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师职业能力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培训师的等级划分与依据、能力模型和要素、以及能力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企业内部及第三方培训机构(不包含体育、文化艺术和语言培训)从事成人培训活动的人员,不包含学校等教学机构从事培训活动的人员。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B/T 11223-2018 管理培训服务规范3 术语和定义3.1培训师 trainer掌握并运用现代培训理念和方法,开发培训项目,制订、实施培训工作方案,并从事培训教学和服务活动的人员。
注:培训师也可被称为引导师(facilitator)、教练(coach)、讲师(instructor)、辅导员/导师(Mentor)。
3.2促动技术 facilitation skill为群体互动过程提供架构性、步骤化的方法,帮助群体在有限的时间和财力内,达成清晰的共识决定,形成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
4 等级划分与要求4.1 等级划分培训师从低到高依次划分为三个等级:培训师、中级培训师、高级培训师。
4.2 要求各等级培训师要求见表1。
表1 培训师等级要求等级要求培训师能够高质量、独立完成培训课程的授课及与此相关的课件制作及管理实施工作。
具备课件制作、课堂掌控、语言表达能力,掌握一定培训方法和授课技巧。
中级培训师 能够完成培训项目设计、课程开发、课程讲授以及效果转化等系统性培训工作。
具备与之相适应的逻辑思维能力、课程设计研发、课堂展示、培训管理及评估能力。
高级培训师能够完成从“培训”到“教育”的升级。
掌握相关学习理论,具备影响力以及教练辅导能力,成为学员职业导师。
5 能力模型和要素 5.1 能力模型本标准按知识、技能和经验三个维度提出了培训师能力模型。
见图1图1 培训师能力模型5.2 能力要素培训师能力要素见表2。
表2 培训师能力要素维度要素 说明知识相关知识指培训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常识,相关标准与规范知识,以及有关法律法规 基础知识 指培训师应掌握的通用知识,主要包括贯穿整个培训服务活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专业知识指培训师为完成相应职业培训任务所必备的知识,主要指与相应职业培训要求相适应的理论知识、技术要求经验—指培训师从事培训工作的年限、履历,以及学历、专业等技能— 完成每项工作内容应达到的结果或应具备的能力,是工作内容的细分6 能力要求6.1 知识要求6.1.1 相关知识6.1.1.1 职业道德要求道德要求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合法从事培训开发和教学服务;——对培训服务工作具有正确的理解与认识,注意维护职业信誉。
6.1.1.2 基本素质要求基本素质要求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具有较强的表达倾听能力;——具有结构化思维能力;——具有自我学习和创新能力;——具有激励和感染能力;——具有高超的同理心及强大的利他精神。
6.2 经验要求6.2.1 培训师培训师的学历与工作经验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具有相关专业培训工作经验1年及以上。
6.2.2 中级培训师中级培训师的学历与工作经验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相关专业培训工作经验3年及以上;——取得培训师资质后,连续从事培训工作2年(含)以上。
6.2.3 高级培训师高级培训师的学历与工作经验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相关专业培训工作经验5年及以上;——取得中级培训师资质后,连续从事培训工作3年(含)以上。
6.3 技能要求6.3.1 总则本标准对培训师、中级培训师、高级培训师的技能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包含低级别的要求。
6.3.2 培训师6.3.2.1课程开发培训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应满足以下要求:——能够理解、明确培训目标;——能够根据培训目标进行课程设计;——能够完成课程教案编写。
6.3.2.2 表达呈现培训师的表达呈现能力应满足以下要求:——能够完成课件制作;——能够掌握授课演绎的基本技术(如演绎技巧、表达方式);——能够熟练掌握四步培训法;——能够了解各种常用的培训方法(常用培训方法相关示例见附录A),并根据培训需求运用。
注:四步培训法由准备培训、实施培训、操作演练和跟踪检查四个步骤组成。
6.3.2.3 组织管理培训师的组织管理能力应满足以下要求:——能够了解完整的培训流程;——能够提前确认场地和设备;——能够提前了解学员的需求和期望;——能够组织、管理培训现场的纪律。
6.3.2.4 效果转化培训师的效果转化能力应满足以下要求:——能够调研学员的培训满意度情况;——能够针对学员问题给与改进计划;——能够持续跟进培训效果。
6.3.3 中级培训师6.3.3.1课程开发中级培训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应满足以下要求:——能够开展培训需求调研,并分析调研结果(组织、工作及个人分析);——能够完成培训项目设计;——能够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进行课程开发设计。
6.3.3.2 表达呈现中级培训师的表达呈现能力应满足以下要求:——能够制作体现授课逻辑和设计感的课件;——能够使用促动技术,运用构建思维教学;——能够掌握并灵活使用各种培训方法和工具。
6.3.3.3 组织管理中级培训师的组织管理能力应满足以下要求:——能够进行培训流程管理(如培训活动的实施流程);——能够进行学员管理(如学员档案建立和管理)。
6.3.3.4 效果转化中级培训师的效果转化能力应满足以下要求:——能够完成反应评估;——能够完成学习评估;——能够进行行为评估;——能够进行结果评估。
6.3.4 高级培训师6.3.4.1课程开发高级培训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应满足以下要求:——能够挖掘课程底层逻辑;——能够搭建、实施课程体系。
6.3.4.2 表达呈现高级培训师的表达呈现能力应满足以下要求:——能够应用翻转式课堂;——能够运用教练技巧建立培训场域;——能够应用辅导模型与工具。
6.3.4.3 组织管理高级培训师的组织管理能力应满足以下要求:——能够管理培训师;——能够遴选培训师;——能够培养培训师。
6.3.4.4 效果转化高级培训师的效果转化能力应满足以下要求:——能够运用辅导技巧促进行为改变;——能够掌握6D法则,转化培训效果。
注:6D法则包括以下内容:——法则一:由界定业务收益;——法则二:设计完整体验;——法则三:引导学以致用;——法则四:推动学习转化;——法则五:实施绩效支持;——法则六:评估学习结果。
T/CCPITCSC XXX-2020附录 A(规范性附录)常用的培训方法介绍常用的培训方法说明及使用范围见表A.1。
表A.1 常用的培训方法说明及适用范围培训方法简单说明适用范围课堂讲授法也称演讲法,是一种最基本、最常见的传统模式的培训方法,培训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况、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法。
它包括讲述、讲演、讲解和讲读四种具体方式。
常被用于一些理念性知识的培训,用于向群体学员介绍或传授某一个单一课题的内容。
多媒体教学法是指针对某一特殊议题所设计的自学教材,其中可能包括影片、课程演示文稿、自学手册、讨论问题、参考资料等。
现在的多媒体教学多强调应用电脑科技,配合光碟设备,以满足学员个别差异、自学步调与双向沟通的需求。
适合学员自我学习的情况。
它几乎可以涵盖任何专业主题,可以满足标准化、长距离或学习地点分散的需求。
案例教学法也称个案教学法,围绕一定培训的目的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员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通常为书面形式),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方法。
适合于开发分析、综合及评估能力等高级智力技能的培训,当前管理学界、政府部门乃至于企业大学经常使用此教学方法。
讨论教学法在培训师指导下,对教学内容通过全体学员或小组讨论发表看法、进行辩论、得出结论,从而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是比较容易带动培训气氛的一种教学方法。
应用广泛,主要用于培养学员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练法也称工作指导法、实习法,这种方法是由一位有经验的技术能手或直接主管人员在工作岗位上对学员进行培训,如果是单个的一对一的现场个别培训则称为企业常用的师带徒培训。
负责指导的教练的任务是教给学员如何做,提出如何做好的建议,并对学员进行激励。
应用广泛,可用于基层生产工人,如让学员通过观察教练工作和实际操作,掌握机械操作的技能。
或用于各级管理人员培训,让学员与现任管理人员一起工作,后者负责对学员进行指导,一旦现任管理人员因退休、提升、调动等原因离开岗位时,已经训练有素的学员便可立即顶替,如通过设立助理职务来培养和开发企业未来的高层管理人员。
游戏法由两个或多个学员在一定规则的约束下,员工培训中常用的一种辅助训练方T/CCPITCSC XXX-2020 相互竞争,以达到某种目标的训练方法,是一种高度结构化的活动方式,可以帮助培训师和学员拉进距离。
法。
头脑风暴法也称为脑力激荡法,一种结构化的讨论形式。
鼓励学员针对某一特殊问题,在不受任何限制的情况下,提出所有能想象到的意见,并将这些意见罗列出来,然后逐个进行讨论,定出最好的方案。
主要用于帮助学员尝试解决问题的新措施或新办法,用以启发学员的思考能力和开阔其想象力。
角色扮演法是指在一个模拟的工作环境中,指定学员扮演某种角色,借助角色的演练来理解角色的内容,模拟性地处理工作事务,从而提高面对现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学员尽快适应新岗位和新环境。
角色扮演法的成功与否往往依赖于参与者的主动性。
广泛适用于新员工、岗位转换和职位晋升的员工。
该方法可以在决策、管理技能、人际沟通技能、商务谈判技能、服务技能、销售技能等培训中使用。
情景模拟法让学员围绕某个探究的中心问题,来模拟表演某个场景,然后讨论表演,并以此来引导学员共同探讨对人、事、物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问题解决策略,帮助学员形成处理问题的恰当方法与技巧。
广泛用于高级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