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
■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作用和意义
●对社会的作用和意义
-利于提高民族的环保意识,树立科学的自然观; -利于人们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 -调动企业防止污染的积极性,促进企业自律机制的建立; -利于经济与环境的协调统一,是治理环境污染与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并重,利于可
持续发展。
●对企业的现实意义 -改善环境绩效,降低环境风险、法律风险; -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实施清洁生产,增加经济效益; -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提高组织环境管理水平、员工的环保意识; -保持良好的公共、社会关系,满足相关方的要求,构建和谐。
■我国的环境保护方针和政策
方针: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现、 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政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管理。
法律法规: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
防治法、节约能源法、安全生产法、清洁生产促进法、消防法、危险化学品安全 管理条例等。
■对策:
• 加强环境立法,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 转变工业污染防治的管理思想; • 转变经济发展结构,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 • 转变污染防治观念:(1)从末端治理向污染全过程控制转变;(2)在污染物排
放控制上,由浓度控制向浓度、总量双重控制转变;(3)在污染治理上,由分散 治理向集中治理转变,实施分散与集中相结合。 • 大力鼓励、发展循环经济; • 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保护环境,持续发展。
●我国的环境状况 (1) 大气污染问题十分突出;仍在扩大。
●对当代环境问题的对策和行动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和《世 界环境行动计划》—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 ●我国环境保护现状和国家对策 ■现状:
源、植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 环境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
- 传统的、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消耗了大量资源、能源,造成污染; - 污染较重的重工、化工及轻工业在短期内还呈上升趋势; - 乡镇企业较多,规模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十分严重; - 技术、工艺、设备水平落后,资源、能源消耗高、浪费大; - 野蛮开采,违法乱纪,资源浪费严重现象仍存在; - 企业管理不善,跑、冒、滴、漏相当普遍; - 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以权代法的现象还普遍存在。
指南 • GB/T 24050-2000 idt ISO14050:1998 环境管理 术语 • GB/T 19011-2003 idt ISO19011:2002 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
核指南 (代替GB/T 19021.1~19021.3-1993, GB/T 24010~24012-1996)
系审核 • GB/T 24012-1996 idt ISO14012 环境审核指南 环境审核员资格要求
●现在使用的环境管理体系及审核的标准
• GB/T 24001-2004 idt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 GB/T 24004-1996 idt ISO14004 环境管理体系 原则 体系和支持技术
• 结构和运行模式十分接近,按照PDCA循环,持续改进; • 要素基本相同(如管理职责、文件控制、记录控制、能力、意识
和培训、审核和管理评审等); • 均可能成为贸易的条件,消除贸易壁垒。
不同点
ISO9001
ISO14001
ISO22000
对象 目的
结构要素不同
名称相同或相近,内 容差别较大
产品
持续改进 改善环境绩效 满足社会要求
ISO9001、ISO14001和ISO22000之间的关系
●相同点
• 三套标准都是自愿采用的管理型的国际标准; • 遵循相同的管理系统原理,在组织内形成一套完整的、有效的文
件化的管理体系;
• 通过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监控和改进,对组织的产品、过程、 活动及要素进行控制和优化,实现方针和承诺达到预期的目标;
• 降低审核成本,减轻组织经济负担。 • 有利于减少三体系要素的重复,保证管理体系的协调、
统一、有序,提高管理效能。 • 实现管理创新。
第二章:ISO14001标准的理解与应用
●术语和定义
• 组织: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得到安排的一组人员及设施。 • 环境: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
第一章: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概述
● ISO14001产生的背景
● 人类社会出现环境危机:
(1) 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 (2) 臭氧层被破坏; (3) 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污染与转移; (4) 海洋污染; (5) 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6) 生态环境恶化; (7) 自然资源的消耗。
●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93年6月成立了环境管理标准化技术 委员会(TC207)于1996年颁布了与环境管理体系及审核有关的5 个标准。
• GB/T 24001-1996 idt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 规范及使用指南 • GB/T 24004-1996 idt ISO14004 环境管理体系 原则 体系和支持技术
指南 • GB/T 24010-1996 idt ISO14010 环境审核指南 通用原则 • GB/T 24011-1996 idt ISO14011 环境审核指南 审核程序 环境管理体
管理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征收排污费制度、排放
污染物许可证制度、污染源限期治理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等。
环境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污水综合排
放标准、啤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清洁生产标准(啤 酒制造业)等。
■环境问题的重要性
--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危; --关系到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系到社会稳定。
环境因素
持续改进 预防不合格 达到顾客满意
关键工序、过程
持续改进 保证安全 达到消费者满意
无应急准备和响应 沟通为内部沟通
增加了环境因素、应急 准备和响应
沟通为内部、外部
增加了危害分析和 HACCP计划、应急准
备和响应
沟通为内部、外部
质量方针
环境方针
食品安全方针
关注点
顾客
相关方
消费者
●实施三体系整合的作用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