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拌和站安全生产注意事项与防护措施

拌和站安全生产注意事项与防护措施

拌和站安全生产注意事项一、拌和站安全生产前提条件1、确保无人处于拌和站的危险区域,如:拌和机内、传送带附近、提升斗基坑内等。

2、确保拌和站配电柜内所有开关能够正常开启和关闭。

二、拌和站安全生产启动步骤:1、开启所有用电开关;2、启动计算机系统;3、输入配合比或者选择配合比;4、校对配合比准确输入无误;5、建立生产任务单,并校对正确无误;6、响铃或者警报器给周围人员以警示,启动空压机或油泵;7、启动搅拌机;8、启动皮带输送机;9、手动试开关搅拌机卸料底门,是否正常开启和关闭、是否有正常的开关门状态显示;10、手动试开关临时存储仓门,是否正常开启和关闭,是否有正常的开关门状态显示;11、以上正常无误,方可投入自动生产。

三、误差的调整1、误差的出现原因,因为物体的流动性、含水量颗粒的形状等原因出现的理论值和实际称量值的差值。

2、误差的计算:计算机显示的实际称量值和理论值之差除以理论值乘以100%。

3、误差的标准范围:砂子、碎石为±2%;水泥、粉煤灰、外加剂、矿粉等为±1%.4、误差的调整:通过调整落差值的大小来达到调整误差大小的目的。

落差:尚未进入计量斗内暂处于空中的量。

落差调整原理:误差是正值,落差值得向小的方向调整;误差为负值,向大的方向调整。

5、误差记录表的填写,误差在正常范围以内,填写正常误差值,如误差超出范围,则填写超出的误差值,以及调整后的误差值。

四、生产中出现超称现象及处理1、在生产中出现实际称量值超过称重传感器的最大称量范围,在称重显示仪表上出现“OL”字样,或者出现“1---1”字样。

2、解决方法,点击停止,终止本次任务(手动操作),待搅拌机处于空运转状态,临时存储仓处于空仓状态。

依次卸出所有称重仓内的材料(保证所有称重仓为空仓)。

正常关闭计算机后,重新启动计算机,进入混凝土搅拌控制系统,超称问题即可解决。

五、机械检修1、要求建立警报机制。

2、检修人员与操作人员建立必要的通讯联系,如对讲机等。

3、放置“正在检修,严禁合闸”醒目警示牌于配电柜正前方,关闭配电柜所有电源,建立起警报,进入检修程序。

4、操作人员在操作房内守候,不得中途离开,等候检修人员通讯信号。

5、检修完成,检修人员给操作守护人员以检修完毕通讯,解除警报中,通电响铃试机。

六、避免称重传感器遭受雷击,保证操作房可靠的接地线。

七、保证每一种类的称重传感器清洁干燥。

八、拌和楼进行电焊作业时,电焊机搭铁线应避开称重传感器与焊接部位,搭铁线应直接搭在焊接部位,并且关闭操作台上电源后,再进行电焊作业。

九、粉料罐每天进行除尘作业,保证灌顶滤芯清洁通透,并且对灌顶安全阀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

十、拌和楼的称重传感器要定期进行校准作业,并填写校对记录表,校称用标准砝码数量为称重传感器最大量程的40%,至少每周一次校称作业。

拌和站安全生产防范措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了强化施工现场作业控制,规范各级干部的管理行为和广大职工的作业行为,达到施工现场各项工作有序可控;消灭重大职工死亡、伤事故,使安全事故得到有效控制,保证本项目管段内拌和站的安全施工,特制定此安全保证措施。

一、组织保证措施成立项目经理领导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任项目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长。

项目安全总监任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副组长,协助项目经理负责本项目安全生产工作。

主管安全生产的副经理为安全生产的直接责任人,总工程师为安全生产的技术负责人。

未经安全教育培训,并经考试合格的管理人员及生产人员不准上岗。

二、制度保证措施(1)人人建立安全保证责任状,实行单位连续安全天数累进奖励和事故当事人与单位领导责任追究制,采用行政和经济结合的奖罚办法,每月考核月底兄现。

(2)建立安全工作日查月审制度,使安全工作做到时时讲,事事讲,处处讲,每会必讲,使安全意识深入入心,不准有半点侥幸麻痹的思想存在。

安全员必须负责检查当日安全生产情况和及时发现、报告不安全因素和事故苗头,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杜绝不安全因素。

(3)各专业作业班组都必须结合工程特点,补充制定完善的安全施工规章制度,报项目经理批准后认真贯彻执行。

施工的人员必须遵守呼唤应答制或建立有效的信号联络,必须确认安全方可操作。

(4)各种机械设备均由经考核合格的专职人员操作,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未经培训考核的无证人员严禁擅自操作,实行单机包机制,安全责任到人。

三、物质保证措施(1)特殊环境下作业人员必须配发有关的劳动保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防滑劳动鞋等。

(2)高空作业时要布设安全网,作业人员系紧安全带,有恐高症的人员不得从事高空作业,以确保施工安全;搭设脚手架要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

(3)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体检,不适宜从事高空条件下工作的人员要及时撤换,对从事特殊条件操作人员要给予营养补助,保持健康。

四、交通安全保证措施交通安全是拌和站生产的一个重点,我部将采取以下措施对拌和站车辆进行管制。

1、采取对过往车辆进行有效分流(进站道路与出站道路分别设置指向牌及交通安全标志);2、设置明显的交通安全标志、标识;3、安全领导小组直接负责交通安全,施工期间24小时专人值班,确保施工期间交通安全。

4、设立安全警戒线和警示牌:警戒范围不小于200米,安全警示牌标明警示语;施工运输便道设路况指示牌,施工现场插彩旗。

五、技术保证措施1、施工现场(1)施工现场做到布局合理,场地平整,道路畅通,机械设备安置稳固、材料堆放整齐,用电设施安装触电保护器,为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的环境。

施工现场设置醒目的安全标语和安全警示标志,提示工人注意安全。

(2)参加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教育,熟知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特种作业工作持证上岗。

在工作中遵守操作规程,坚守工作岗位。

严禁酒后上岗。

(3)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和安全防护措施。

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不得穿高跟鞋、拖鞋、硬底易滑鞋。

在无防护设施的高处作业必须系安全带。

距地面2米以上处所作业要有防护栏杆,挡板或安全网。

(4)现场挂设安全标志布置总平面图,并按安全标志布置总平面图设置安全标志。

(5)现场电动机械必须接地、接零,一机一闸一漏电,开关必须有箱有锁中途停电或下班时,必须关闸断源,关箱加锁;电动机械出故障,必须断电源,停机修理,不准在运行中排障,机械更不准带病运行;非经安排操作机电的人员不准擅自乱动一切机电设备。

(6)现场安全措施如安全网、护栏、各种限制保险装置等都必须齐全有效,不得擅自拆除或移动,因施工需要确实需移动时,须经过工地负责人同意,并需采取相应临时安全措施。

(7)施工用脚手架、模板、钢架、支架等承重结构经设计检算,所有吊装机具,钢丝绳等经常进行检查,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和安全系数。

(8)所有起重设备、电器设备、运输设备、高压电线路、压力容器、铺架设备等加强保养、检查,使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并具有完备的安全装置。

所有机具设备的操作人员均经过严格培训,持证上岗,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

(9)双层及高空作业施工,按规定佩戴安全帽、拴系安全带、挂安全网,脚手架搭设牢固稳定,上层作业施工机具设备安设稳固,提升设备不乘人,提升设备下不站人,不宜高空作业人员不从事高空作业。

2、拌和机安全生产操作1、开机检查:1.1检查螺栓是否全部拧紧,特别是和驱动有关的,如马达轴承。

1.2检查V型皮带和活动链条的张紧度。

1.3定期检查滑道和衬板的磨损情况。

1.4检查润滑情况。

1.5检查所有称重装置的显示器是否归“0”。

1.6检查所有阀及门的运转情况。

1.7测试各装置上紧急停机按钮的功能。

2、操作2.1不要带负荷启动任何装置。

2.2在启动按钮前,提醒所有在机上的工作人员,以及时足够的时间允许所有工作人员撤离并通过对讲机报告撤离情况,严禁用手势以免误解。

3、启动运行3.1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按下启动马达,通过指示灯和电流表检查情况。

3.2填料系统的装置检查后,喂送骨料。

3.3启动“自动运行”开关。

4、运行中的注意事项4.1注意观察骨料和填料的喂料情况。

4.2熟知紧急停机开关、拉绳、按钮和重要控制键的位置、了解紧急停机的步骤和其他装置系统的紧急停机,按下紧急停机按钮时要毫不犹豫。

4.3不要在料斗前停留。

4.4不要触摸和太靠近运行中的设备。

4.5不要在输送皮带下穿行。

4.6设备维修、保养必须在停机时实施。

4.7设备检修前必须先切断主电源,并悬挂禁止操作牌。

电源贵钥匙由维修现场负责人持有。

3、高处作业安全保证A、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经医生体检合格,凡患有不适宜从事高处作业疾病的人员,一律禁止从事高处作业。

B、高处作业区域必须划出禁区,并设置围栏,禁止行人、闲人通行闯入。

建筑物的出入口,应搭设长3~6m、宽度大于通道两侧各lm的防护棚,棚顶应满铺小于5cm厚的脚手板。

临近施工区域,对人或物构成威胁的地方,亦应支搭防护棚。

C、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路线行走,禁止在没有防护设施的情况下,沿高墙、脚手架、挑梁、支撑、起重臂。

运行吊篮等处攀登或行走。

D、高处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和避雷设施。

高处作业所需的料具、设备等,必须根据施工进度随用随运,禁止超负荷。

E、六级以上大风、大雨、大雪、浓雾,禁止从事露天高处作业。

4、拌和站内大型机械安全操作1、吊车安全操作(1)、起吊重物件时,应确认所起吊物件的实际重量,如不明确时,应经操作者或技术人员计算确定。

(2)、栓挂吊具时,应按物件的重心,确定栓挂吊具的位置;用两支点或交叉起吊时,吊钩处千斤绳、卡环、起重钢丝绳等,均应符合起重作业安全规定。

(3)、吊具栓挂应牢靠,吊钩应封钩,以防在起吊过程中钢丝绳滑脱;捆扎有棱角或利口的物件时,钢丝绳与物件的接触处,应垫以麻袋、橡胶等物;起吊长、大物件时,应栓溜绳。

(4)、起吊细长杆件的吊点位置,应经计算确定,凡沿长度方向重量均等的细长物件吊点栓挂位置可参照以下规定办理:A、单支点起吊时,吊点距被吊杆件一端全杆长的0.3倍处。

B、双支点起吊时,吊点距被吊杆件端部的距离为0.21乘杆件全长。

C、如选用单、双支点起吊,超过物件强度和刚度的允许值或不能保证起吊安全时,应由技术人员计算确定其起吊支点数和吊点位置。

(5)、物件起吊时,先将物件提升离地面10~20cm,经检查确认无异常现象时,方可继续提升。

(6)、放置物件时,应缓慢下降,确认物件放置平稳牢靠,方可松钩,以免物件倾斜翻倒伤人。

(7)、起吊物件时,作业人员不得在已受力索具附近停留,特别不能停留在受力索具的内侧。

(8)、起重作业时,应由技术熟练、懂得起重机械性能的人担任指挥信号,指挥时应站在能够照顾到全面工作的地点,所发信号应实现统一,并做到准确、宏亮和清楚。

(9)、起重作业时,司机应听从信号员的指挥,禁止其他人员与司机谈话或随意指挥,如发现起吊不良时,必须通过信号指挥员处理,有紧急情况除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