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责任勇担当,无私奉献写青春一、【教学目标】1、了解大学生责任与奉献精神缺失的现状;2、掌握责任与奉献、奉献与奉献精神的涵义;3、理解大学生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4、了解大学生承担责任和具备奉献精神的现实意义;5、大学生如何培养自己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二、【教学重点】理解大学生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三、【教学难点】大学生如何培养自己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习的主题是坚守责任勇担当,无私奉献写青春。
首先和大家分享几个案例:1.田强:义捐骨髓的“90后最美大学生”:湖北孝感学院学生田强主动为白血病捐献造血干细胞,用行动诠释一名90后青年学子的责任和担当。
出生在鄂西山区——湖北省巴东县的田强,从小生活节俭,懂得感恩。
大学两年的学费是通过助学贷款解决的,每月的生活费在400元以内,生活简单朴素。
在孝感学院的一次献血活动中,田强成为中华骨髓库的一名志愿者。
今年四月,田强接到通知,他和上海市一名十二岁的白血病患者东东配型成功。
田强隐姓埋名,去北京捐献骨髓。
一向俭朴的田强把孝感学院和老家巴东县政府发给了他近两万元的营养补助费,全部转给了骨髓受捐助方和贫困学生。
田强说:“我只是90后中普通的一员,做了一件该做的事,我们90后是值得信任的一代,我们懂得感恩社会、回报他人,我们也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
我们不是垮掉的一代。
”2.南京女童饿死案:女童母亲乐燕,22岁,有吸毒史。
2013年6月21日上午,南京市江宁区泉水新村两名女童被发现在家中死亡,一名一岁多,另一名为两岁多。
乐燕明知两个孩子没有生活自理能力,为了吸毒和游玩置母亲责任于不顾,在无人照料的情况下会饥渴致死,离家期间,基本活动范围就在家附近方圆四五公里范围内,有时甚至离家百米,仍未回去探望、照顾孩子。
直到6月21日案发时都没有回家。
还有很多类似的案例……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听完这些案例后有什么样的感想?同学回答总结: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我们要敢于承担责任,承担责任就会有付出,而这种付出有时是受伤,有时付出的却是生命,这就是奉献的最高境界。
当你没有尽到自己应该尽的责任时,会面临法律的严惩。
新课展开大家可能会问,我们为什么要谈责任和奉献,我们不是都是有责任的人吗?可是事实上果真如此吗?(ppt)现今的90后大学生中有一部分责任意识弱化:对自己放纵,不努力学习,沉迷网络,生活作息没有规律;对父母的劳动不尊重,肆意挥霍,嫌弃父母地位卑微;对集体不履行自己的责任,对师长缺乏尊重,对同学漠不关心,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对社会不负责任,公德、纪律意识低下。
自我意识强烈,以自我为中心,不太顾及他人的感受。
人们常说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是社会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如果,我们的大学生们缺乏责任感,不懂得奉献而只是一味的索取,那么,社会繁荣,祖国昌盛又何从谈起呢?提问:同学们有木有出现过以上例举的情况呢?(学生发言)一、大学生的责任与奉献精神缺失的原因则是多方面的, 主要是以下几方面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1、从社会的角度看, 受市场经济价值功利化的影响。
市场经济在解放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给人民的生活领域和认知领域带来了负面影响。
市场经济的效率优先和利益最大化原则成了人们评价一切的标准, 部分人不顾道德和良知的约束, 不择手段的谋取不正当利益, 他们把金钱和财富的多少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
而这一切也极大地影响着身市场经济中的高校学生的人生价值观, 他们在感受市场经济带来积极效应的同时, 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消极效应的挑战, 即为了自身利益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他们在处理个人与集体、国家利益关系时, 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以是否有利于自己的利益为尺度, 从而淡漠国家和集体利益, 逃避或放弃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当代大学生往往会忽视纯市场经济社会那些诸如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公开透明、讲究责任、非歧视等带有普世意义的道德原则影响, 却容易被转型社会那些非主流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或黄、赌、毒等眼前现象所蒙蔽。
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竞争, 现在大学生普遍面临学习、经济、情感、就业等各种竞争的压力, 致使不少大学生为了实现自身利益, 淡漠国家与集体利益, 逃避或放弃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逐渐变得自私、冷漠与缺欠同情。
2、从家庭角度看, 责任教育缺位。
父母作为子女的第一任教师, 对子女负有不容推卸的教育责任。
父母在对子女的教育过程中, 往往只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 而忽略或根本不对子女进行责任教育, 造成孩子价值观的偏差。
大学阶段的家庭教育是以往各阶段家庭教育的延续,孩子上大学后,父母与孩子交流沟通不够, 更谈不上综合素质的培养。
现在相当多的大学生是独生子女, 加之有的家长对他们过分宠爱和纵容, 使其逐渐产生了依赖心理, 丧失了独立的人格。
有不少人往往以自我为中心, 对父母、对他人、对社会的要求高而多, 对自我的要求低而少。
考虑更多的是别人应该为我做些什么,而很少考虑我应该为父母、为家庭、为社会做些什么,他们缺乏主动积极的思考和学习的动力, 习惯于被给予、被关照、被服务,缺乏应有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举例“李天一案”《一位父亲给梦鸽女士的一封信》3、从学校方面看, 社会责任教育不到位。
第一, 高校的教育方式方法简单, 重灌输, 轻引导, 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的受动者, 从根本上剥夺了学生自由决定和自由创造的权利, 学生丧失了主体性。
而社会责任是主体自由选择的结果, 在本质上是自律的, 是道德主体性的高度体现, 是随主体性的发展而日生日成。
第二, 高校有些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与社会现实衔接不紧, 学生学习过程中特别容易迷失方向, 认为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考试, 而不是通过学习增加知识, 逐渐找到自己的社会位置, 从而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第三, 高校教师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淡薄, 表现为自私、冷漠、懦弱, 缺乏正义感和敬业精神, 奉行明哲保身的人生哲学, 言传身教的效果可想而知。
4、责任意识文化的断层。
中国儒家的责任意识的文化积淀本来是相当丰厚的, 有的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和耀眼的光芒, 如“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身无半亩, 心忧天下; 读破万卷, 神交古人。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等等。
这些都是经历了生与死或血与火考验的名言警句, 是来自生命深处的高尚灵魂的呼唤, 是我们民族社会责任意识的集中体现。
但目前有一种情况值得注意, 就是在我们的文化领域出现了一些断裂现象。
应试、应考教育人文理念中的责任意识往往是过眼云烟式的“快餐文化”, 学生不可能系统地去领略或去浸润, 人文文化功底难以与他们的父辈相比, 且忧患动荡年代出生的人与和平繁荣年代出生的人在责任意识的认同上还有很大差别, 社会转型时期多元的价值观体系对传统责任意识也有很大的冲击。
5、网络的负面影响。
网络是一个容量无比的信息资源库, 几乎把世界认知或交流的时空浓缩在一个平面上, 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为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富有弹性的空间。
但网络同时也是垃圾场, 充满了各种渲染暴力的网络游戏、低级趣味的网聊, 甚至色情的东西。
如果一个人过多地与网络打交道, 沉溺于虚拟的游戏世界或网聊之中, 没有自制力和约束力,肯定会导致与他人、与社会隔阂, 造成人际关系的淡漠, 甚至对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同学们要识别网络的信息,自觉的抵制不良信息。
充分利用有效资源为自己服务。
微博,微信等网络工具的使用(举例),网络谣言。
接下来我们看两个案例:道德典范孟佩杰(ppt视频)下面我们介绍一位我们身边的榜样,同样是大学生的孟佩杰同学。
她是山西师范大学学生,20岁。
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孟佩杰有着一个不幸的童年:5岁时父亲去世,母亲重病,无奈将她送人领养,不久生母去世;5岁的孟佩杰由养母刘芳英照顾,三年后养母刘芳英因病瘫痪,不久后,养父不堪生活压力离家出走,此后杳无音讯。
8岁的孟佩杰开始为生计而操劳,承担起侍奉瘫痪养母的重任。
每个月俩人就靠养母微薄的病退工资生活,每天在上学之余要买菜做饭,替养母洗漱梳头、换洗尿布、为全身涂抹褥疮药膏。
孟佩杰一直悉心照料养母刘芳英,不离不弃。
2009年,孟佩杰被距离家乡百公里外的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录取,不放心养母的她决定“带着母亲上大学”,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继续悉心照料着养母。
十二年,4000多日子,孟佩杰不仅仅在生活上照顾了养母刘芳英,更重要的一点是,她的存在让刘芳英渐渐找回了生活下去的责任和勇气。
正是孟佩杰在贫困中任劳任怨,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勇挑照顾好养母的责任重担,无怨无悔。
她用自己的孝心,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生活虽然艰辛,可她的笑容依然灿烂如花。
她把传统的孝道作了最好的诠释。
同时也把敢于承担责任的正能量传递给了每个人。
价值之花缀于责任枝头这是2012年的一篇高考满分作文,写的很有诗意和寓意。
我们一起来欣赏:如果我是山,就站成一种尊严,让山花烂漫,山风拂面,让每个角落都透着梦的语言,让我们的价值在太阳下展现;如果我是水,就流成一种磅礴,让小船远航,鱼儿欢畅,让我的价值随水儿流淌。
——题记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责任,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价值,如果你选择的是双翅,就去拥抱整片蓝天!如果你选择的是鱼鳍,就去亲吻茫茫碧海;如果你选择的是四足,就去体会莽莽绿林。
而我选择的是责任,是价值,我要让我的人生过得有意义。
青山绿水,衣袂翩翩,是那诗酒为伴的李太白吗?“且放白鹿清崖间,须行既骑访名山”,杯酒之间,便留下满纸华章。
在朝为官,他不谙官场的黑暗,即便郁郁不得志,犹令高力士磨墨脱靴,作为诗仙的他,怎能忍受官场的黑暗与倾轧。
倒骑青牛,寄情山水,清风为伴,明月为友,诗仙的责任不就是如此吗?即便是高官厚禄也挡不住李白对自己责任的追求。
这才是真正的诗人。
如此大的灾难,尤其是腐刑,使司马迁精神上受到了极大地刺激,他曾一度想自杀,但想起父亲的遗言,且以孔子、屈原、左丘明、孙子、韩非等在逆境中发奋有为鼓励自己,终于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经过六年的牢中生活,他终于完成了这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巨着——《史记》。
它是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体结构,创造性地写出了以人物为主体的巨着。
司马迁为何能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完成这一部令世人震惊的巨着?那不正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责任,他明白自己应该怎样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吗?正是这一点让他成为了后人心中的英雄。
盛田昭夫——索尼公司董事长。
即便他自己有很大的资产,也不忘去创造更方便的产品让人们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