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磨操作说明书

煤磨操作说明书

东方红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管理文件作业指导书煤磨中控操作说明书编号:版本:发布日期: 2009年月日实施日期: 2009年月日目录1总则2职责权限3操作说明3.1控制回路3.2工艺流程简介4开车前的准备5开、停车顺序6操作参数的调整7常见故障及处理8交接班制度9附设备分组表、规格表1总则1.1本说明书仅适用于东方红水泥厂煤磨系统中控操作岗位。

1.2执行东方红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的有关规章制度。

2职责权限2.1接受生产值班经理的指挥,负责煤粉制备系统生产的正常运行所管辖设备的安全;同时负责对煤磨岗位的巡检工的工作和安全的管理。

2.2根据工艺部下达的操作参数标准和质量部下达的质量控制标准控制煤磨系统的操作;确保参数稳定、准确,产品的产量、质量符合公司的要求,从而完成各种经济技术指标。

2.3严格按作业指导书操作,并对过程参数和产品质量及时记录,确保操作规范、记录真实。

2.4负责煤粉制备系统、煤粉输送系统以及所有收尘系统的正常运行,根据情况指挥相关人员对设备进行巡检及维护,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2.5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确保本系统无安全事故发生、并负责对下属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和安全教育。

2.6负责本系统的卫生和环保,按”5S”要求做好本岗位的工作。

2.7检修期间,指挥、协调本系统人员配合机电维修人员搞好设备检修工作,并参加试车和验收。

3操作说明3.1控制回路3.1.1阀门(2713a)的开度。

通过煤磨出口气体负压来自动调节阀门(2713a)的开度,达到稳定煤磨出口气体负压。

3.1.2定量皮带称(2704、2705、2706)的喂料量。

通过煤磨进出口的压差来自动调节定量皮带称(2704、2705、2706)的喂料量,达到稳定磨内压差。

3.1.3阀门(2618) 的开度。

通过煤磨出口温度来自动调节阀门(2618) 的开度,达到稳定出磨温度。

3.2工艺流程简介3.2.1煤磨工艺流程原煤由汽车运输进厂卸入露天堆场,通过铲车铲入料仓,经板喂机(1201)入环锤式破碎机(1202),破碎后由胶带输送机(1203)、移动堆料机(1602),以连续合成方式堆入原煤圆形预均化堆场。

储存在预均化堆场的碎煤经侧式刮板取料机(1604),采用全断面方式取出,由胶带输送机(1606、1608、1610、1612)及四通溜子、可逆皮带送入煤粉制备车间的原煤仓。

原煤经棒阀(2703、喂煤机(2704、2705、2706)、输送皮带(2746)、锁风阀(2707)入磨。

通过调节给煤机(2704、2705、2706)的胶带运行速度,可以定量地控制入磨煤量。

用于烘干原煤水分的热源来自窑头篦冷机热风,经小旋风筒送入煤磨(2708)。

通过调节煤磨系统热风阀(2617)及冷风阀(2718)将入磨风温控制在120--230℃。

原煤从磨机的磨头进入磨头仓进行烘干进入磨内进行研磨,在磨机研磨体的作用下将原煤砸碎磨细;出磨煤粉在系统风机的抽力下被风带走入选粉机(2709),在选粉机(2709)中进行分离,粗粉被分离出来返回磨内重磨,合格的细粉被热风带出选粉机(2709),送入气箱脉冲袋收尘器(2712)。

袋收尘器(2712)收下来的成品煤粉经回转锁风阀(2712a1~2712a10)、螺旋输送机(2753、2754、2715)卸入煤粉仓。

通过选择打开2728或2729,将煤粉分别送入窑尾、窑头煤粉仓内,一个为窑尾燃烧器供煤,另一个为窑头燃烧器供煤。

废气经袋收尘器(2712)净化除尘,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由离心风机(2713)抽出排入大气。

3.2.2CO2自动灭火系统a、灭火方式.本设计采用全淹没灭火系统的灭火方式,既在规定的时间内,喷射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并使其均匀地充满整个保护区,此时能将在其区域里任一部位发生的火灾扑灭。

煤粉仓、煤磨、原煤仓设计灭火浓度均为64%,收尘器、仓顶收尘器设计灭火浓度为75%。

b、探测方式.各保护区均采用防爆感温探测器进行火灾探测。

在煤粉仓及收尘器顶部装有气体分析仪,当CO浓度超标时,气体分析仪给报警器一个开关信号,由报警器启动灭火装置实施灭火。

c、灭火系统的控制方式灭火系统的控制方式为自动、电气手动、机械手动三种。

即在有人工作或值班时,应采用电气手动控制,在无人的情况下,应采用自动控制方式,自动、手动控制方式的转换,可在灭火控盘上实现(在保护区的外设置手动控制盘,手动控制盒内设有紧急停止与紧急起动按钮)。

4开车前的准备4.1润滑系统的检查4.1.1煤磨机的主减速机的润滑系统油量要合适,油位应在上下油标之间。

油管路连接处应无漏油,仪表完好,管路和阀门畅通,油温合适,油质是否符合要求。

4.1.2在设备启动前要对设备内部进行检查,消除安装或检修时掉在设备内部的杂物,以防止开车时损坏设备。

4.2设备内部、人孔门、检查门的检查及密封在设备内部检查完毕后,所有人孔门、检修门、都要严格密封,防止生产时漏风、漏油,漏料。

4.3闸阀的检查和备妥系统内所有手动闸阀均要开到适当位置,保证料、气畅通.所有电动闸门应检查其启闭是否灵活,阀轴与连杆有无松动。

对中控室遥控操作的阀门,要确认中控室与现场的开闭方向一致,开度与指示准确。

带有上下限位开关的阀门,需与中控室核对限位信号是否返回。

4.4设备紧固检查.检查设备紧固件(如磨内选粉机的螺栓),所有设备的基础螺栓和连接螺栓等,不能有任何松动;对设备传动等易松动部件要严格检查。

4.5凡需遮盖的部分均应盖好,如设备的安全罩,螺旋输送机盖板,地沟盖板等,均应逐一检查。

4.6冷却水系统冷却水系统对设备的保护非常重要,设备启动前要检查给排水管路阀门是否已打开,水管连接部分要保证无渗漏;特别要注意冷却润滑单元的冷却水,不得流入油中。

对冷却水量要进行合理控制,水量太少会造成设备温度上升,水量太大将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4.7现场仪表的检查现场有许多温度、流量、压力及料位等仪表。

在开车前,都要进行系统的检查,并确认电源已供上,是否有指示。

4.8压缩空气的检查检查各用气点的压缩空气管路是否能正常供气,阀门位置是否符合要求,压缩空气压力是否达到设备要求。

4.9进料前需检查清除施工过程中遗留在仓内的杂物,如砖石、混凝土、钢丝、棉纱及其它杂物。

4.10检查电气室及控制开关柜检查电气室的MCC柜电源是否供上,检查电气室的控制开关柜的空气开关是否供上,注意有无正在检修的设备,不能误送电,检查PLC柜电源是否供上,所有设备机旁按钮盒在“中控”位置。

4.11确认所有设备有备妥信号,符合启动条件。

5开停车顺序5.1原煤系统开车顺序5.1.1原煤输送入磨头仓2702皮带输送机→2701电液动四通→1612胶带输送机→1618收尘器→1610胶带输送机→1616收尘器→1608皮带输送机→1606皮带输送机→1604取料机5.1.2煤粉制备磨机润滑组→煤粉输送→收尘及热风组→煤磨磨机组→喂煤组a、磨机润滑及液压组b、煤粉输送组启动选择气动阀输送方向→打开截止阀2728或2729→启动煤粉仓顶收尘器2732→启动螺旋输送机(2715、2753、2754→启动袋收尘回转锁风阀(2712a1~2712a10)c、收尘及热风组启动系统风机2713→2712收尘器清灰→2709选粉机d、煤磨磨机组启动煤磨主电机e、喂煤组启动喂料输送皮带机2746→喂料皮带秤(2704、2705、2706)停车顺序5.1.3原煤输送入磨头仓正常停车操作顺序表a、取料机(1604)停车。

b、延时3分钟后袋收尘器(1616)停车。

c、胶带输送机(1608)停车。

d、延时3分钟后袋收尘器(1618)停车。

e、胶带输送机(1610)停车。

f、胶带输送机(1612)停车。

g、胶带输送机(2702)停车。

5.1.4煤粉制备系统正常停车顺序a、停给煤机(2704、2705、2706)b、皮带输送机(2746)c、停磨主机(2708)d、停磨机选粉机(2709)e、停系统风机(2713)f、停磨机润滑系统g、停袋收尘器(2712)h、停袋收尘器下回转下料器(2712a1~2712a10)i、停螺旋输送机(2753、2754、2715)5.2停车注意事项5.2.1润滑系统和冷却水系统在主机停机后不应立即停止运行,以保证设备不会因温度高而导致变形。

5.2.2应先将喂料量减为零,走空皮带上的物料才停主机。

5.2.3停磨机后,不能立即打开磨门,以防骤然冷却造成变形。

5.2.4停磨机后,应对煤粉易堆积的地方进行敲打,防止着火。

5.3紧急停机5.3.1断煤时间超过5分钟5.3.2各润滑设备润滑点漏油严重5.3.3磨主减速机有异响,任何一个传动装置的联接轴故障5.3.4CO浓度超标且入袋收尘器温度很高,有爆炸的危险6操作参数的调整6.1控制参数煤磨进口温度: <210℃入磨粒度: 95%<30mm 煤磨出口温度: <75℃入磨水分: ≤10%煤磨进出口差压: 500~800煤粉细度: 80μm筛余10%;无烟煤1~2%煤粉水分: ≤0.5% 废气收尘器进口温度: <80℃磨机能力: 40t/h废气收尘器进出口差压: 500~1600Pa6.2设计参数6.3控制要点6.3.1入磨物料粒度、水分。

6.3.2磨机电流、选粉机电流、磨机进出口压差。

6.3.3煤磨出口物料的细度、水分,选粉机转速。

6.3.4煤磨出料温度,电机轴承的温度。

6.3.5各煤粉仓的温度、收尘器的压差、进、出口温度。

6.3.6原煤仓、煤粉仓料位.。

6.3.7各气体分析仪测点的O2。

及CO浓度的控制。

6.3.8作业计划规定的产量、质量等指标。

6.3.9工艺管理规程与操作规程中规定的各项指标。

6.4参数的调节6.4.1运行中控制参数的调节密切注意料层厚度,以及料层的均匀性.运行中,可以根据磨的电流, 进出口压差,功率,出口温度来决定增加或者减少产量。

可以通过煤磨入口气体负压,自动调节煤磨排风机阀门开度,实现煤磨入口气体负压稳定。

可以通过煤磨进出口气体差压,自动调节煤磨喂料量,实现煤磨负荷率稳定。

可以通过煤磨出口气体温度,自动调节煤磨冷风门的开度,实现煤磨出口温度稳定。

可以通过煤磨出口气体风量,自动调节煤磨风机的阀门开度,实现煤磨出口风量稳定。

调节入磨风温,特别是要注意袋收尘的入口温度和CO的浓度不能超标,如果温度比较高时,此时可以调节入磨热风阀和冷风风门来降低入口温度。

6.4.2质量控制参数的调节:a、煤粉细度的控制目标值:0.08㎜筛余〈10%(有烟煤)无烟煤1~2%当煤粉成品的细度太粗时,我们应该通过增加选粉机的速度、减小系统的通风量、减少入磨物料量等手段来调整,从而使产品的细度符合要求。

反之,亦然。

b、煤粉水分的控制目标值:〈0.5%当煤粉成品的水分太大时,我们应该通过增加入磨风温、减小入磨物料量等手段来调整,从而使产品的水分符合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