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谱【何向达抄录】(2011-04-30 16:18:56)戴龙邦拳谱出自乾隆十五年岁次庚午荷月戴龙邦书于洛阳马公(学礼)书屋天下之道有二曰德曰威,天下之学有二曰文曰武。
然武之所重者技艺也,况国家讲礼有法,狝蓃獀狩各有其时,而其精微奥妙更有天容,率意妄陈者。
余尝拟著为论公诸同好,时恐言语不精,贻误后世。
此心耿耿曷其有极。
兹见岳武穆王拳谱意既精纯、谱示明畅,急录之,以示余爱慕之情。
王讳飞字鹏举,河南汤阴人也。
王父早卒,事母最孝,少负气节,优于将略,刚毅多谋,其智勇绝伦超群。
当时名将无匹及长,应试于东京,留守宗泽与谈兵法,曰:如将军者方可以言孙吴。
屡立战功遂成大将,善以少击众,自师八百人破王善等五十万于南薰门,八千人破曹成十余万众于桂岭,其战兀术于顺昌,则以背嵬八百,于朱仙镇则以五百而皆破其众十余万。
凡有所举必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言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张浚尝问用兵之术于王,曰:仁智信勇严缺一不可。
平生好贤礼士博览经史雅歌,投壶恂恂然如书生,每战胜必辞功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而忠愤激烈议论持正不挫于人,卒以此得祸,余深为宋惜之。
当童子时受业于名师精通枪法,以枪为拳立一法,以教将佐,名曰意拳。
神妙莫测,盖从古未有之技也。
王以后金元明各代鲜有其技也,独我姬公名际可字隆风,生于明末国初,为蒲东诸冯人氏,访名师于终南山,得武穆王拳谱于终南山,后授余师曹继武先生于秋浦,时人不知其勇,先生习武十有二年技勇方成,康熙癸酉科联捷三元,钦命为陕西靖远总镇大都督,致仕归籍,余游至池州,先生以此拳授余,学之十易寒暑,先生曰:子勇成矣。
余回晋至洛阳遇马公学礼,谈艺甚洽,嘱余为序,余不文焉能为序。
但见世有能敢之士未尝无兼人之力,及视其艺再叩其学,手不应心论不合道,何也?不得真传故也。
所谓真传,名虽曰武,其实贵和。
和者,智与勇顺成自然之谓也。
岂世传捉拿、钩打、封闭、闪战,逞其跳跃悦人耳目者可比。
其意拳大要不外阴阳、五行、动静、起落、进退、虚实,而其妙又须六合,六合者,手与足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眼与心合,心与气合,气与力合。
苟能日就月将智无不圆,勇无不生,得乎知之理,会乎知之情,自然能去能就,能弱能强,能进能退,能柔能刚,不动如山岳,难知如阴阳,无穷如天地,充足如太仓,浩渺如江海,光耀如三光,以此视近世演武者,异乎不异乎,同乎不同乎。
意拳目录:八字诀:斩、截、裹、挎(胯)、挑、顶、云、领。
形意运用之法。
斩,劈拳也。
截,钻拳也。
裹,横拳也。
挎,崩拳也。
挑,践拳也,既燕形也。
顶,炮拳也。
云,鼍形也。
领,蛇形也。
意拳出式:虎扑。
起手:鹰捉、鸡腿、龙身、熊膀、虎抱(豹)头。
钻践(剪)法:(又名十六练法或十六格目)一寸、二践(剪)、三钻、四就、五夹、六合、七齐(疾)、八正、九经(胫)、十胫(警)、十一起落、十二进退、十三阴阳、十四五行、十五动静、十六虚实。
1寸,足步也。
一寸是步也,前足只进一寸之踩步,成其寸也。
踩劲发力时,足高不过一寸也。
2(践,是退也。
)剪,腿也。
剪,践也。
两腿夹实践进,如夹剪之夹,前勇而后出,后腿跟进,着实而蹬,成其二剪也。
3钻,(是进身也)身也。
钻以身说,身法灵活,进式如矢,成其钻也。
4就,束身也上下束而为一也。
(就,随之意,随敌之势来去就之,使出粘按吐法,而加以挫之成其就也。
)5夹,剪也。
两腿行之剪也,如夹剪之夹也。
(夹,合也。
两腿胯夹合如剪,成其夹合之法是也。
)6合,内外六合也。
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是为内三合。
肩胯合,手足合,肘膝合,为外三合。
7齐(疾)(正也)毒也。
内外如一,周身精神贯注,紧急速快变化不乱。
8正,直也。
看正却似斜,看斜却是正。
彼之诡计吾必分其真。
正斜随势而发,使彼不能变化成其正也。
9经(胫)手摩内五行也,心意使之相连,精气神运用合体,将真气主宰于腰际,内功内劲纯粹于前锋目的地,成其经也。
(胫,相磨而行也,即两足横度勿使开张也。
歌曰:磨胫磨胫意气响连声。
)10胫(警)惊起四梢也,四梢并发,成其胫也。
(警起四梢也,火机一发物必落。
)11起落,起是去也,落是打也。
起似水浪翻波,落似水浪绝平。
起亦打,落亦打,起落如水之翻浪,成其起落也。
12进退,进是步低,退是步高,进退不是枉学艺。
(进步低也,退走高也。
当进则进,当退则退,进则审其远近,知其老嫩。
退则当收则缩,当取则掀,成其进退也。
)13阴阳,看阴却有阳,看阳却有阴。
天地阴阳相合能以降雨,拳术阴阳相合才能打人,成其一(块)致,皆为阴阳之气也。
明乎阴阳,练就一气,辗转应敌,审其来意,知其动机,成其阴阳也。
14五行,内五行要发要静,外五行要应要随,发而既随,成其五行。
15动静,动为作用,静为本体,若言其静,未漏其机。
若言其动,未见其迹。
动静是发而未发之间,谓之动静。
动静得宜修养得法,静者,沉静虚无。
动者,发心中所见之真。
动发似雷电交加,静守本洞安然,动发出洞成功,成其动静。
16虚实,虚是精也,实是灵也,精灵本玄妙之至,丹田之本,元气之根,精灵皆有成其虚实。
人之丹田在脐下一寸五分,能产生不老仙丹,仙家以次处锻炼成其正果,吾辈拳家如不明修养丹田锻炼元气,将神意注于心意之间,难明内功之道也。
无内功者终属下乘拳技。
能藏精养气,练精化气,在斯心意拳中,专能培养稳身坚步之根基耳。
歌诀曰:精养灵根气养神,养功养道见天真。
丹田养就长命宝,万两黄金不与人。
又曰:六合自古无双传,多少玄妙在其间。
设若妄传无义男,招灾惹祸损寿年。
又曰:武艺都要是真经,任意变化势无穷。
岂知误得婴儿玩,天下打法是真形。
天为一大天,人为一小天,墙倒容易推,天塌最难擎,雨打灰尘净,风顺暴雨云,熊出洞,虎离窝,硬棚摘豆角,犁周三顶,将有所去,虎闭其食,将有所取。
势正者不上,势远者不上,知远知近,知老嫩,知宽知窄,上下而相连,心动身不动则枉然,身动心不动亦枉然。
一场要把势吊诡,闪战腾挪足底随,明知把式打来,算是好武艺,问尔何所据?答曰:我的心中无定势,或把或拳,望着就使,随高打高,随低打低,打遍天下即如老鸡,行如槐虫,起如挑担,若遇人多三摇二旋不轻饶。
手脚法:眼要毒,手要奸,脚踏中门裆里钻。
眼有监察之功,手有拨转之能,脚有行程之本。
两肘不离肋,两手不离心,出洞入洞紧随身。
乘其不备而攻之,由其不意而击之。
前脚趁后脚跳,后脚趁前脚,前脚抬后脚连,前脚进后脚随。
心与眼合多一力,心与舌合多一精。
先分一身之法,心为元帅,胳膊脚为五营四梢。
左为先锋,右为元帅。
(又:心为元帅,眼似先锋,左手为尖兵,右手为大将,意为先行,手似刀枪,腿似战马肝花肺为五营四梢,身为营盘,浑身毛孔好似千军万马,曲身似装炮,哈声如号令,发手如点炮。
)手脚相顾,准备万般一旦无,千招会不如一着熟,早知此应验,过后见识不如无。
头为一拳,肩为一拳,脚为一拳,肘为一拳,把(拳)为一拳,胯为一拳,臀为一拳,膝为一拳。
(此谓之七拳)打法定要先上身,脚手齐到才为真,拳打炮形龙折身,遇敌好似火烧身。
头打落意随脚走(头打去意随身起或头打起意站中央),起而未起站中央(踩定中门抢他位或浑身齐到人难挡),脚踏中门抢他位(缩身束势风扫地或脚踩中门夺地位),就是神手也难防。
肩打一阴返一阳,两手只在洞中藏,左右全凭盖世取(左右盘步能下势),束展(缩长)二字一命亡。
肘打去意占胸膛,起手好似虎扑羊,沾实用力须展放,两手只在肋下藏(有时左右两膀变,后手只在肋下藏。
又或往里拨一旁走,后手只在肋下藏)。
手(把)打起落手头挡,降龙伏虎霹雳闪,天地交合云遮月,武艺相战蔽日(眼)光。
胯打中节并相连,阴阳(左右)相合得自然,外胯好似鱼打挺,里(内)胯抢步(抡步或藏步)变势难。
臀尾打落不见形,猛虎坐窝(卧)藏洞中,背尾全凭精灵气,起落(伸缩)二字自分明。
膝打几处人不明,好似猛虎出木笼,合身展转不停势(浑身抖绝神威势),左右明拨任意行(左右横顺任意行)。
足打踩意不落空,消息全凭后脚蹬,与人角勇无虚(计)备(与人较技无停势),去意好似卷地风(蓄意须防被敌觉)。
腹打去意在(要)粘阴,全在内劲忽反弓(好似反弓一力精或好似还乡一力精),丹田练就灵根本,五行合一见其功。
气伏心意随时用,硬打硬进无遮拦,起无形,落无踪,起如蛰龙升天,落如霹雳击地,以上以下左右十四处打法,俱不脱丹田之精气,肺腑之能,习艺者宜深玩之。
身法、手法、脚法、步法:身法;不可前栽后仰,不可左斜右歪,往前一直而进,向后一直而退。
(或一直而出,一直而落)手法:其劲在腕,其力在指,转动灵活,开合自如。
脚法:脚起而钻,脚落而翻,不钻不翻,一寸为先。
步法:寸步、快步(疾步)、践步(钻步)。
三步不可缺少。
寸步者,即张身用寸力催逼而进,后足一蹬,前足自进(不必换步)。
疾步,马形步也。
其要全要后足用力。
钻步,一足放直前进,后足随之。
步法除寸疾二步外,钻步最为普通,在三步中尤称最要者也。
七顺歌:肩要催肘,而肩不逆肘。
肘要催手,而手不逆肘。
手要催指,而指不逆手。
腰要催胯,而胯不逆腰。
胯要催膝,而膝不逆胯。
膝要催足,而足不逆膝。
首要催身,而身不逆首。
心气稳定,阴阳相合,上下相连,内外如一。
五行合一处练法:远践近钻进合膝,粘身纵力。
手起如钢锉,落手如钩竿。
磨胫磨胫,心一动浑身俱动,心动如飞剑,肝动似火焰,肺动成雷声,脾肾夹力攻,五行合一处,放胆必成功。
起落二字自身平,盖身一字是中身,身似弩弓拳如箭,宁要不是莫要停住,蛰龙未起雷先动,风吹大树把枝摇,上法先(须)要先上身,手脚齐到才为真。
内要提,外要随,起要横,落要顺,打要远,气要催,拳打炮形龙折身,遇敌好似火烧身,起站身平进中间,手起似虎扑,脚去不落空。
拳打三节不见形,如见形影不为能,能在一思进,莫在一思存。
能在一气先,莫在一气后。
起横不见横,落顺不见顺。
起不起何用再起,落不落何用再落,低之中望为高,高之中望为低。
起落二字与心齐,死中返活,活中返死。
明了四梢永不怕,明了(闭住)五行永无凶。
明了四梢多一精,明了五行多一气。
明了三星多一力,三回九转是一势,势(是)怕人间多一精,一精知其万势精,万势无价宝,有钱将向何处找,要知好字路,还往四梢求。
何谓四梢?舌为肉梢,牙为骨梢,手脚为筋梢,毛发为血梢。
四梢俱齐,五行乱发。
血梢起不凶,牙梢肉梢不知情,筋骨发起不知斤。
身起未动可知情,才知灵心大光明。
两肘不离肋,两手不离心,出洞入洞紧随身。
手脚去快如风,急上更加急,打了还嫌迟。
天地交合云遮月,武艺相斗蔽五行。
三起不见,三进不见,可见亦好,不见亦好。
势站中央最难变化,与人交战须明三前,眼前、手前、脚前。
踩定中门去打人,如蛇吸食。
内顾(使)精神,外示安逸。
见之如妇,岂知如虎。
布形猴气与神交往,急若腾兔,追其形,退其影,纵横往来目不及瞬,大树成材在其柱,巧言莫要强出头,架梁闪折不在重,有秤打起千百重(斤)。
行其溺色之事,丢其虎狼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