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文:把爱的种子种进你的心里

论文:把爱的种子种进你的心里

把爱的种子种进你的心里
案例背景
我是一个孩子王,可以每天和他们朝夕相处。

他们都是独一无二的,每天都带给我不一样的欣喜和快乐。

和他们在一起的每时每刻,我都是快乐的,他们天真的笑脸总是感染着我的每一处细胞,但我也知道肩上的责任重大,因为她们是祖国的花朵,也是我们的希望,艰巨的使命,使我做每一件事,每一句话都是那么慎重。

对于不同个性的孩子,我要如何的做到平等对待,如何做到关注每一个孩子,如何做到关爱每一个孩子,我一直都在思考着这个问题,她是我前行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我也一直努力着。

但往往那些不爱说话、内向的孩子总是容易被老师忽略,其实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关注,更需要老师的爱。

案例描述及分析:
小班刚开学时,有的孩子又哭又闹的,有呆呆的望着门口的,有调皮的下位乱跑的,有不说话默默流眼泪的,也有开开心心大声讲话的……在老师这几天亲切的关怀下,孩子们的情绪越来越好,常规在逐渐建立。

没过几天已经有许多孩子就笑着来幼儿园了。

可是我发现有一个孩子名叫佳琪,那么内向从来不说话只知道流眼泪,直到现在还是这样。

虽然不哭了,但话还是很少,目光呆滞,不愿意跟同伴多交流,就是老师主动跟她打招呼,她也难得说话,说得很轻很轻,几乎听不到。

胆小、内向、而又文静的她就这么引起了我的注意。

以后的日子我一直观察她。

她确实不爱说话,最多也就跟同桌说说话,上课的时候从来不举手。

偶尔在街上里看见她跟妈妈,妈妈要求她跟老师打招呼,而我也热情的招呼她,她还是不理睬我。

怎么办呀?孩子怎么了?是她不喜欢吗?还是我不够有亲和力吗?不会呀,我性格开朗,表情夸张,孩子们都很喜欢我的呀。

俗话说:“没有教不会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就凭这点,我暗暗下决心,我一定要让孩子爱说话,让孩子喜欢我、喜欢群居生活。

首先我找到了她爸爸,从她妈妈那里了解到,爸爸是船员,平时很少在家,妈妈的性格内向,佳琪又是长期由妈妈带着,其实孩子在家里还是挺顽皮的,话也说的,只是胆子特别小,到了外面就不说话了,所以性格也是比较内向的。

照这样说来,孩子骨子里还是个爱说话的,关键如何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我如何利用理论知识教育和鼓励孩子多说话,我陷入了深思中,直到有一天……
那次我要上一堂语言开放课,我请了一些爱说话,爱表现的孩子,可人数不够怎么办?我的眼睛在教室里看来看去,她怯怯的看着我,我看着她,头朝她一点,示意她愿意和我一起去上课吗?没想到她主动下位,站在队伍里了,她脸红了可我却笑了。

我发现她听得很认真,当我问到“大象的鼻子像什么”?小朋友们没有人回答了,我看了看她,虽然她没举手,但是我从她的眼神中发现她似乎有话说,我感觉她能回答问题,就马上对她说:“佳琪,你来说好吗?老师知道你一定行的”。

于是她站了起来,轻轻的说了一句:“手臂”。

虽然很轻,虽然话也没有说完整,但我开心极了,夸张的表扬了她,她的脸又红了,从未有过的笑容从她脸
上绽放了出来,我们都好开心,我给了她一个拥抱并送上宝宝都喜欢的笑脸苹果的贴画。

从那以后,她改变多了。

早上能在我的鼓励下跟老师打招呼了,我也经常的跟她聊聊天,问问爸爸妈妈、婆婆外公的情况。

她告诉我爸爸是很爱她,买了好多不同国家的礼物给她。

我也马上说:“是嘛,你爸爸真了不起”,她听了以后非常开心,就开始跟我聊上了……我发现原来内向的孩子不是不会说话,只是要找到话题,他们就会滔滔不绝,可爱说了。

于是我经常的关注她,比如:她的一个双新鞋,她的一件新衣服都会成为我们的话题。

一次在游戏中,我发现她选择了医生这一角色,而我就当了一回病人。

佳琪:徐老师,嗯….你哪里不舒服啊?
我:医生我不想吃饭,头晕晕的
佳琪:量个体温吧。

我:哦,好的。

佳琪:你发烧了,需要打针,挂水。

我:哦,那我马上去。

佳琪:你躺下来吧
我:谢谢医生。

佳琪:好了!
我:谢谢!
佳琪:再见!
我:医生,你还有什么要和我说的吗?
佳琪:嗯(旁边的医生提醒)!多喝点水!
我:谢谢!再见!
佳琪小医生当的真好,角色游戏玩的很棒,。

只是内向不自信的她从来不会表达,总是那么默默无闻。

于是游戏结束后,我利用集体点评时间有意的让佳琪来介绍。

开始她不肯说,在我的鼓励、表扬和小伙伴的掌声中,她开始述说今天的表现:我今天当了医生,遇到了一些病人……每一样都述说的很清楚,我的表扬,同伴们的掌声让她的小脸再一次脸红,绽放了花朵般的笑容,害羞的,粉粉的,漂亮极了。

案例反思:
平时无论是学习活动还是游戏活动,我都尽量的给这些像佳琪这样内向的孩子机会,在上课时,鼓励他们多举手回答问题。

平时户外活动时,鼓励他们多看,多说,多表现自己。

游戏时,鼓励他们多参与情景表演的游戏。

平时也请一些外向活泼开朗的孩子跟她们一起玩…….慢慢的培养他们敢说、敢做、敢表达的性格。

1、和孩子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立场去观察、思考。

孩子在家中是众人的“太阳”,全家人都围着他转。

家长对于孩子的一切生活都包揽,限
制孩子动手参与和探究的过程,忽略孩子自己的精神需要、内心需求。

导致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差,学习能力退化,只愿意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世界,而与周围世界渐渐脱离。

现在,城市居住的现代化使许多人搬进了高楼,而家家户户的高楼更容易给孩子造成封闭的环境。

因此别把孩子过分封闭于一个小圈内,应允许或鼓励孩子从高楼上走下来,与邻居小朋友玩耍、交住,建立友谊。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要求、和愿望,无论是我们老师还是家长多应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观察、思考,成全孩子的个性张扬,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愉悦的发展。

2、平等地对待班级中的每一位幼儿。

由于生活习惯、家长素质的不同,由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不同,同一个班级中的孩子发展确实存在着个体差异性。

我们应尊重孩子的发展有快有慢。

作为教师,首先端正认识,以正确的科学的育儿观和满腔的热情去对待这一需要帮助的“普通”群体,依据他们的发展情况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同时我们还应保护和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控制自己显于言表的喜恶情绪,防止孩子因我们的态度而出现不良的心理现象,导致他们心理不健康的情况发生。

我想只有真正做到平等地看待群体中的每一位幼儿,为孩子们在各自原有基础上获得不同的进步而欣喜,才能让他们得到愉快、轻松的发展。

每个孩子的性格、认识、情感都是不一样的,但是我知道他们都有一个相同的期盼,那就是对爱的渴望。

每个孩子都希望老师像妈妈一样关心自己、爱护自己。

所以,作为老师千万不要小瞧那一句句鼓励的话,一句句表扬的话,因为哪怕只是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关爱的动作,都能给孩子带来无限的快乐,都能激起孩子前进的动力。

而同样我们也从他们身上等到了欣喜和快乐。

都说我们是辛勤的园丁,那就让我们这些园丁把爱的种子种进每个花朵的心田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