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现场安全组织措施示范文本

施工现场安全组织措施示范文本

施工现场安全组织措施示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施工现场安全组织措施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安全检查生产目标按建设部颁发的《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达标。

确保无死亡事故,无重伤事故,无中毒事故,一般事故频率控制在2.8‰以内;无火灾事故,无设备事故。

二、安全组织措施1、加强安全教育(1)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以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强制性标准为依据,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思想,加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教育,严肃查处各种违章违纪行为。

(2)建立安全保证体系:建立由项目经理任组长,技术负责人、安全员任副组长,质检员、施工员、班组长为成员的安全邻导小组;建立各项安全检查制度;坚持做到专职安全员日检,施工员周检,项目部每月进行的定期检查。

(3)现场安全宣传:进行黑板报、竞赛栏、定期学习安全知识等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引导员工自觉遵守安全制度。

(4)进场安全培训:进入工地施工的人员必须先进行安全教育,集中学习安全知识后方可上岗操作。

(5)健全制度:建立工地保卫制度,维护社会治安,保护工地财产和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组织管理措施(1)安全与分配挂钩:项目经理与各安全责任人及施工班组签定安全责任状,明确双方安全职责。

(2)配备专职安全员:专管工地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检查工作,随时监督工地的安全生产情况。

(3)现场管理:施工现场的入口设五牌一图、安全警示布置总平面图和告示牌;建立门卫制度,与施工无关的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夜间设红灯警示。

(4)特殊工种持证上岗:电工、焊工、吊装工、机械工、架子工等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5)合理安排交叉作业:各工种交叉作业时,应合理安排交叉作业顺序,严防程序不当出现不必要的质量和安全检查事故。

(6)重视劳动保护:工地配备经过培训的急救人员,配备急救器材及保健医药箱;配置夏季防暑温、冬季防寒冻、防迷雾的劳动保护用品。

(7)危险品管理:对易燃易爆物品及有毒物质进行分类存放,专人管理。

(8)六级以上大风不得安排室外作业。

四、安全技术措施1、桩基工程(1)现场临时用电应按规定统一架设和维护,设置漏电保护器,各种用电设备开关需设箱加锁,由专职持证电工负责管理。

(2)打桩机械在运输时,合理选用车辆,装车堆放牢固,起吊物件时检查吊索,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3)装拆机械必须进行安全交底,起落花流水机架要明确分工、统一指挥,高空作业要挂安全带,地面作业要带安全帽。

(4)打桩作业前,须向各机组长,强化安全意识,安全交底,明确分工,统一信号,统一指挥。

(5)打桩作业人员禁止酗酒、穿拖鞋,进场施工时必须配戴安全帽。

(6)搞好现场的安全用电工作,确保现场用电安全,夜班施工要有足够的照明。

(7)桩机移位,场地要平坦、畅通。

(8)双班作业要有安全交接班记录,多班作业,按施工方案流水的作业。

(9)打桩作业停止时,应立即停止给设备供电,桩机停放安全。

(10)人工挖基槽时,两个人操作间距离应保持2~3m(11)余土及时外运,保证施工道路畅通。

2、砌体工程砌体在操作之前,必须检查操作环境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道路是否畅通,机具是否完好牢固,安全设施和防护品是否齐全;经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操作施工,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砌体高度超过地面1.2m以上时,应搭设脚手架;二层以上采用里脚手架时,外侧周围支设安全平网;外脚手架设置防身栏杆和挡脚板。

(2)脚手架堆料重量不得超过规定的荷载,同一块脚手板上的操作人员不得超过2人。

(3)不准站在墙顶上进行划线,刮缝、清扫墙面或检查大角垂直等工作。

(4)不得用不稳固的工具或物体在脚手板在垫高操作,也不得在未经加固的一层脚手架上随意再叠加一层。

(5)砍剁砌块时应朝内,避免碎块跳出伤人。

(6)在同一垂直面内上下交叉作业时,必须设置双层安全隔板,操作人员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品。

(7)从垛上取砌块时,应先取高处后取低处,防止垛倒砸人。

(8)在楼层施工时,堆放机具、砌块等物品不得超过使用荷载。

3、钢筋工程(1)展开圆盘钢筋时,两端要卡牢,以防回弹伤人。

(2)拉直钢筋时,地锚要牢固,卡头要卡紧,并在2m区域内严禁行人。

(3)机械(或人工)断料时,机具必须性能可靠;一次切断的根数必须符合机械性能要求,严禁超量进行;切断ф12以上钢筋时,须两人配合操作,人与钢筋保持一定的距离,并要把稳钢筋;小于300mm的短钢筋,应用钳子夹牢,严禁手扶。

(4)钢筋成型加工时,在机械正式操作前,应检查机械各部件,并进行空载试运转,正常后使用;操作时,钢筋必须放在插头的中、下部,严禁弯曲超载尺寸的钢筋;回转方向必须准确,手与插头距离不得小于20mm。

(5)多人运送钢筋时,起、落、转、停动作要一致;人工上下传递不得在同一垂直线上。

(6)绑扎圈梁、外墙、边柱钢筋时应搭设架子,并按规定挂好安全网。

(7)冷拉钢筋时,卷扬机前应设置防护挡板,或将卷扬机与冷拉方向成90度,且应用封闭式的导向滑轮;冷拉钢筋应缓慢均匀,发现锚卡具有异常,要先停车,放松钢筋后,才能重新进行操作。

冷拉场地禁止人员通行或停留。

(8)切长钢筋应有专人把扶,操作时运用要一致,不得任意拖拉;切断钢筋须用套管或钳子夹料,不得用手直接送料。

4、砼工程(1)施工作业时,要认真检查各项安全设施是否安全可靠,如模板支撑、操作手架、浇灌运输道及指挥、联络信号等。

(2)振动器在使用前先对电动机、导线、开关进行检查,如果电线破损、绝缘老化、开关不灵、无漏电保护装置等要禁止使用。

使用平板震动器或震动棒的作业人员,必须穿胶鞋和戴绝缘手套;雨天作业时,必须将振捣设备加发遮盖,避免雨水浸入电机导电伤人;停机后要切断电源,锁好开关箱。

(3)振捣设备的安装、拆修,必须由电工负责,其它人员不得随意操作。

(4)振捣设备不准在初凝砼、地板、脚手架、硬化道路上试振。

(5)浇灌砼时,搭设操作平台,不得直接站在模板或支撑上操作。

(6)浇灌运输道避免直接立于模板上,立于楼面上时,下层楼面对立处须架设顶撑撑牢。

(7)夜间浇筑砼时,应有足够的照明。

5、模板工程(1)支模①支模操作时,应按工序安装和铺设,支撑不得使用腐朽、扭裂的材料,顶撑要垂直,底端应平整坚实,木楔要钉牢,并采用拉杆和剪刀撑拉牢。

②支模时,支撑、拉杆不准连接在门窗、脚手架或其它不稳固的物体上;在砼浇灌过程中,要有专人检查,如有变形、松动等现象,要及时加固和修整,防止塌模伤人。

③支撑不得直接立于地面及楼面上,地面必须先夯实,捣好砼垫层后,方可铺垫板立支撑;楼面垫板的下层对应设支撑顶实。

④人行通道处的剪刀撑应在1.80米以上,以免碰撞松动。

⑤二人抬运模板时,要互相配合,协调要作,传送模板,采用专用绳子和卡具系牢后升降,不得乱扔。

(2)拆模①拆除模板应经施工技术人员按试块强度,确认砼已达到拆模强度时方可拆除。

②操作时应按顺序分段进行,后装先拆,先装后拆。

③拆模时使用长撬棍,人不得站在将要拆除的模板上;要注意防止整块模板掉下;定型模板要站在门窗外操作。

④高处拆模时,操作人员应系好安全带;禁止站在模板的横拉杆上操作;拆下模板多点捆牢、集中转运。

⑤完工前不得留下松动和悬挂的模板。

6、脚手架工程(1)施工准备:搭设脚手架时,应先清除搭设范围内的障碍物,然后平整场地,夯实基础;做好现场排水工作;搭设前要作好材料及工具准备,对钢管、扣件进行全面检查,钢管要平直,无裂缝和锈蚀,螺栓要光洁灵活,变形过大、损坏严重者不得使用。

(2)双排钢管脚手架搭设方法与安全措施。

A、立杆下部必须设置垫块和金属底座,并按要求设置纵横扫地杆。

B、立杆接长除顶层顶部外必须采用扣件对接;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C、开始搭设立杆时,应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件安装稳定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

D、当搭至有连墙件的构造点时,在搭设完该处的立杆、纵横向水平杆后,应立即设置连墙件。

E、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的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两根相邻杆件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

当采用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并等距离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F、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G、连墙件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布置间距为横竖各三跨设置一处。

H、脚手板应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一般采用对接平铺;脚手板外伸长度(探头板)不大于150 mm,并与支承杆件可靠固定。

I、脚手架高度为24米以下时,在外墙各个不同立面的两端设置一道及中间净距离每段不超过15米设置一道剪刀撑;每道剪刀撑的宽度不应小于4跨,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度-60度之间。

当脚折架高度大于24米时,整个外立面总长度和总宽度连续设置剪刀撑。

J、一字型、开口型、高度大于24米的脚手架端部和中间每隔6跨设置一道横向斜撑,由度至顶呈之字型连续布置。

K、架内防护采用二层楼面高度设固定脚手板,上部随施工层设防护层(采用脚手板满铺)竖向每10米设固定防护层。

L、临边、楼梯口、电梯井口、必须搭设1.2米高防护栏杆或安全门,电梯井道内设置安全平网。

N、拆除脚手架,周围应设围栏或警戒标志,并设专人看管,禁止人物入内,拆除应按顺序由上而下,一步一清,不准上下同时作业。

M、拆除脚手架大横杆,剪刀撑,应先拆中间扣,再拆两头扣,由中间操作人往下顺杆子。

O、拆下的脚手杆、脚手板、钢管、扣件、钢丝绳等材料,应向下传递或用绳吊下,禁止往下投掷。

P、施工中所搭设的安全网,都须在施工全部完成,作业全部停止后,经过工程负责人的同意,才可拆除。

拆除过程中要有专人临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