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选读课文 8 看戏》优质课教学设计_6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选读课文 8 看戏》优质课教学设计_6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我的舞台》+选读课文《看戏》二、教材分析:《我的舞台》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八组课文的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以“我”的成长为“线索”,回忆记录了作者在艺术舞台上成长的故事,表达了艺术家对舞台、对艺术的热爱之情。

《看戏》是本册书的选读课文。

本文主要写了观众在露天剧场观看我国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演《穆桂英挂帅》的情景。

作者按演出前、演出时、演出后的顺序,浓墨重彩地描写了人民对艺术家无比热爱的激动场面,把这两篇课文安排在一起讲,因两课有相通之处即内容都与戏曲相关;不同处:语言表达、作者视角、表达顺序及选择素材不同,从而让学生懂得同类素材的课文体会不同的表达方式。

三、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自己搜集学习资料的水平,已经具备了一些理解课文的水平,掌握了一些阅读的方法,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戏剧艺术了解不多,文中描绘的情景,仅凭想象难以深刻感受,很多同学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深度不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领悟到语言深层次的含义。

同时,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没有得到同步发展,理解课文里包蕴的思想感情还有些难度,需加查阅相关资料协助理解,更需要老师的引导。

四、教学目标:1.自主感知课文内容、表达顺序,对比体会两篇课文不同的表达情感,即感受“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感受艺术家精湛的技艺与崇高的品德,感受人民群众对艺术家的喜爱。

2. 学习展开联想和想象实行表达的方法及正面、侧面描写写作方法。

3.感受戏曲表演艺术的神奇魅力。

五、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自主感知课文内容、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及表达顺序,了解两篇文章表达的异同点。

2.感受艺术家及观众对舞台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难点:感受戏曲表演艺术的神奇魅力。

六、教学过程:(一)回顾单元主题引入1.同学们,第八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伯牙绝弦》《月光曲》这两篇课文,我们都是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的基础上,进而体会出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最终使我们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出示方法)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两篇关于舞台戏曲艺术的文章,一篇是略读课文《我的舞台》和选读课文《看戏》。

2.今天我们还是按照这样的方法来学习这两篇文章。

课前我们已经完成了预习单上的内容,现在就一起交流交流。

【设计意图:本课的学习方法直接迁移前两课讲读课文的学习方法,同时在课前设计并布置完成预习单任务。

故此课始,回顾学习方法,直接交流对课文的自学情况,直入主题。

】(二)集体交流深入理解分析异同点1.感知两篇课文主要内容。

师过渡:我们先来看看这两篇文章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谁来先说说《我的舞台》主要写了什么?(1)概括《我的舞台》主要内容。

①指名概括预设:不准确(概括很简练,但不够准确)或语言啰嗦(意思明白,但语言不够简炼)(2生)②介绍新凤霞。

师:文中的“我”指的是——作者吴霜,你了解她吗?预设:不了解或只有少数人了解师:看来你们对她了解得很少,提到她的妈妈你们一定会熟悉,她就是(出示:新凤霞)读(指1生)师:新凤霞在评剧艺术上取得了骄人的成就!这篇课文讲的就是她的女儿吴霜在舞台上成长的故事。

(2)概括《看戏》主要内容①师:《看戏》又是在写什么呢?预设:可能会概括啰嗦、不准确②师:《看戏》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观众在劳动剧场观看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表演《穆桂英挂帅》的情景。

(生概括得准确就不在重复说这句了)(3)小结两篇文章内容上的异同点师:这两篇文章内容都跟(生接戏曲艺术)相关,但选材不同。

《我的舞台》是选择作者学戏时的几个小故事,而《看戏》则是选择作者一次观看表演的情景。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感知课文主要内容,提升准确简练的概括水平。

同时对戏曲艺术初步理解,了解我国著名的戏曲表演艺术家新凤霞,为走近吴霜做好铺垫。

】(二)明确两篇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不同情感及读者感受1.交流《我的舞台》师过渡:主要内容我们了解了,再来看看这两篇文章又是按怎样顺序写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我们还是先来看看《我的舞台》吧,谁来说说它是按什么顺序写的?(1)指名说(时间顺序)。

师引导:你能具体说说吗,先写什么时……这也正是作者的成长历程。

(2)体会作者表达情感指名说师:以成长为序,用一连串的故事作者究竟想表达什么情感呢?其实这种情感在文中也有一句话表达得特别清楚,是哪句?我们又是从哪几方面感受到“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请同学们快速读读课文2-9自然段,用“---”画出相关语句,试着用简单的词语概括。

(3)引导学生用简炼的词语概括,随机交流。

预设1:拜师学艺师引导:学艺过程是一个怎样的过程?(艰辛、刻苦),所以能够说“刻苦学艺”随机出示课件:娘胎唱戏模仿演戏刻苦学艺认真演戏师总结:你们真了不起,用简炼的词语高度概括了这四方面内容,让我们切实感受到(接读:舞台对我有神奇的吸引力,板书:神奇的吸引力),也让我们从字里行间感受到“我”对舞台的热爱,正如作者所说:最后一段(接读)(3)写作方法师:这两段话分别是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你发现这两段话有什么关系?预设:点题、首尾呼应(4)介绍吴霜师:是呀,文章的首、尾直接表达了我对舞台的满腔热爱,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在母亲的影响下,从小为艺术努力追求、永不言弃的吴霜,长大后的吴霜呀成为我国当代著名的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剧作家、画家和作家。

(出示吴霜资料读)(5)读者感受师: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预设:感受1:体会到在艺术之路上人们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以及练就的勇气和毅力。

感受2:感受到演员对舞台的热爱,感受到我国戏曲艺术的魅力。

感受3:家庭对吴霜的影响很大。

(6)小结:你说得真好!成功的背后都要经历不为人知的艰辛历程,正是因为艺术家对舞台的酷爱,对戏曲艺术的情有独终,不畏难、肯吃苦,最终功成名就。

这就是艺术魅力所在。

【设计意图:此环节学生明确表达顺序,用简单的词高度概括学戏时的小故事,表达作者对舞台对戏曲艺术的热爱。

通过吴霜的成长历程,激励感染学生对艺术、对舞台的热爱之情,同时还告诉学生成功背后都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所以课内容易懂,加以适时引入资料,故表达情感准确体会。

】2. 对比《我的舞台》交流选读课文《看戏》过渡:《我的舞台》是按时间顺序写出了吴霜的成长经历,《看戏》一文又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1)明确表达顺序,实行对比①指名说预设:生可能会说成按事情发展顺序或说得不清楚这篇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所以更确切地说这篇课文是按照演出前、演出时及作者感受的顺序来写的。

(2)体会表达情感,对比不同。

过渡: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与《我的舞台》的有什么不同呢?预设1:表达了作者对梅兰芳精湛演技的赞美之情。

对艺术的热爱。

师小结:正向你们所说的《我的舞台》表达是艺术家对舞台的热爱,而看戏这篇课文表达的是观众对艺术家的热爱、对舞台的热爱。

你们知道这个舞台为什么如此吸引观众吗?生介绍梅兰芳(2—3人)预设1:这场演出是梅兰芳主演的,他太有名了,是我国京剧大师,预设2:梅兰芳在50余年的舞台生活中,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

预设3:主演了《贵妃醉酒》、《霸王别姬》很多有名的京剧。

除了你们说的这些,在梅兰芳先身上还发生过蓄须铭志的故事呢出示资料:在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人也特别欣赏梅兰芳的表演,多次邀请并威胁他为他们表演,梅兰芳蓄须明志,拒绝为日本人表演。

你们对梅兰芳又有什么新的理解?(爱国)【设计意图:学生在理清《我的舞台》表达顺序和体会作者情感的基础上,学习《看戏》时,实行对比两篇课文表达情感异同点,迎刃而解。

同时,学生对梅兰芳先生爱国情怀的敬仰之情油不过生。

】师:是啊。

正是因为这样梅兰芳才会吸引千万观众,人们尊称他为梅先生。

梅先生的表演深深吸引了观众。

我猜呀,这篇文章精彩的描写也一定深深吸引了你们,下面我们就默读4自段,用“~”画出你喜欢的语句。

(3)品析《看戏》精彩语言师:好,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欣赏作者精彩的语言(随机出示)①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辽远而又切近,柔和而又铿锵。

师:同学们从两组反义词感受到艺术家的声音远近交替、刚柔相济,多美的唱腔啊!谁愿意美美地读一读这句话。

继续欣赏,谁来?②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长远的回音。

师:你真会读书,作者通过绝妙的比喻,丰富的想象,将无形的歌声通过几个形象、贴切的词语,把声音写得有形有态了,使语言形象而生动。

同学们,这段话除了写出了梅先生的唱腔美,还写出了他的什么美?指名说:预设:神态美、手势美、身段美师:是啊,通过一组排比句将这么美的神态、手势、身段,集一位男演员身上,真是完美致极,谁来美美的读一读这段话?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让梅先生把如此精彩绝伦的表演体现在观众面前?师引:是呀,高超的演技来源于他台下的刻苦练习,更源于他对舞台的由衷的热爱。

下面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再来读一读这段话。

【设计意图:《看戏》虽是选读课文,但作者把梅先生精彩表演时的情景写得惟妙惟肖,刻画得入木三分,非常细腻,很值得学习和鉴赏品味。

所以,这段品析作为语言的积淀。

】师:你们看,这段文字从正面写出了(出示正面描写)梅先生精彩的表演。

难怪(出示齐读:观众像触了电……) 同学们,这句话就是从——对侧面描写,你还从哪些侧面描写体会出梅先生的技艺高超?预设:①我们的女主角在这时候就像一朵盛开的鲜花,观众想把这朵鲜花捧在手里,不让它消逝。

他们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立起来,像潮水一样,涌到我们这位艺术家面前。

舞台已经失去了界限,整个剧场成了一个庞大的舞台。

师:是啊,一个捧字把观众对梅先生和戏曲艺术的热爱之情很形象体现在我们的眼前。

或是体会最后一句:演员观众融为一体,不分彼此了,这就是表演最高境界。

预设:②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

表现出观众被梅兰芳的歌唱声音吸引、感染,已经完全沉浸其中,听得入神了,所以鸦雀无声。

(出示:观众像触了电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师:通过观众一动一静的对比写出梅先生精湛的技艺深深吸引了观众。

你们看,这篇课文不但写出了观众对舞台的热爱,同时也写出了艺术家对舞台的钟爱,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他们对艺术的热爱(板书:热爱艺术)。

固此,66岁高龄的梅兰芳先生接读最后一段。

(4)下面我们就一起走向舞台欣赏梅先生饰演的著名京剧《穆桂英挂帅》精彩片断。

(5)小结:梅先生出神入化的表演,令我们为其鼓掌。

现在我们再来看这两篇文章,作者虽以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表达顺序,不同的语言风格,但都扣住了(舞台对我有神奇的吸引力)【设计意图:在品味语言的同时,实行写法渗透。

直观的视频播放,使学生对梅先生精湛的表演,对戏曲的理解更加深刻,激起学生对戏曲的热爱之情】(三)课堂总结,升华中心师:其实呀戏曲不但有评剧、京剧还有其它剧种,你还知道哪些剧种?(出示课件)除了这六大剧种外,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