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音乐作品形象的分析及其作用(一)

音乐作品形象的分析及其作用(一)

音乐作品形象的分析及其作用(一)
摘要:技校音乐教学实践证实了技校的学生更需要通过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来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音乐作品的形象分析是培养审美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对如何把握音乐作品形象分析以及分类和作用加以阐述,说明和强调技校音乐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音乐审美能力;音乐作品形象;感悟;技校音乐教学
技校的学生虽不是中学时代的佼佼者,但他们有着更广泛的音乐兴趣和爱好,要努力发现他们心灵深处最有活力的音符,是技校音乐教师的重要职责.
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涵盖很多方面和环节,而音乐作品的形象分析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把握好这个环节,使作品的形象对学生产生震撼,对其成长中的心灵就会产生一次美的洗礼.
一、音乐感悟能力的培养是形象分析的前提
音乐感悟能力是学生对音乐语言的在感性理解认识的基础上获得某种情绪体验,将这种体验与自身的经验相结合,生发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引起自身情感共鸣,再通过相关音乐知识的积累,进一步了解和体验音乐作品的丰富内涵.
在指导学生体验音乐情感内涵的基础上,运用想象去追求音乐所表现的意境,力求对音乐作品进行全面的综合体验.
最后,要求学生总结对乐曲作较为完整的理解认识,使学生对该首作品的感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从而加深对音乐作品的感悟和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使学生初步感悟到每一音乐作品展示的形象,再通过反复欣赏或表演多次感悟,这样作品的形象在学生的头脑中越来越清晰,感受形象的影响力,理解形象的时代意义.
感悟能力的培养与文化修养、阅历、职业等都有密切关系。

培养音乐感悟能力,首先要重视音乐基本理论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

美国的艺术课程标准多处有强调音乐知识技能重要性的地方,瑞士的奥尔夫教学法、日本的铃木教学法也都始终贯穿着音乐知识技能教学。

音乐教师应该努力培养学生对音乐本质属性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这具体涉及到旋律、节奏、和声、曲式、力度、音色等基本音乐知识及其运用。

仅凭对于音乐的原始本能体验,没有一定的音乐知识与技能作支撑,就没有真正的感悟基础,更谈不上对形象的认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