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精品课件.ppt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精品课件.ppt
会其中的乐趣。 (重点) 3.体会作者诗中对天真可爱、勤劳能干的农村儿童的赞美
之情。 (难点)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句子是否通顺。
我会认
zhì
子
qìng
玉
理解词语
【稚子】 【金盆脱晓冰】 【取】 【钲】 【磬】 【玻璃】
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重点) 2.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
情; (难点) 3.学习作者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写景抒情。 (难点)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句子是否通顺。
太可惜了,好好的银钲被我摔碎了。只好今天晚上 用金盆再冻一个了。
诗中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稚子弄冰的情形?
色泽上,“金”盘“彩”丝穿“银”冰;形态上, “金盘”脱出的冰犹如“银铮” ;声音上,既有“玉磬 穿林响”的高亢,又有“玻璃碎地声” 的清脆。有形有 色有声,生动表现了稚子弄冰的无限乐趣。
拓 展:
稚子弄冰,忽然冰块落地,碎成一片。此时稚 子心中会有什么想法呢?
这是课后第2题哦!
○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 的乐趣。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孩子们不会耕种也不会织布,却也不肯闲着,都学着 大人的样子,在桑树的树荫旁学着种瓜玩呢。从中体会 到孩子的天真淳朴,极富生活情趣。
积 累:
古诗中描写儿童天真可爱的作品有很多,我还能写出几 句描写儿童的诗句。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前两句中对稚子主要进行什么描写?
“脱”“穿”等动词生动表 现了稚子弄冰的动作。
这是课后第2题哦!
○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 的乐趣。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清晨,孩子们小心翼翼地从铜盆里取出冻好的冰块,用彩 色丝线穿上,提在手中,当作银钲来敲打。从中体会到孩子 自得其乐的盎然情趣。
我会认
zhòu
夜
yún
田
gòng
佛
多音字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加点的字 是多音字!
童孙供)
供
gòng (口供)
注意加点字 的读音!
读一读:他的提将供是. (法g律ōn的g)制了裁虚。假口供. (gòng),等待他
理解词语
【耘田】 【绩麻】 【解】 【供】 【傍】 【阴】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 幼小的孩子。 这里没有实在意义。 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打击乐器。
我会写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诗意:一个小孩子,早上起来,从结有坚冰的铜盆里剜冰,用 彩丝穿起来当钲来敲。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树林,突然 冰落在地上发出玻璃一样的碎裂声。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理解,懂得。 从事,参加。 在田间除草。 把麻绳搓成线。 树荫。 靠近。
我会写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诗意:白天出去耕田,到了夜晚回来搓麻绳,男的女的都各自挑起家 庭的重担。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却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靠近 桑树的下面学着种瓜。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
1 古诗三首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我国古代许多诗人对田园风光情有独钟,写下了许多名 篇佳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
走近作者
范成大(1126-1193) 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诗人。风格平易 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 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 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主要作品:《石湖诗集》《石湖词》《吴郡 志》等。
课文结构
四
昼耘田
时
农事繁忙
田
夜绩麻
园
杂
未解供耕织
兴
傍阴学种瓜
儿童可爱
大人勤劳 孩子可爱
课文主旨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通过描绘农 家夏日繁忙的劳动生活,表现作者对劳动人民 的敬重,对天真纯朴、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 赞美之情。
课堂小结
诗篇把农民的勤劳,淳朴的美德通过儿童天真活泼的 举动不经意地展现,更显童趣盎然。同时让我们体会到 农忙时农民的辛苦、劳累,激发我们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_怪__生__无__雨__都__张__伞__,__不__是__遮__头__是__使__风__。__ _儿__童__散__学__归__来__早__,__忙__趁__东__风__放__纸__鸢__。__
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概念:边读边想象画面是指我们可以在读熟的基础上,结合诗的意思, 在我们头脑中展现一幅画面。通过感受画面,体会诗句中所体现出的 乐趣,进而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运用:如在《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一诗中,“童孙未解供耕 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我们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画面:小孩子 还不懂耕地织布,你瞧他们,一个个活蹦乱跳的,在桑树旁看着大人 的模样学起了种瓜。想象着这个 情景,我们就不难理解这首诗的思想 感情了:赞美天真可爱、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前两句描写了什么场面?
前两句诗描写了农家夏日忙 碌热烈的劳动场面,表现了劳 动人民的辛苦。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如何理解“学”种瓜中的“学”?
一个“学”字使儿童天真的形象跃然 纸上。不仅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可爱, 还表现了他们耳濡目染大人们的勤劳, 从小就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
1 古诗三首 稚子弄冰
《稚子弄冰》 作者:杨万里
走近作者
杨万里: 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
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 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 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主要作品:《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小池》等。
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2个生字,会写1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边读边想象诗中的情景,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