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脑显像2012

脑显像2012


在酶作用下转变为水溶性 物质或分解成带电荷的产
物,不能反向扩散出脑细

9
§脑血流灌注显像
(二)SPECT显像剂的分类:
1. 锝标记显像剂:99mTc-HMPAO (99mTc-六甲 基丙二胺肟) 和 99mTc-ECD(99mTc-双半胱 乙酯)740~1100 MBq(20~30 mCi),
2. 胺类显像剂 :123 I-IMP(异丙基安菲他明) 和123 I-HIPDM,111~222 MBq(3~6 mCi)
物质难于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病
变,如肿瘤、炎症、外伤、缺血 等可引起局部或广泛的BBB损害,
神经系统显像: 使原来不易通过血脑屏障的物质 穿透而进入脑实质。
BBB(blood-brain barrier)
一、脑显像
1、脑普通显像(血脑屏障功能显像):
脑动态显像、脑静态显像
2、脑功能显像:
脑血流灌注显像、脑代谢显像(PET脑 代谢显像)、脑受体显像
15
§脑血流灌注显像
(二)正常图像 以横断层为例:
脑功能显像剂在正常脑内分布与脑局部 血流量有关,大脑皮质、基底节神经核团、小 脑和脑干等灰质结构血流量高于白质,呈现放 射性浓集区,而白质和脑室部位血流量小,放 射性明显稀疏。脑左右两侧放射性分布基本 对称,均匀。
16
正常rCBF影像 横断层(下→上)
2
神经核医学(nuclear neurology) 是利用核素示踪技术对神经、精神疾患进行
诊治及进行脑科学基础研究的一门分支学 科
3
血脑屏障的基础为毛细血管内皮
脑屏障包括血脑屏障、血脑脊液
细胞,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血
屏障、脑脊液脑屏障。
§分类 管外壁有特殊的基膜和附着与毛
细血管外的胶质细胞,使大分子
正常rCBF影像 矢状断层(左→右);
正常rCBF影像 冠状断层(前→后);
异常判断
正常情况下左右大脑半球相应部位放射性比值差 异小于10%,大于10%视为异常。
断层影像上≥2个方向断面有一处或多处异常放射 性稀疏、缺损或浓聚灶,病变范围>2×2cm2,脑 室及白质区域扩大,尾状核间距增宽,两侧丘脑、 尾状核及小脑较明显不对称等均为异常。
具有脂溶性的、电中性的小分子(<500) 放射性示踪剂,它能自由通过完整无损的 血脑屏障,并大部分被脑细胞所摄取,且 在脑内的存留量与血流量成正比,通过体 外计算机断层显像显示脑内各局部放射性 分布状态,从而获得脑血流灌注显像图。
7
§脑血流灌注显像
几乎没有能源储备,葡萄糖为主要能量来 源,静息脑占全身耗氧量的20%,成人脑 血流量约平均750ml/min,约占心输出量的 13%,灰质血流量为白质血流量的3~4倍。
随后在脑内不断被洗出而不再反映脑血流灌注情 况。
11
133Xe为脂溶性惰性气体,进入血循环后能自由通过正常血脑 屏障,通过弥散方式被脑细胞摄取,继而迅速从脑组织清除, 其在脑组织的清除率与rCBF成正相关,测定各区域脑组织 133Xe的清除率,可以计算rCBF和CBF。
受检者仰卧,将头部置入多探头探测装置的头托内,吸入 133Xe含量为185 MBq/L的133Xe-O2混合气体1 min,接着吸 入空气15 min。启动多探头系统记录10~15 min,通过计算 机处理获得每个探头相应部位的rCBF和脑灰质血流分布图。 若行断层显像必须使用高速旋转和高灵敏度的SPECT系统在 短时间内完成。
脑血流量的调节受动脉血压、神经体液因 素和脑血管的自流灌注显像
二、显像剂及显像方法
(一)显像剂的基本特征:
1、可以自由通过完整无损血脑屏障。
2、脑细胞的摄取量与局部血流量成正比。
3、进入血脑屏障后不能反向出血脑屏障。
4、在脑细胞中的滞留时间较长,能满足断层显
像的时间要求。
N3,.N,N弥’-T散rim性et显hyl像-N’剂-〔(2即-H惰ydr性ox气y-3体-M显eth像yl剂-5-)Iodo1b33eXnze
碘标记的2-羟基-3-甲基-5-碘苯甲醛的烷基胺衍生物
10
123I-IMP脑摄取率约8%,在脑内的放射性浓聚是逐 渐积累的过程,约注射30min达到高峰并保持稳定, 此时局部放射性分布与血流量呈正比。
12
§脑血流灌注显像
(三)显像方法 1、显像前准备
注射显像剂前1h令患者空腹,口服过氯酸盐400mg,以封 闭甲状腺、脉络丛和鼻粘膜,减少99mTc的吸收和分泌。
视听封闭:令受检者闭目戴黑色眼罩,用耳塞塞住外耳 道,5分钟后由肘静脉注射显像剂。受检者仰卧于检查 床上,头部固定于头托中,调节头部位置使眼外眦和 外耳道的连线(OM)与地面垂直。将室内灯光调暗, 保持室内安静。
教学大纲要求掌握
脑血流灌注显像的原理和临床应用 熟悉脑血流灌注显像正常及异常图像 脑血流灌注显像常用的显像剂 PET脑代谢显像的原理、方法、正常图像及
临床应用 了解脑脊液显像的原理、方法、正常图像
及临床应用
1
§概述:
随着CT和MRI的临床应用,传统的脑显像受到 了严峻的挑战,但新的核素显像技术及显像剂的 不断开发和成熟,人们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已 从CT和MRI的形态学定位上升到了功能变化的研究, 而神经系统的核素显像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功 能判断,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并提供最佳 的治疗时机。因此,我们介绍神经系统的核素显 像。
4
§分类
二、脑脊液间隙显像 1、脑池显像 2、脑室显像 3、脊髓蛛网膜下腔显像
5
分类
神经系统显像
脑显像
脑普通显像 脑功能显像
脑脑 动静 态态 显显 像像
脑脑 血代 流谢 灌显 注像 显(
脑 受 体 显 像

PET

脑脊液间隙显像
脑池显像
脑室显像 脊髓蛛网膜 下腔显像
6
§脑血流灌注显像
一、原理: 根据血脑屏障的特殊功能,选择一些
13
2 、数据采集及图像处理
探头尽量靠近头部 绕头部做360度旋转。20~ 30秒/帧,共采集60~64帧,采集完毕使用断层处理 软件进行图像重建,显示横断、冠状及矢状断层三 个方向图像,供临床诊断。
14
§脑血流灌注显像
三、图像分析: (一) 图像分析要点:
1 图像质量 2 放射性分布状态 3 对称性表现 4 解剖标志和神经核团的显示 5 定位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