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编版部编版 新人教版高中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 上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PPT课件

统编版部编版 新人教版高中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 上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PPT课件

隋文帝
589年Biblioteka 於是陳國皆平。得 州三十、郡一百、 縣四百。 --《资治通鉴·隋 纪一》
意义:隋灭陈,
统一全国,结
束了长期的分
裂局面。
大一统格局的形成





高 丽

·
文 民 族化 融合


广设仓库 兴建洛阳城
含嘉仓考古遗址 (缸式地下粮窖)
营建洛阳: “得土之 中”,便 于运送贡 赋,控御 全国。
——《剑桥隋唐史 》
一 隋唐统一 盛世华章
1.一代女皇武则天
《旧唐书·则天皇后本纪》: 则天皇后武氏,讳曌,并州文水人也。
……则天年十四时,太宗闻其美容止,召入 宫,立为才人。 及太宗崩,遂为尼,居感 业寺。
大帝于寺见之,复召入宫,拜昭仪。时皇 后王氏、良娣萧氏频与武昭仪争宠,互谗毁 之,帝皆不纳 , 进号宸妃。永徽六年,废王 皇后而立武宸妃为皇后。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 《泊秦淮》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陈后主《玉树后庭花》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一 隋唐统一 短命杨隋
1.杨隋代周
——陆贽《请许台省长官举荐属吏状》
她以半个世纪的努力,成功地扩大了相对于宰相的皇权,以独断专 行的方式阻止了大臣势力的扩展。她重用庶族士人,结束了西魏北 周以来关陇贵 族集团持续控制中央政权的局面。表面上打破了唐王 朝建立的常规与均衡,实际上维持了带有根本性质的制度,并且深 化了太宗以来的改革。
---邓小南
《旧唐书》卷六四《李建成传》:
六月三日,〔李世民〕密奏建成 、元吉淫乱后宫,……高祖省之 愕然, 报曰:“明日当勘问,汝 宜早参。” 四日,太宗将左右九人至玄武门 自卫……建成、元吉行至临湖殿 ,觉变,即回马,将东归宫府。 太宗随而呼之,元吉马上张弓, 再三不彀。 太宗乃射之,建成应 弦而毙,元吉中流矢而走,尉迟 敬德杀之。
用人
“拔人物不于私党 负志业咸尽其才”
不拘出身地域
长孙无忌,关陇;徐世勣,山东; 尉迟恭,代北;褚遂良,江南
不拘出身门第
长孙无忌,贵族;马周,门客
不拘民族背景
阿史那社尔,突厥;契苾何力,铁勒
不拘原属敌我
魏徵、王珪,建成辅佐
3、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 文治武功的盛世, 后世政治的楷模。
国家由精力充沛又聪明谨慎的皇帝治理,谦虚 耐心地听取精英意见——这样一种施政作风之 所以被推崇,不仅由于它的实际成就,还由于 它接近儒家的治国理想,体现了君臣融洽互补 的理想关系。
代得以巩固大一统局面的重
要前提。

---邓小南
炀帝陵 罗隐 入郭登桥出郭船 , 红楼日日栁年 年。 君王忍把平 陈业, 只换雷塘 数畆田。
一 隋唐统一 大唐立国
1.大唐开国——唐高祖李渊
隋末农民大起义中,原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反隋,建立唐朝 时间:618年 建立者:唐高祖·李渊 都城:长安
2.玄武门之变
武后行从图 唐 张萱 作
从立为皇后参掌实权(655)到大周 皇帝退位(705),预政当政50年。
1.一代女皇武则天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郭沫若
往者则天太后践阼临朝,欲收人心,尤务拔擢,弘委 任之意,开汲 引之门,进用不疑,求访无倦。非但人得荐 士,亦许自举其才。所 荐必行,所举辄试,其于选士之道, 岂不伤于容易哉!而课责既严 ,进退皆速,不肖者旋黜, 才能者骤升,是以当代谓知人之名, 累朝赖多士之用。此 乃近于求才贵广,考课贵精之效也。
运河开通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材料一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
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材料二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 隋炀帝时期大运河的开
凿,过度役使民力,是导
致隋朝灭亡的直接原因之
一;
●运河的开通,同时又是唐
沟通南北的大运河
605-610
广通渠 通济渠( 汴河) 邗 沟(山阳 渎) 永济 渠(御河 ) 江南河
2700公里的大 运河, 沟通了海 河、黄河、淮 河 、长江及钱塘江五 大 水系。
运河开通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贯通南北,巩固统 一,促进南北经济交 流和运河沿岸城市的 发展。
运河在隋代的开 通, 关系到其后千余 年间 政治文化(巩固统一 )、 物质文化(物资 交流)、 精神文化( 新文化、新意识)等 诸多方面的发展。
千秋功过, 谁与评说 ?武氏本身为关陇集团外之山东寒族,复
欲纠集人群以攫取政权,因缘际会,遂大崇 文章之选,破格用人,于是进士词科为全国 干进者之鹄的。 当时山东、江左人民之中 ,有虽工于为文,但以不预关中集团之故, 致遭屏抑者,亦因此政治变革之际会,得以 上升朝列,而西魏、 北 周 、杨隋及唐初将 相旧家之政权尊位遂不得不为此新兴阶级所 攘夺替代。故武周之代李唐,不仅为政治之 变迁,实亦社会之革命。若依此义言,则武 周之代李唐较李唐之代杨隋其关系人群之演 变,尤为重大也。
3.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
治国思想 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重视人民的力量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子,可以见兴替;以 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唐太宗统治时期,人才济济——房玄龄、杜如晦、魏征……
3、贞观之治
1.一代女皇武则天
《新唐书》卷四 《则天顺圣武皇后纪》
“二圣” 高宗自显庆后,多苦风疾,百司奏事
,时时令后决之,常称旨,由是参豫国 政。后既专宠与政,乃数上书言天下利 害,务收人心。而高宗春秋高,苦疾, 后益用事,遂不能制。高宗悔,阴欲废 之,而谋泄不果。
上元元年(674),高宗号天皇,皇 后亦号天后,天下之人谓之“二圣”。
577年 北周武帝宇文邕统一北方 580年 北周宣帝(天元帝)宇文赟去世 静帝宇
文衍(阐)在位;外戚随国公杨坚辅政, 掌握了北周军政大权。 581年 周静帝被迫禅位;杨坚称帝,国号为隋” 。
王夫之《读通鉴论·隋文帝》: 隋无德而有政,故不能守天下而固可一天下。 以立法而施及唐、宋,盖隋亡而法不亡也,若置 仓、递运之类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