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郑州中小学划片及学区楼盘

郑州中小学划片及学区楼盘

学区房,一个特别的名词。

从某种意义上讲,学区房是房地产市场的衍生品,同样也是现行教育体制下的一个独特的现象,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家长为使孩子不输在教育的起跑线上,不惜花费重金购置一切属于教育质量好的小学学区的房产。

另外,一些重点中学附近的房产也会收到学生家长的青睐,在学校附近购买房产居住,将有利于家长管理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孩子也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

学区房成为一些房地产商的一个促销手段,好的学区房普遍高出其他房源的25%,尽管价格不菲,但往往广受关注。

定义
学区房成为当今购房潮中常见的词汇,是市场需求所引发的一个关注热点,其是根据购房需
求的细分,突出人们居住环境的教育资源功能并将其作为购房的衡判标准,从广义而言,所在区域教育资源丰富,能够很好满足人们教育学习生活需求的房屋,称为学区房。

当购房需求与教育入学制度相关联时,狭义的学区房即指:能够满足购房者本人子女就读区、市、省级重点学校(小学或中学)的房屋。

分类
学区房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购买之后孩子可以直接就读重点学校的,无需再托关系、缴纳赞助费;另一类是在重点学校附近的,有利于家长管理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孩子也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

目前市场热炒的二手房基本上属于第一类,而房产商推出的“教育地产”概念的新盘,往往属于第二类。

就近免试入学原则
据了解,包括北京市在内,中国城市在小学入学政策上,都采取的是就近免试入学,因此,对于哪条街道哪一栋楼房里的孩子可以进哪一所学校,都有明确的划分。

而重点小学划片内的房子,便成了二手房市场上热炒的一个概念。

价格差别
就整体而言,依托名校为邻的资源,学区房往往要比其他同等质量的房源价格高一些。

产生原因
家长追捧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购买学区房成投资接力跑家长买学区房纯粹是为了让孩子获得进入重点学校的资格,房子大小无所谓,环境差点也能接受。

一旦孩子毕业之后,他们就会把房子卖掉。

买学区房的客户大多都是这种想法。

今年,郑州市内五区小学毕业生将继续坚持免试、相对就近入学原则,参加就近分配学生人数达30583人,比去年增加2004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9318人。

继续坚持就近划片原则
郑州市教育局中招办负责人介绍,今年的小升初工作将继续坚持免试、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

具体操作办法,原则上以小学毕业生家庭真实住址所在社区居委会为基本单位,相对就近升入初中。

审查确定小学毕业生家庭真实住址,要坚持小学毕业生随父母生活的原则,父母不在市区工作的随监护人。

家庭住址不在毕业学校所在区的毕业生,回家庭住址所在区参加就近分配。

凡跨区参加就近入学者,毕业学校所在区和接收区的中招办要认真审查其家庭住址。

特色班允许有条件选报
对于体育、音乐、美术特色学校(班)招生,教育局中招办要求,允许学有特长的小学毕业生本着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在一定范围内选报与自己特长相应的特色学校(班)和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特色学校(班)和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招生,不得举行任何形式的文化课考试,只进行专业技能测试,按专业复试成绩择优录取。

专业技能测试按照市中招办的安排,由体艺组组织实施。

外语中学招4个班推荐生
备受关注的郑州外国语中学今年招生政策有了新变化。

根据河南省教育厅要求,郑州外国语中学今年采取推荐生招生制度,实行各区小学推荐、区中招办审核、市中招办审批的办法。

面向中原区招2个班100名推荐生,面向金水区、二七区、管城区以及惠济区(迎宾路办事处、老鸦陈办事处、新城办事处、长兴路办事处、刘砦办事处)招2个班100名推荐生。

中原区和金水区、二七区、管城区及惠济区推荐生的名额,由各区教体局按1:1的比例,将推荐生名额分配到各小学。

各小学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将综合素质高、外语能力突出的学生确定为推荐对象。

推荐工作要做到推荐名额公开、推荐条件公开、推荐办法公开、推荐结果公开,随时接受学生和家长监督。

民办学校不得考试择优选新生
“郑州市区民办学校招生工作,将在郑州市中招办的领导和管理下统一进行,可在就近分配之前招生,但不得以考试的方式择优选拔新生。

”郑州市教育局副局长、2010年中招办主任田保华说,与往年相同,今年中招在不违背相对就近入学原则的前提下,对少数民族小学毕业生入郑州回民中学会予以适当照顾;对驻郑部队现役军人子女、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派出的艾滋病防治帮扶工作队队员的子女予以适当照顾。

五步审核毕业生家庭住址
“准确审查确定小学毕业生的家庭住址,是保证相对就近入学的关键,审定主要责任在区中招办和各小学。

”为了最大程度保证划片工作公平、公正、公开,中招办要求分五步审核毕业生家庭住址:
1.毕业生本人或家长要按如实详细填写《2010年郑州市市区小学毕业生就近入学报名登记表》,由家长签字;
2.学生所在班级班主任深入毕业生家庭审查;
3.经学校核查,并张榜公布结果;
4.区中招办复查;
5.市中招办还要对复验工作进行抽查。

中招办要求,各学校和毕业班要成立家长监督委员会,加强对小学毕业生家庭住址登记工作的监督。

各区中招办对在小学毕业生家庭住址审定工作中弄虚作假者,要按相关规定严肃查处。

初中不准招“择校生”办“重点班”
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义务教育阶段办学行为十不准)的通知》规定,各初中学校一律不准招收“择校生”,不按就近分配入学的,不享受分配生待遇。

不准举办或变相举办重点班,学校要实行均衡编班,均衡配备任课教师。

不得拒收已经由教育行政部门认定的,符合在郑借读条件的外来进城务工人员同住子女,并且不能收取借读费。

跨区毕业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这样报名
根据中招办规定,跨区报名者,需由毕业生本人或家长到接收区中招办报名点报名。

凡跨区就近入学者,必须在毕业学校填写《2010年郑州市市区小学毕业生就近入学报名登记表》,毕业学校和所在区中招办负责人在《2010年郑州市市区小学毕业生就近入学报名登记表》下方签署是否同意到××区报名。

接收区报名点负责人审查证件后,在《2010年郑州市市区小学毕业生就近入学报名登记表》上方签署是否同意报名。

而调郑干部、职工随迁子女和在外地借读的有本市常住户口的小学毕业生,则需由本人或家长携带有关证件按规定时间,直接到家庭住址所在区报名点报名。

外来进城务工人员同住子女须持户籍所在地的户口本、父母身份证、郑州市居住证、父母一方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此劳动合同文本必须是郑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一印制的劳动合同文本)或工商行政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以及户口所在地乡(镇)级人民政府或县(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或户口所在地乡(镇)应该就读的学校准予在郑就读的证明,到实际居住地所在区中招办报名,经区中招办审查同意,分配到相关初中就读。

居住地所在区与务工单位所在区不一致的,在居住地所在区就读。

今年外来进城务工人员同住子女“小升初”的报名分集体和单独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为:非本市市区常住户口,在郑借读的本市应届小学毕业生,如需在市区初中借读,必须持报名所需的有关材料,经毕业小学审核,由毕业小学统一到所在区中招办集体报名。

第二种方式为:非本市市区常住户口,在郑州市区以外借读的非本市应届小学毕业生原则上回户口所在地就学。

如有特殊情况,需在市区初中借读者,必须持报名所需的有关材料,单独到实际
居住地所在区中招办报名点报名。

报名时间共4天,各区中招办均设有报名点
今年,郑州市市区小学毕业生升初中报名时间定为6月12日至15日,每天办公时间为8:30—12:00 ,15:00—18:30。

报名地点:
金水区报名点:金水区利智学校(东三街与黄河路交叉口向北20米路西,黄河副食品批发市场对面)
中原区报名点:中原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桐柏路177号)
管城区报名点:管城区教育中心(东大街41号)
二七区报名点:二七区政通路小学(二七区委、区政府斜对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