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生违纪处理规定

学生违纪处理规定

中小学学生违纪处理规定(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学校的规范化管理,强化依法治校意识,建立和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管理、学习和生活秩序,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具有XX中学学籍的学生,违反校纪(以下简称违纪),适用本规定,插班生违纪与在籍生同等处分。

插班生违纪情节严重或教育不改者应责令其回原学校,不允许在我校继续学习。

第三条学生违纪,根据情节轻重、认错态度、悔改表现,给予通报批评或下列之一处分:
(一)责其检讨并写出不再犯的保证书
(二) 通报批评
(三) 警告或严重警告
(四) 记过或记大过
(五) 留校察看、劝其退学(高中学生)
学生在校期间所受的处分决定(警告以上)必须依规定记入学生学籍档案。

留校察看一般为一年,在留校察看期间对所犯错误有深刻认识,并有悔改表现的,可按期解除;有重大贡献或突出表现者,可提前解除;但经教育不改,或在察看期间,仍有违纪行为者,给予劝其退学处分。

第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从重或加重处分:
(一) 违纪后,认错态度不好者。

(二) 受过三次警告处分,第四次违纪时,给予劝其退学以上处分。

受过两次记过处分,第三次违纪时,给予劝其退学以上处分。

受过一次留校察看以上处分,第二次违纪时,给予劝其退学以上处分。

(三) 违纪群体中的组织者、策划者。

(四) 纠结他人使事态扩大者。

(五) 勾结校外人员作案者。

(六) 威胁打击报复检举人和证人者。

(七) 作伪证,给事件调查增加困难者。

(八) 携带管制刀具等。

(九) 其他应予以从重或加重处分者。

第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可以从轻或减轻处分:
(一) 在违纪过程中,主动有效地制止事件(事态)发生、发展者。

(二) 违纪后,能主动承认错误,如实交待错误事实,检查认识深刻,有悔改表现者。

(三) 确系他人胁迫或诱骗,并能主动揭发、认错,态度较好者。

(四) 其他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予处分者。

第六条凡受校纪处分者,并处以下附加处理:
(一) 取消一学年内的各种评优及贫困学生助学金资格(受留校察看处分的,取消两年内的参评资格)。

(二) 是学生干部的,撤销其学生干部职务。

第二章处分
第七条打架斗殴者:
(一)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留校察看以上处分;
(1) 策划他人打架。

(2) 纠集他人打架。

(3) 持械打架。

(4) 为他人打架提供凶器。

(5)动手打人者
(二) 虽未动手打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严重警告处分:
(1) 挑起事端。

(2) 以劝架为名偏袒一方。

(3) 一旁助威。

(4) 为他人作伪证,给调查增加困难。

(三) 勾结校外人员到校殴打他人或聚众斗殴,视情节轻重,最低给予严重警告、留校察看或劝其退学处分。

(四) 因打架斗殴致人伤者,除受以上处分外,将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并要负担受害人医疗、护理费等一切必要费用。

第八条中学生不得吸烟、喝酒,若违反规定
(一)首次者,给予批评教育。

(二)第二次,给予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

(三)第三次,给予记过处分。

第九条中学生在校期间不得外出上网,若违反规定
(一)首次者,给予批评教育处分。

(二)第二次,给予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

(三)第三次,给予记过处分。

第十条中学生上课期间不得使用手机,若违反规定
(一)首次者,没收手机给予批评教育处分并通知家长。

(二)第二次,给予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

(三)第三次,给予记过处分。

(四)四次或四次以上者,劝其退学。

第十一条一学期内无故旷课达到下列课时者
(一)1—10课时,给予批评教育。

(二)10—20课时者,给予警告处分。

(三)21—30课时者,给予记过处分。

(四)31—40课时者,给予留校察看处分。

(五)41课时以上者,给予劝其退学处分。

第十二条对不讲社会公德、行为不文明者,视其情节给予相应处分。

第十三条违反《学生宿舍管理规定》,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一) 未经批准,私自调换或占用学生宿舍,在学校安排的学生宿舍以外住宿,给予记过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

夜不归宿第一次,给予警告处分。

夜不归宿第二次,取消住校资格。

(二) 未经批准,擅自留宿外人经批评教育不改者,给予警告处分。

如因校外人员留宿或让外人进入宿舍造成不良后果者,视情节给予记过或留校察看处分。

(三) 因使用电热器、私接电源或点蜡烛,吸烟等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者,除按有关规定赔偿外,给予记过以上处分。

(四) 中午和晚上熄灯后在学生宿舍内或附近吹、拉、弹、唱、喧哗打闹,不听劝阻者,视情节给予警告以上处分。

第十四条对有偷窃、诈骗、抢夺、抢劫、弄虚作假等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者,作如下处理:
(一) 有偷窃行为。

(1) 作案价值不满100元,给予严重警告处分。

(2) 作案价值100元以上(含100元)者,给予记过以上处分。

(3) 多次作案累计价值不满100元者,给予记过以上处分;超过100元(含100元)者,给予留校察看以上处分。

(4) 为作案者放哨、提供信息、作案工具或进行掩盖、窝赃者等,与作案者同论。

(二) 敲诈他人财物,或向他人索要钱物,或向他人借钱不还,视其情节,除返回钱物外,给予记过以上处分,情节恶劣者,予以留校察看以上处分并报公安机关查处。

(三) 有抢夺、抢劫行为,给予记大过或劝其退学处分。

第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视情节给予警告以上处分:
(一) 学生有翻越、攀爬校园大门、围墙、栅栏等行为,所受伤害行为由学生负责。

(二) 学生无学生证、准假证而出入校园,经教育不改者。

(三)不请假外出,私自离校达半天以上者。

第十六条:给予留校察看处分的学生,通知家长领回协助学校教育5天,返校时写好保证书由家长送回。

第三章处理程序与执行
第十七条学生违纪处理程序
(一)报告情况
1.违纪事件发生后,班主任学校值班领导要及时向政教处并视情况向保卫处报告;刑事案件、治安案件要向公安机关报告。

2.较严重的或有可能导致为恶性事件的,要及时有效地制止和控制事态的不良发展。

3.及时调查取证,保存好相关证词、证物及文字资料。

(二)组织调查
违纪事件发生后,班主任应及时找违纪者谈话,调查了解情况,同时对违
纪者进行批评教育;违纪者应写出违纪事件详细过程、书面检查并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

(三)核备程序
学生违纪处分,由学校行政会集体讨论决定。

第十八条学生违纪处理的执行
(一)学生处分决定做出后,处分决定先通知家长,再视情况可在全校学生大会或班会上公布。

除对涉及法律规定不予公布的情况外,所有学生处分决定一律依权限进行公布,自签发当日起生效。

(二)学生违纪处分文件的管理应严格执行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专人、专柜管理,严格执行文件查阅、文件进出程序。

学生处分决定应存入学生档案,任何人无权擅自撤消档案中的处分决定,违者依档案管理规定予以追究。

(三)被劝其退学的学生在处分公布之日起当天办理离校手续。

第四章附则
第十九条本规定中的“以上,以下”均包括本项。

第二十条在施行中,本规定如与有关法律、法规相冲突,则以有关法律、法规为准。

第二十一条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