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地理分区复习

世界地理分区复习

期末考试专题复习三
世界分区(一)
——东亚、中亚、南亚、东南亚
1.描述某区域的地形特征 3.地理位置描述; 5.日本发展经济的条件
2.各大洲重要经纬线及经过地区: 4.日本东西部的降水差异及形成的原因 6.中亚交通位置重要性;
7.中亚气候干旱的原因;中亚山脉水汽来源
8.咸海面积缩小原因;
9.盐度影响因素;
速最大。故选A。
7.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A.T3形成时期 B.T2形成时期 C.T1形成时期 D.T0形成时期
A
【解析】据材料可知,砾石的平均砾径为T3>T0>T2>T1,据图可知,平坦 面的顺序自高处向河谷依次为 T3、T2、T1、T0,说明T2和T1阶段该河段地壳 图2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 抬升,流速降低,沉积颗粒物粒径减小,因此可推断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径 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 流了间歇性抬升。故选 D。。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6–8题。 平均砾径T3>T0>T2>T1 8.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 A.持续下降 B.持续抬升 C.间歇性下降 D.间歇性抬升
10.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原因、措施 11.沙丘沙尘来源分析 12.南亚气温较同纬度偏高原因;
13. 南亚热季成因;
14.孟加拉国洪涝多发原因、治理措施;
习题
• 《区域地理》 • P39上面T3 • p45T2
• 材料一 图12是我国“三江并流”地区略图
• 材料二 云南省引种小粒种咖啡至今已有 100多年的历史。2014年,全省咖啡种 植面积、产量均占全国的99%以上,是我 国最大的咖啡豆生产基地。但因技术水平 有限、缺乏标准化生产管理等,一直以原 料供应为主。
• 材料一 图12是我国“三江并流”地区略图 材料二 云南省引种小粒种咖啡至今已有100多年 的历史。2014年,全省咖啡种植面积、 产量均占全国的99%以上,是我国最大的咖啡豆 生产基地。但因技术水平有限、缺乏标准化生产管 理等,一直以原料供应为主。
(3)结合材料二,云南省咖啡产业要持续发展需采 取哪些措施?(6分)
D
习题
• 《区域地理》 • p51T2 p52T3 p53T37 《赢在微点》 p232T3
加大科技投入,服务于农户;(2 分) 加强标准化生产管理(大力发展无公害 咖啡、有机咖啡);(2 分) 发展深加工业(扶持培育龙头企业);(2 分) 拓展销售渠道(培育本土品牌)。 发展规模化种植 (2 分) (每点 2 分,写出其中三 点得 6 分)
期末考试专题复习四
世界分区(二)
——中东埃及、北非
1. 影响城市分布的区位 2.城市缺水原因、措施; 3. 秘鲁渔场成因; 索马里季节性渔场及成因 4.阿斯旺大坝利与弊; 5. 植物种类多的原因分析 6.工业集聚利与弊; 7. 伊朗高原温带大陆性气候成因; 8.湖泊:①坦噶尼喀湖成因;②影响结冰时间早晚因素; ③湖泊水质污染原因分析 9.河流的水文特征; 10.河流流量影响因素;例:尼日尔河下游流量逐渐减少原因 11.冲积扇、三角洲成因; 12.非地带性气候成因; 13.非洲重要经纬线:经线:0° 、20°E 40°E 纬线:赤道、南回归线、北回归线
【解析】 据材料可知,平坦面上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且目前洪水 图2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 期河水仅能淹没 T0 ,可判断只有 T0会有河水经过,携带泥沙沉积, 个平坦面T0、T1、 T2 、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 砾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6–8题。 因此平坦面面积仍在扩大。其它平坦面河水不会淹没,因此面积不 会扩大。故选A。
Q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素有“南北植物荟萃,南北生物物种库”之美誉。 S水利枢纽是新中国在黄河上兴建的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对黄河下游发挥了防洪、 清淤、供水等巨大作用。W地区是我国最早被称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地方。
(1)分析Q山脉物种丰富的原因。 (4分)
Q山脉(秦岭)地处我国南北 方交界地带,气候兼备南北气 候特征; 加之地形起伏较大,气候垂直 分异明显,为我国南北动植物 分布提供了多样的气候条件。 山区人口密度较小,受人类活 动干扰较少(生态环境优越) (任答2点得4分)
6.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 A.T0 B.T1 C.T2
D.T3
A
图 2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 【解析】据材料可知,砾石的平均砾径为 T3>T0>T2> 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 T1 ,沉积颗粒越大说明流速越大,因此 T3 时期该断面流 砾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6–8题。
• (1)根据材料一,简述图示区域聚落的分 布特点。(6分) 沿河谷(2 分)、 沿交通线(公路)分布,(2 分) 南部数量较多(密集),北部较少(稀疏)(2 分), 分布较分散(聚落间相距较远)。(2 分)(每点 2 分,写出其中三略图
• 材料二 云南省引种小粒种咖啡至今已有 100多年的历史。2014年,全省咖啡种 植面积、产量均占全国的99%以上,是我 国最大的咖啡豆生产基地。但因技术水平 有限、缺乏标准化生产管理等,一直以原 料供应为主。 • (2)运用地理原理,解释在峡谷的两 侧山腰处,白天常有一条云雾带出现的 原因。(4分) • 白天山坡温度较高,(1 分) • 谷底气流沿山坡上升(谷风), (1 分)在山腰处水汽冷却凝固形 成云雾。(2 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