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革命烈士的故事50字

革命烈士的故事50字

革命烈士的故事50字
革命烈士,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民族的骄傲。

我们永不能忘记他们。

篇一:革命烈士邱少云的故事50字
1952年11月11日,邱少云所在连队在朝鲜平康前线反击391高地作战中担负突
击任务,并奉命于夜间在距敌60米的山脚下潜伏,以待次日傍晚发起突袭。

12日11时,他的潜伏地不幸被敌盲目发射的燃烧弹击中。

为了不暴露部队的整个行动计划,邱少云忍受烈火烧身的巨痛,在5个小时的时间里一动不动,直至牺牲。

他以自己的生命换取了
此次作战的胜利。

当晚反击部队顺利攻占391高地,全歼守敌1个加强连。

篇二:革命烈士朱德的故事50字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一支红军队伍到井冈山跟毛主席会师。

山上是红军,山下不
远就是敌人。

井冈山上出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粮。

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

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

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

白天挑粮,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

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

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大字。

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
篇三:革命烈士董存瑞:的故事50字
在河北省隆化县北郊,长眠着模范共产党员、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的英灵。

在苍松翠柏中,矗立着一座雄伟的纪念碑,碑上铭刻着朱德总司令的题词:“舍身为国,永垂
不朽!”
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省怀来县人。

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

当过儿童团团长,13
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

1945年7月
参加八路军。

后任某部六班班长。

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军事技术过硬,作战
机智勇敢,在一次战斗中只身俘敌10余人。

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勇敢
奖章”、1枚“毛泽东奖章”。

他所领导的班获“董存瑞练兵模范班”称号。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

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
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

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

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

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

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

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

危急关头,他毅然决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篇四:革命烈士王二小的故事50字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这首名为《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叙事民歌传唱了许多年,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影响了几代人。

王二小家在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把魔爪伸进了这个宁静的村庄。

1942年10月25日,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时碰上了打算进村“扫荡”的鬼子。

鬼子让他带路,二小却把鬼子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鬼子发现上当后,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