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中学2008-2009学年度上期半期考试高2011级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Ⅰ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干燥.(cào)踱.步(duó)隽.永(juàn)蓊.蓊郁郁(wěng)B.恪.守(kè)熨.帖(yù)山脊.(jǐ)亘.古不变(gèn)C.做窠.(kē)休憩.(qì)猝.然(cù)一模.一样(mó)D.倔.强(jué)拙.劣(zhuō)煤屑.(xuè)窸窸窣.窣(sū)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渺茫树阴座落游目骋怀B.融解告诫安详化为乌有C.寥廓斑斓叫嚣欢呼鹊跃D.绚烂缥缈狼藉竞相生长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句是A.勤奋与天才休戚相关....,没有生而知之的天才,但是有勤学苦练、以汗水浇灌出来的天才。
B.九寨沟的风光,在电视里看看,已经是很美的了,但如果你能设身处地....,那美的感受,绝不是看电视时能领略到的。
C.民谣云:“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足见贾府金玉之多,简直达到了汗牛充栋....的地步。
D.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但如果没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创刊一年来,该报针对行业特点,遵循“指导性强、信息量大”的办报方针,取得了很大成绩,被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誉为“导向好、品位高”。
B.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吉隆坡与东盟首脑会谈时,各国首脑都表达了对中日关系从“政冷经热”到“政冷经冷”的担忧。
C.这所学校面积不大,但布局合理;富有古代建筑特色的建筑和现代化建筑交织在一起,呈现出独特的校园建筑风貌。
D.作文评分受到阅卷老师情绪的影响,分数在统计时出差错,这些在高考阅卷中难以避免的问题,将会通过网上阅卷的方式得到较好的解决。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海子,原名查海生,是中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杰出的诗人之一。
他凭着自己辉煌的才华和敏锐的直觉,在极端贫困、单调的生活环境里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小说、戏剧和论文,并在一定程度上对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诗歌产生了很大影响。
B.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
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
1928年出版了散文集《背影》。
毛泽东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是一位有独立人格的爱国知识分子。
C.川端康成,日本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他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伊豆的舞女》,长篇小说《雪国》《古都》《上尉的女儿》等。
196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D.先秦历史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有编年体的《左传》、国别体的《国语》和《战国策》等。
它们保存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大量史料,又是我国叙事散文的源头,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二、文言文阅读(18分,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6-8题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
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
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
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
”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
”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
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
’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
”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
”“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太后曰:“诺。
恣君之所使之。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齐兵乃出。
(节选自《触龙说赵太后》)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丈夫:男子B、其继.有在者乎继:继承C、没死以闻.闻:使……闻D、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及:趁7.下列句中“以”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B、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C、必以.长安君为质D、越国以.鄙远8.从文言句式角度分析,下列句子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A、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B、忌不自信C、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D、何后之有(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1题王将伐齐。
子胥谏曰:“未可。
臣闻勾践食不重味,与百姓同苦乐。
此人不死,必为国患。
吴有越,腹心之疾;齐与吴,疥癣也。
愿王弃齐先越。
”吴王弗听,遂伐齐,败之艾陵,虏齐高、国夏以归。
让子胥。
子胥曰:“王毋喜!”王怒,子胥欲自杀,王闻而止之。
子胥言曰:“王不听谏,后三年吴其墟乎!”太宰嚭闻之,乃数与子胥争越议,因谗子胥曰:“伍员貌忠而实忍人,其父兄不顾,安能顾王?王前欲伐齐,员强谏,已而有功,用是反怨王。
王不备伍员,员必为乱。
”与逢同①共谋,谗之王。
王始不从,乃使子胥于齐。
闻其托子于鲍氏②,王乃大怒,曰:“伍员果欺寡人!”役反,使人赐子胥属镂剑以自杀。
子胥大笑曰:“我令而父霸,我又立若,若初欲分吴国半予我,我不受,已,今若反以谗诛我。
嗟乎,嗟乎,一人固不能独立!”报使者曰:“必取吾眼置吴东门,以观越兵入也!”于是吴任嚭政。
其后四年,越复伐吴。
吴士民罢弊,轻锐尽死于齐、晋。
而越大破吴,遂复栖吴王于姑苏之山。
吴王使公孙雄肉袒膝行而前,请成越王曰:“孤臣夫差敢布腹心,异日尝得罪于会稽,夫差不敢逆命,得与君王成以归。
今君王举玉趾而诛孤臣,孤臣惟命是听,意者亦欲如会稽之赦孤臣之罪乎?”勾践不忍,欲许之。
范蠡曰:“会稽之事,天以越赐吴,吴不取。
今天以吴赐越,越其可逆天乎?且夫君王蚤朝宴罢,非为吴邪?谋之二十二年,一旦而弃之,可乎?且夫天与弗取,反受其咎,‘伐柯者其则不远’③,君忘会稽之厄乎?”勾践曰:“吾欲听子言,吾不忍其使者。
”范蠡乃鼓进兵,曰:“王已属政于执事,使者去,不者且得罪。
”吴使者泣而去。
勾践怜之,乃使谓吴王曰:“吾置王甬东④,君百家。
”吴王谢曰:“吾老矣,不能事君王!”遂自杀。
(节选自《史记·勾践世家》)注:①逢同:越过大夫。
②鲍氏:齐国大夫鲍牧。
③伐柯者其则不远:语自《诗经》,意思是用斧子伐木来做斧柄,样子就在眼前。
④甬东:地名。
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让.子胥。
子胥曰:“王毋喜!”让:谦让。
B. 若.初欲分吴国半予我若:你C. 请成.越王曰成:跟……讲和。
D. 吾置王甬东,君.百家。
君:统治,治理。
10.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乃.数与子胥争越议B. 伍员貌忠而.实忍人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位尊而.无功C.不备伍员,员必为.乱 D. 意者亦欲如会稽之赦孤臣之.罪乎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臣之.壮也,犹不如人1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伍员谏吴王释齐灭越,吴王不听,伐齐取胜后,更不听伍员一句忠言。
B. 吴王始终听信太宰嚭的谗言,认定伍员欺君,于是赐属镂剑让他自杀。
C. 四年后,越趁吴国力衰微伐吴,大胜,迫使吴王向越国求和。
D. 勾践不忍心灭吴,而范蠡力谏越王,说等了二十多年上天才将吴赐越,毋忘会稽之耻。
终灭吴。
Ⅱ卷(共117分)三、(21分)12.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3分)(《触龙说赵太后》)(2)王前欲伐齐,员强谏,已而有功,用是反怨王。
(3分)(《史记·勾践世家》)(3)今君王举玉趾而诛孤臣,孤臣惟命是听。
(4分)(《史记·勾践世家》)13.阅读下面新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草木篇(节选)流沙河“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唐:白居易藤他纠缠着丁香,往上爬,爬,爬……终于把花挂上树梢。
丁香被缠死了,砍作柴烧了。
他倒在地上,喘着气,窥视着另一株树……仙人掌它不想用鲜花向主人献媚,遍身披上刺刀。
主人把她逐出花园,也不给水喝。
在野地里,在沙漠中,她活着,繁殖着儿女……(1)请简析《草木篇》中“仙人掌”这个意象的特点及其所蕴涵的诗人的情感。
(3分)(2)《草木篇》是流沙河写的一组散文诗,组诗一共五首,这里节选的是其中的两首。
组诗前引用了白居易的诗句“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从节选的两首诗歌来看,这里“寄言立身者”就是说这些诗采用的表现手法是:。
(1分)“勿学柔弱苗”在《藤》这首诗里的具体含义是:。
(2分)14.按要求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每题1分,错字漏字不得分,共5分)(1)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沁园春·长沙》)(2),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采桑子·重阳》)(3)由此观之,。
王曰:“善。
”(《邹忌讽齐王纳谏》)(4)人非圣贤,?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5)《荷塘月色》中描写荷香的通感句:,,。
四、现代文阅读(2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A.“泻”扣紧了“月光如流水”这个比喻,增强了月光的流动感。
B.“浮”这个动词表现了雾的轻柔以及雾逐渐扩散的特点。
C.“斑驳”意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
这里表明黑影中还有绿色与银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