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绘画游戏》教学设计与反思

《绘画游戏》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引起学生的学 习兴
趣,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培养 自主学习的精神。

(二)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个人或合作的方式 参与美术活动,发展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

(三)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欣赏、观察、表现等方 法,让学生
学会利用随意线条形成的图形,想象添加形象, 完成一幅有趣的画,以此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绘画游戏》是人美版教材第四册第二课的学习内容, 设计本课的
目的是让学生在游戏中了解线的变化,根据线 随意变化产生的形状进行想象设计,添画上各种具象或抽 象的形象。

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充分发挥想象力,培 养创新精神。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学习美术的乐趣, 尝试新的绘画方法。

课题 课型
绘画游戏 造型表现
课时 教具
一课时 课件,画纸
1. 学习利用随意线条形成的图形,想象添画具象或 抽象的形象。

2. 能根据线的特点,巧妙利用随意形,添加生动有趣的 形象。

教学
目标 教材 分析
重点
(欣赏)在自己的画里做游戏吧,老师
要变一个小小的魔术,同学
们,注意看哦。

2.“变魔术”将米罗的作品
分成三个不同的阶段效果:原图
一黑白效果一线条
师:原来米罗大师这幅
画是由线条变来的啊。

点,循序
渐进推动
课堂的教
学,让学
生在轻松
游戏的过
程中掌握
本节课的
要领以及
了解如何
操作绘画
过程,达
到一定的
课堂效果,
并有精彩
的作业表
现。

课件出示关
于米罗的资料与
作品。

进入游戏
1.第一个游戏:“带着线条
去散步”
①设计路线:家出发-平坦
的马路-游乐场-小山坡。

设计线:线起点-直线-波浪
线-曲线-折线等。

②学生以游戏方式在画面
上画出线条.
师:同学们用手中画笔(深
色)出发,带着线条去散步吧。

③老师出示课件,已准备
的线条作品。

师:在同学们带着线条散步
的时候,老师也没有闲着,也带
着一根线条散步去了,老
以游
戏的方式
贯穿整节
课,营造
轻松良好
的氛围,
吸引学生
注意,引
起学生的
兴趣与好
奇,在游
戏中完
课件出示作
品完成的步骤, 播
放分解过程, 同时
学生也分三个阶段
完成绘画.
2.第二个游戏:“探宝之 旅”
师:动动手,动动脑,把线 条走过时所形成的形状,通过 添加变成有趣的事物.
① 出示教师部分添加的 作品.
② 引导学生添加,出示作 品.
③ 出示添加完成的作品 3. 第三个游戏:“锦上添 化
师:怎么样使我们的宝贝 更漂亮呢?(引导学生着色)
(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1. 小结升华:今天老师 发现同学们想象力特别丰 富,整个过程中同学们跟米 罗大师一样,能在自己的画 纸上自由的玩起游
戏了,看 到同学们的作品这么棒,老 师很开心,同学们,这节
课 你们 开心吗?
2. 放飞理想:难怪人们 说:想象力是一切希望和灵 感的源泉,看来只要同学们 敢想,敢做,就会有收获, 希望同学们能插上想象的翅
师在散步过程中发现很多宝 贝。

(引出第二游戏)
成美术 任务。

四、 游戏评价
作品点评:①老师点评 ②学生评价
学生作品展 示,颁发奖状。

五、 游戏结
束,小结。

膀,自由成长。

绘画游戏
线条
联想,添画
着色
绘画游戏
《绘画游戏》课后反思
本课是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材中的一节造型与表现类型的课,目的是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

让学生在游戏中了解线的变化,根据线随意变化,根据线随意变化产生的形状进行想象设计,添画上各种具象或抽象的形象。

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学习美术的乐趣,尝试新的绘画方法。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师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在面对低年级教材时,我们更应该注重用什么样的创新教学手段呢?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就是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即来自学习活体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游戏是他们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

因此,在设计活动时,我以游戏为活动主线,将重难点贯穿于整个美术活动中。

我主要通过“变魔术”“带着线条去散步” “探宝之旅” “锦上添花”四个主要游戏环节来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创新。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尊重学生学习发展的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探索到创新这样一个过程。

在变魔术”游戏中,我将教材中米罗的作品进行处理,将作品分为三个阶段,原图一黑白效果图一线,“原来米罗大师的画是来源于普通的线条”。

引入本课的重点,为美术课堂做到铺垫作用。

通过两次的“魔术转变”,引起学生的好奇,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跟着老师进入美术活动中,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认识了米罗并了解了米罗的作品,切合了美术课程标准基本理念。

在带着线条去散步”游戏中,我引导学生和我一起在画纸上“牵” 出随意的线条。

在这个环节里,我假设了几种方式,最后选择首先让学生参与,老师示范的过程。

为了不让画线条这个环节枯燥,我想到了用儿童化的语言来引导,把线条拟人化,在画纸上一边画出线条,一边讲诉线条在画纸上散步的过程,走过了哪里,最后在画纸上留下了什么样的足迹。

这种拟人化的表达,似乎对学生来讲,是有趣的,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动手的欲望,接下来就很适合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参与了。

学生也会模仿教师并赋予自己的想法,把画笔画出的线想成好朋友,和线条一起去散步,这样学生的思维不再受拘束,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发挥自然本真状态。

在探宝之旅”游戏中,首先引导学生观察线条在画纸上形成的一些形状,规则图形与不规则图形,我就以第二步游戏的范画为游戏的开端,尝试先让学生帮助老师来探宝”,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讨论与想象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课件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与联想,鼓励每一位学生。

利用发言的形式来培养和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然后再出示教师的完整范例,使学生感受不同个体联想、添画的内容也是不尽相同的,同时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图形可以组合起来联想、添画,感受绘画游戏的神奇、有趣。

在锦上添花”过程中,我分别引导学生从画家的作品和学生的作品中感受画面的丰富、神奇和有趣,同时了解线描装饰和涂色装饰的两种方法,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使作品更加完整。

另外,为了很好地完善评价体系,我颁发小奖状给学生们,以组为单位,派代表展示作品,从不同角度表扬学生,鼓励学生,让学生建立长期的绘画信心,并且以愉悦的心情结束课堂。

在这次活动中,学生们始终被有趣的游戏吸引着,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积极思考,大胆想象,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这种新的绘画方法带来的快乐。

由于第一次参加公开课,心理有些许紧张,在课堂表现上有不少欠缺。

不过,在课后教学反思过程中,我也觉得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还可以有更好的发挥余地,如:在学生完成作品以后,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评作品,让他们更好地学会认识欣赏,学会评价。

通过这次活动,我觉得要上好一节课不但要深入研究教材,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而且在教学方法上也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来设计,从而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兴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同时,教师应具备随时调控课堂教学的应变能力,使教学更加灵活而有效。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设计中,我要不断改变教学手段,努力的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新潜能,关注学生的新发现、新思路,抓住他们的思维火花,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