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花卉学:第十三章宿根花卉(一)

花卉学:第十三章宿根花卉(一)

株 高 30—80cm 。 茎 基 木质化。单叶互生, 卵圆形,齿缘至深裂。 头状花序,花色丰富, 独缺兰色,花期10— 12月,盛花期在11月 中下旬。瘦果。
6.习性
耐霜寒,但花期遇霜时仍有冻 害。忌积水和连作,在短日 照条件下开花。对SO2和Cl2↑ 有一定的抗性。
7.繁殖
⑴ 扦插
扦插一般在4—5月进行。介质用园土掺少 量腐殖质或掺1/3砻糠灰。取嫩枝顶梢8— 10cm为插穗,剥去基部叶,上部的叶子 剪去一半即可。
教学难点
1.菊花的形态特征及繁殖栽培方法。 2.菊花的分类方法及鉴赏标准。 3.耧斗菜、松果菊、宿根向日葵、随意草、
桔梗、金光菊、一枝黄花的形态特征及 繁殖栽培方法。
4.使学生牢固掌握君子兰、扶榔花、鹤望 兰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繁殖、栽培 方法。
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
宿根花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并特指地下 部器官形态未经变态成球状或块状的常 绿草本和地上部在花后枯萎,以地下部 着生的芽或萌蘖越冬、越夏后再度开花 的观赏植物。
8.园林用途
花大、花期长,多栽植与岩石 园中或做花坛、花境栽植, 也可用于切花。
五、菊花
1.学名:Dendrnthema morifolium 2.别名:秋菊——因秋季开花;鞠——菊
的同音;黄花——因典型花色为黄色。 3.科属:菊科,菊属 4.现代菊花来源 小菊花×野菊—→F×日本野菊—→F
5.形态
二、宿根花卉的分类
1.常绿宿根花卉 2.落叶宿根花卉 3.块茎类宿根花卉 此类是宿根花卉的特例,从本质上讲是属
于球根花卉的块茎类,但因他们常用于 花境布置,故也列入宿根花卉的范畴。
第二节 宿根花卉种类介绍
一、芍药
1.学名:Paeonia lactiflora 2.别名:没骨花 3.科属:毛茛科,芍药属
4.习性
适应性强,耐寒性强,比择土 壤,耐干旱,以排水良好的 砂壤土及向阳处生长更佳。
5.繁殖
多春、秋季分株及播种。播种 发芽的温度为10—150C。
6.栽培要点
花前应追以液肥,并保持土壤 湿润,尤利开花。要适当节 制水分,使植株低矮、减少 倒伏、有利观赏。
7.园林用途
因株高,花大而美丽,适宜栽 于花境、花坛或自然式栽植, 又可作切花。
5.习性
性喜凉爽湿润环境,喜阳光充 足或侧方庇荫。适于栽植在 排水良好、含腐殖质之砂质 壤土中。
6.繁殖
⑴ 播种 在3月下旬采用直播法。 ⑵ 分株 在春秋季均可进行。
7.栽培要点
6—7月在开花前后可追施液肥 1—2 次 , 以 利 开 花 和 长 根 。 秋后欲继续留根,则剪去枝 干,露地越冬。
5.习性
阳性,耐半阴。耐寒,耐热, 土壤不宜过湿。
6.繁殖
⑴ 播种 4—5月进行。种子发芽力可保持3年。 ⑵ 分株 2—3年即可分栽一次。一般在早春或秋季
花后进行。
7.栽培要点
无特殊的肥水要求。在秋末修 剪整枝即可。
8.园三、金光菊
1.学名:Rudbeckia laciniata 2.科属:菊科,金光菊属
到第二年3—4月芽才出土。 ⑵ 分株 芍药分株必须在秋季进行,一般在9月下旬
到10月下旬。
7.栽培要点
肥料以磷肥为主,氮肥少施。 一般施肥三次,发芽后一次, 花后一次,秋冬一次基肥。 霜降将枯枝全部剪除、封土, 早春除去。
8.园林用途:
可布置花坛、花境,也可布置 庭院和作切花。
二、随意草
1.学名:Physostegia virginiana 2.别名:假龙头花 3.科属:唇形科,随意草属
4.形态
株高60—120cm。茎丛生而 直立,稍四棱形;地下 有匍匐装根茎。叶长椭 圆形至披针形,端锐尖, 缘 有 锯 齿 , 长 7.5— 12.5cm。 穗 状 花序顶生 , 长 20——30cm , 单 一 或 有分枝,花淡紫、红至 粉色;长1.8—2.5cm;萼 于花后膨大 ,花期7—9 月。
6.使学生牢固掌握君子兰、扶榔花、鹤望兰的形态特征、 生长习性、繁殖、栽培方法。
2.使学生掌握君子兰的同属的其他种类。
教学重点
1.菊花的形态特征以及繁殖栽培方法。 2.菊花的分类方法及鉴赏标准。 3.耧斗菜、松果菊、宿根向日葵、随意草、
桔梗、金光菊、一枝黄花的形态特征以 及繁殖栽培方法。
4.使学生牢固掌握君子兰、扶榔花、鹤望 兰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繁殖、栽培 方法。
第十三章 宿根花卉
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牢固掌握芍药的形态特征、繁殖与栽培方法 2.使学生牢固掌握菊花的形态特征及繁殖栽培的方法 3.使学生牢固掌握菊花的分类方法及鉴赏标准 4.使学生牢固掌握耧斗菜、松果菊、宿根向日葵、随意
草、桔梗、金光菊、一枝黄花的形态特征及繁殖栽培的 方法
5.使学生了解耧斗菜、宿根向日葵、金光菊、一枝黄花 的同科同属其他种类。
3.形态
株高60—250cm,有分枝, 无毛或稍被短粗毛,叶 片较宽,基生叶羽状, 5—7 裂 , 有 时 又 2—3 中 裂;茎生叶 3—5裂,边 缘具稀锯齿。头状花序 一至数个着生于长梗上; 总苞片稀疏、叶状;径 约10cm;舌状花6—10个, 倒披针形而下垂,长 2.5—3.8cm,金黄色;管 状花黄绿色;花期 7—9 月。
四、桔梗
1.学名:Platycodon grandiflorum 2.别名:梗草、六角荷、僧冠帽 3.科属:桔梗科,桔梗属
4.形态
株高30—100cm,有乳汁。 根肥大多肉,圆锥形。 叶互生或3叶轮生,几无 柄,卵形或卵状披针形, 端尖,边缘有锐锯齿。 花单生枝顶或数朵组成 总状花序;花冠钟形, 蓝紫色,五裂片,花径 2.5—5cm ; 花 期 6—8 月 。 蒴果,顶端瓣裂。
⑵ 分株
分株在11月进行,将株旁带根的下苗(脚 芽)取下,另行栽成独立一株。
4.形态
株 高 60—80cm 。 根 粗 壮、肉质。叶互生, 2—3回羽状复叶,小 叶通常3深裂,裂片 长圆形或披针形。花 单生于当年生枝条顶 端的叶腋,花色丰富, 花期4—6月。蓇葖果 8—9月成熟。种子球 形,黑色。
5.习性
强阳性,性耐寒。夏季喜冷 凉气候。
6.繁殖
⑴ 播种 采后即播,播后当年可生根而芽不出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