械、诊断、图像处理等特殊领域的应用。

和一起来了解。

1.
生物医学工程理学硕士
生物医学工程理学硕士学位让学生提供基础研究、设计、开发、实践应用在内全方位体验。

它要求顺利完成26个学分和一篇合格的论文。

特殊情况下,先前已重大研究经历或设计经历的学生可选择非论文(non-thesis
)选项,完成31个学分。

非论文选项注册需要得到研究生主任同意,且必须在研究生前九个学分内申请。

课程要求
第一学期
第一学期完成生物医学信息处理/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力学选修、研讨课以及人类生理学原理。

第二学期
完成生物医学器械、生物医学工程技能选修、研讨课以及数学选修。

第三学期
完成生物材料科学工程/生物医学信息处理、生物医学伦理、研讨课以及技能选修。

第四学期
完成硕士论文研究和研讨课(均不计学分)。

2.
生物医学工程博士
肯塔基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学位是一个研究型学位。

它要求对生物学和医学工程应用有广泛的了解,深入研究某一个领域,并根据研究成果写作一篇能够反映候选人原创和独立工作的论文。

生物医学工程博士专业通常要求学生持有硕士学位。

特殊情况下,特别优秀的学生可以不用持有理学硕士学位,或者在得到生物医学工程老师同意之后直接进入博士课程。

课程的选择需同顾问协商。

可选领域包括工程、数学、生命科学和化学。

为了拿到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学位,学生必须满足研究生
院的一半要求,顺利完成课程,通过资格考试,从事原创研究,完成一篇能够反映从事独立前面学术的论文并顺利完成答辩。

资格考试分笔试和口试,由学生博士顾问委员会制定和实施。

苦闷的创业投资_商务指南频道_风险投资_创业融资_创业_投资
_互联网
曾经有个专事创业投资的人非常悲观地与同道中人探讨一个问题:在创业投资这个行当里折腾是不是个错误的选择?“我们比不过房地产,比不过证券信托,更比不过炼油、冶金、汽车。

你说,我们这个行业是不是很没落!”
或许互联网泡沫期VC们过于风光了,才有今天如此的落寞。

搞个有中国特色的创投模式
中国的市场非常奇怪,明明是经过各方论证肯定会有前途的领域,真正去经营的时候,才发现事实远不是那么回事儿。

创业投
资也不例外,美国人运作那么多年了,我们依葫芦画瓢还不行?
据说在美国,风险投资投10个项目,只要有2~3个成功,这个创业投资公司就算是成功的。

可是在中国,80%的成功项目才能养活20%亏损的项目。

其实国内“成功”的项目与国外的概念大不相同。

国外一般VC项目的收益率都必须保持在25%~30%才行,而国内,能有15%的收益率,创业投资家们就会很得意了。

由于VC的进入和退出这两头在国内都没有相关机制和法律配套,即使“成功”的项目也大都是不死不活的。

许多业内人士认为国内的风险投资家没有真正了解VC的。

这个行业中几乎所有人都是转行过来的,企业资本实力和持续融资能力都很弱。

风险来了第一个反应就是躲,就算有了办法也不一定能说服大股东和董事会,“我们不能叫创业投资公司,顶多算‘躲避风险公司’”,一些人曾经这样自嘲。

美国的创业投资模式有几十年的经营历史,中国的创业投资还很年轻,只有近10年的历史。

据说真正的创业投资要8年左右才能经过一个轮回,而我们许多的创业投资公司也就4~5年的时间。

别说“成功模式”,就是“成功”也还没到该谈的时间。

我们的创业投资公司更喜欢搞点模式创新,做点非风险投资业务,这也算是“中国特色”吧!
创业投资家搞不掂创业
一谈国内的投资环境,不少人就用“遍地是陷阱”来形容他们胆战心惊的心情。

“签协议的时候,所有的条款我们都兑现了,但创业企业却很少完成他们的承诺。

利润指标达不到、管理费用大幅上升、内部人控制、关联交易,甚至企业管理携款出逃。

”怎么创业的素质这么差!
形势所逼,创业投资人必须要介入到创业公司的管理中去。

他们原来和大多数VC一样,想做小股东,依靠创业企业的管理团队打拼天下。

原本只想从资本整合、企业发展战略上帮忙,现在却是一定要深入到企业里去,“泡”到企业里。

套句俗话,“要与创业打成一片”。

一些投资由此悟出:只有和企业家交上朋友,他才会给你好好干活。

这事说得好听点儿叫“增值服务”。

比如战略发展规划、投融资管理、风险控制、治理结构、绩效监督等等,你会感觉企业除了不缺从VC那里拿来的钱,其他什么都缺。

有的创业公司干脆对VC说:“当我们的财务顾问吧,我们看中的是你们的经验,经验特别重要!”不过VC们对这种建议倒是比较认同,因为这样可以避免很多道德风险,遗憾的就是工作量太大,不能有事没事就去打高尔夫了。

钱和增值服务固然都很重要,但创业投资“最重要的首先是人,
其次是人,最后还是人”。

在影响一个项目成功的所有主要因素中,投资风险只占2%~5%的影响比重,而团队因素的影响比重却占到了20%。

在一个明显缺乏诚信机制的社会里,要想找到这种“人”,还是有一定难度。

投资传统行业还算风险投资吗
近年来中国风险投资的特点之一是偏向成熟性企业和传统行业,种子期企业和高风险行业少有人问津。

以前的风险投资和国外同行一样,爱找高科技项目投资,觉得中国高科技项目很多。

但仔细一看,真正原创的技术在中国并不多。

再加上中国的创业投资环境还不完善,他们现在干脆什么都做,豆浆连锁店、糖果制造、大型超市等等传统行业有很多投资进入。

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只能说投资更谨慎了——原来是比创业投资的眼光,现在眼光不顶用了。

“你能给我带来什么投资价值”才是最重要的。

现如今许多投资公司在投资前先抱定不投的预期,然后本着“54321”的原则筛选。

只有5%的项目是值得看的,只有1%的项目是值得投的,甚至,可能连1%都投不到。

2~3年是创业企业的一个周期,此时一般就可以看出这个项目以后的发展趋向是好还是坏。

有创业投资界人士提出质疑:高风险是创业投资的基本性质,现在我们的投资方向大多偏向传统行业,那不是跟银行一样了吗?那还叫风险投资吗?也许,在充满变数的中国市场中,VC 的观念的确需要做很大的调整,不能为了VC的名声就专捡所谓的高科技产业投钱。

话说回来,不管传统行业还是高科技产业,为了降低风险,谨慎确实重要。

因此,国内VC同行总是互相提醒:“能在初期解决的问题就在初期解决,以后少烦恼。

投的项目不要太多,别超过15个,一个基金投2到3个项目即可。

最重要的是不要投out-of-bus(自己不熟悉)的项目。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