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天地2011年12月第30卷 第12期基于SHT11温湿度测量仪的设计叶 钢(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信息分院 丽水 323000)摘 要:温湿度测量仪是对环境温湿度进行现场检测的常用仪表,讨论了一种基于SHT11的数字温湿度测量仪的设计方法。
该温湿度测量仪的控制系统采用AT89S51单片机,温湿度传感器采用SHT11为主要硬件,通过仿真软件Proteus进行系统仿真与验证,最终实现简易数字式温湿度测量仪的硬件电路与软件程序的设计。
实践证明该温湿度测量仪具有测量精度高等特点,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SHT11;AT89S51;温湿度测量仪中图分类号:TH811 文献标识码:A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measuring instrument based on SHT11Ye Gang(Lishu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Lishui,323000,China)Abstract: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measuring instrument of environment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for on-site detectionof the commonly used instrument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a SHT11based digital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measuringinstrument design method.The measuring instrument for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trol system using AT89S51MCU,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sensor using SHT11as main hardware,simulation software Proteus system simulationand validation,finally realizes the simple digital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measuring instrument hardware circuit andsoftware program design.The practice proves that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measuring instrument has higher meas-uring precision,and has a certain practical value.Keywords:SHT11;AT89S51;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measuring instrument 收稿日期:2011-10-140 引 言在日常生活或者工农业生产中,经常会需要检测环境的温湿度,因此采用单片机和温湿度传感器构成的数字温湿度测量仪显得非常重要,数字温湿度测量仪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子测量、仪表自动化、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等多个智能化领域中。
在过去某些场合经常采用热敏电阻和湿度电容来分别测量环境的温湿度,这种测量系统普遍精度不高,而且在多点测量时系统设计较为复杂。
而采用SHT11这种集温湿度传感器于一体的数字集成式传感器,则会使得系统大大降低成本,简化设计。
SHT11是瑞士SENSIRION公司推出来的一款数字温湿度传感器,它的特点如下:1)输出数字信号;2)输出数据已经过内部校准;3)内部包含一个14位的A/D转换器,能实现最高14bit温度及12bit的湿度测量;4)响应迅速、抗干扰能力强、性价比高。
1 SHT11的引脚排列及内部框图SHT11的引脚采用4线制,其内部包含湿度传感模块、温度传感模块、14位的A/D模块、校验存储器、数字2线制接口及CRC发生器等,SHT11内部框图以及SHT11引脚说明分别如表1、图1所示。
2 SHT11串行通信格式1)发送命令微处理器采用一组“启动传输”时序,来表示数据传输的初始化。
其时序图如图2所示,在图中可以看见:当时钟—66—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11年12月第30卷 第12期应用天地线SCK变为高电平时,将数据线DATA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紧接着时钟线SCK又变为低电平,然后是在下一个时钟线SCK变为高电平时,数据线DATA翻转为高电平。
表1 SHT11引脚说明引脚名称说明VDD 电源端,SHT11的供电电压较宽,为2.4~5.5VGND 接地SCK 串行时钟输入端,SCK用于微处理器与SHT11之间的通信同步DATA 串行数据端,用于串行数据的读取,此端需要外接10kΩ的上拉电阻微处理器控制SHT11的后续命令包含3个地址位(目前只支持“000”),和5个命令位。
SHT11的命令集见表2所示。
表2 SHT11命令集命令代码 预留0000× 温度测量00011 湿度测量00101 读状态寄存器00111 写状态寄存器00110 预留0101×—1110× 软复位,复位接口、清空状态寄存器,即清空为默认值下一次命令前等待至少11ms111102)测量时序(温度和湿度)当微处理器发布一组测量命令(“00000101”表示相对湿度RH,“00000011”表示温度T)后,微处理器就要等待测量结束。
这个测量过程所需的时间可根据精度不同而有所变化,若为8bit的测量,则所需时间为20ms,若为12bit的测量,所需时间为80ms,若为14bit的测量,所需时间为320ms。
SHT11可通过将数据线DATA变为低电平进入空闲模式,表示测量的结束。
当微处理器未触发SCK时钟前,必须等待这个“数据备妥”信号来读出数据。
为了测量准确,保证在测量时SHT11自身温升低于0.1℃,因此SHT11的激活时间不要超过10%,例如对于12bit的测量,每秒最多测量2次。
3)通信复位时序如果在工作过程中,发生微处理器与SHT11的通信失败,则可采用如图3所示的时序复位串口。
在图3中可以看出,当DATA保持高电平时,SCK触发9次以上,则进入重启SHT11的状态,注意这种时序只复位串口,SHT11的状态寄存器内容仍然被保留。
图3 “通信复位”时序3 SHT11输出数据转物理量1)温度SHT11的温度测量具有良好的线性,可直接采用如下公式得到温度值(T):T=d1+d2SOT在上式中,SOT为SHT11输出的温度数据,d1和d2为常数,表3列出了它们的具体数值。
表3 温度转换系数2)相对湿度而SHT11的湿度值(RH)可采用下式得到:RH=c1+c2SORH+c3SO2RH在上式中,SORH为SHT11输出的湿度数据,c1、c2和c3为常数,可通过表4查询得到该数值。
表4 湿度转换系数SORHc1c2c312bit-4 0.0405-2.8×10-68bit-4 0.648-7.2×10-4—76—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应用天地2011年12月第30卷 第12期 3)湿度传感器相对湿度大温度补偿若实际测量温度与25℃相差较大时,需要考虑湿度传感器的温度修正系数,如下公式所示:RHTRUE=(T℃-25)·(t1+t2·SORH)+RH在上式中,T℃为SHT11所测到的温度数据,单位为摄氏度,SORH为SHT11输出的湿度数据,RH为已转换好的相对湿度值,t1和t2为常数,其值可通过表5所查询得到。
表5 温度补偿系数SORHt1t212bit 0.01 0.000088bit 0.01 0.001284 硬件设计图4给出了本系统的硬件框图,单片机采用AT89S51,采用数码管显示温度和湿度值。
图4 系统硬件SHT11只需要通过两条线与AT89S51单片机的管脚连接即可进行串行通信,其中单片机的P1.0口与SHT11的DATA端相连,P1.1与SCK端相连,SHT11的VDD接电源,GND接地。
温湿度检测仪的显示采用2个2位一体的数码管作为显示器件,一个数码管作为温度显示;另一个数码管作为湿度显示。
5 软件设计及仿真SHT11温湿度子程序主要包括:SHT11启动程序、应答位检测、温度测量、温度数据处理、湿度测量、湿度数据处理等,其主要流程图如图5所示。
图5 SHT11温湿度子程序流程本系统的调试主要以软件为主,系统电路图的绘制和仿真采用的是Proteus软件,图6给出了环境温湿度值及数码管显示的温湿度测量值。
从图6中可以看出,当前环境温度为36℃,湿度为70%RH,而系统的温度测量值为35℃,湿度测量值为72%RH,温度误差为1℃,湿度误差为2%RH,实现了环境温湿度的测量功能。
图6 温湿度测量仿真6 结束语由SHT11构成的数字温湿度测量仪,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元器件少、实用性强等多个优点,经过测试,该测量仪测量温湿度数据准确、精度较高,能应用于多种场合。
系统在硬件设计上充分考虑了系统的扩展性,通过简单的改进,可以实现多点温湿度的测量及显示等功能。
参考文献[1] SHT 1x/SH T 7xHumidity &Temperature Sensor-Datasheet[Z].Sensirion,2005.[2] 孙环,滕召胜.基于SHT10单片集成传感器温湿度检测模块设计[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06,25(6):43-46.[3] 樊建明,陈渊睿.基于SHT11的温室多点测量系统设计[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06,25(11):4-8.[4] 谢敏,徐会冬.智能传感器SHT11在单片机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J].现代电子技术,2005,28(14):89-91,94.[5] 杨永杰,冯军.数字式温湿度传感器SHT11在尘埃检测仪中的应用[J].电子工程师,2005(8):64-66.[6] 陈钊,郭永彩,高潮,等.微环境温湿度智能化测量仪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04,25(5):620-623.[7] 马明建,周长城.数据采集与处理[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8] 何立民.MCS-51系列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0.作者简介叶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单片机、嵌入式系统。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