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路基过渡段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和主要技术标准 1.1编制依据 1、《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2、《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3、《云桂线广西段施工图》 1.2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铁路路基过渡段施工。 1.3主要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Ⅰ级; 正线数目:双线; 设计行车速度:250km/h; 二、工程概况 正线路基长度共计共12146米,其中过渡段长度2690米,包括以下六种形式:路基与桥台连接处过渡段、路堑与隧道连接处过渡段、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连接处过渡段、路堤路堑过渡段、半挖半填过渡段、两桥(隧道)之间短路基过渡段。 隧路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掺5%水泥填料填筑,路涵、路桥及路堤与路堑过渡段基床底层及基床以下路堤采用级配碎石掺3%水泥填料填筑,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掺5%水泥填料填筑。 过渡段填筑在结构物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及基坑回填验收合格后进行施工。 三、施工准备 1、施工队伍配置 为确保本工程的安全、优质、高效、如期完成,项目经理部下设四个专业路基施工队伍。 2、设备配置 依据施工质量、施工工期等要求,配备足量机械设备,提高机械利用率,统筹安排各种资源。 - 2 -
四、施工组织及安排 4.1施工人员安排 1、主要管理人员
表1 主要管理人员 编号 姓名 职 务 备 注 1 项目经理 2 项目总工 3 副 经 理 4 副 经 理 5 工程部部长 6 安质部部长 7 物资部部长 8 测量队长 9 试验室主任 10 现场技术员
4.2施工机械设备安排 过渡段路基填筑主要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合,自卸车装运土方,挖掘机整平,振动式压路机碾压。所需机械设备见下表2。 - 3 -
表2 投入的机械设备 序号 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挖掘机 CASE240 台 4 2 振动压路机 XS261 台 4 3 装载机 ZL50 台 4 4 自卸汽车 东风 台 16 5 冲击夯 台 8 6 洒水车 东风-135 台 4
4.3检测仪器、测量设备的配备 表3 试验检测仪器及测量设备 序号 仪器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灌沙筒 150 台 4 2 K30 台 4 2 全站仪 T602 台 4 3 水准仪 DNA03 台 4 4 动态变形模量测试仪 Evd 台 2 5 静态变形模量测试仪 Ev2 台 2
五、主要施工方法 5.1、路堤与桥梁过渡段施工
设置方式图如下: - 4 -
(1)过渡段沿线路纵向为倒梯形,采用级配碎石掺水泥填料分层填筑,底宽5m,纵向坡度根据实际地形进行计算,满足过渡段长度不小于20m。 (2)必须待桥涵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并完成基坑回填及防水层施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过渡段填筑。过渡段施工前,应根据场地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排水措施并在桥台或涵洞侧面画填筑分层线。 (3)过渡段路堤应与其连接的路堤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连接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高度进行填筑。 (4)根据施工情况确定主要施工工艺参数,报监理单位确认。分层压实厚度按35cm控制,台后2.0m范围外采用大型压路机进行碾压,在过渡段的桥台台尾后2.0m范围内采用冲击夯夯实,防止施工过程中碰到桥台,松铺厚度按20cm控制。当过渡段比路堤先施工时,向路堤方向合理延长,在施工路堤时再进行刷坡处理。 (6)台后基坑采用C15素混凝土一次连续浇筑回填,浇筑后高程与原地面高程一致。 (7)路基过渡段的外包土应与过渡段同步施工,施工过程中注意控制填料质量,不得使用级配碎石掺水泥质土填筑,后期绿色植被不容易成活,b值取1.8m。 (8)加入水泥的级配碎石填料宜在2小时内使用完毕。 - 5 -
5.2、路堤与横向结构物(涵洞)过渡段施工 回填混凝土1:22基床以下
基床表层基床底层
接配碎石掺3%水泥涵洞
20横向结构物顶及两端各20m范围内级配碎石掺5%水泥L=2+2*(H-h)
H轨底线
0.6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图(一)
h>1
H1:2
20基床表层基床底层
基床以下2
级配碎石掺3%水泥
回填混凝土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图(二)
涵洞横向结构物顶及两端各20m范围内级配碎石掺5%水泥L=2+2*(H-h)轨底线
0.6h≤1
对涵洞结构物两侧基坑混凝土进行检查,做到过渡段区域无先期涵洞施工中所产生的垃圾及松土(杂土)等。 (1)横向结构物顶部及其两侧各20m范围内基床表层的级配碎石填料掺3%水泥。压实标准应满足基床表层的要求。 (2)过渡段沿线路纵向为倒梯形,分层填筑,底宽2m,纵向坡度1:2;压实标准满足基床底层的要求。 - 6 -
(3)当横向建筑物物顶至路基面距离小于1m时,包括横向建筑物从建筑物顶至基床表层底分层填筑级配碎石填料掺3%水泥的填料。横向建筑物及建筑物两端各20m范围内基床表层填料为级配碎石掺入5%的水泥。 (4)当横向结构物与线路斜交时,过渡段采用斜交正做,即沿线路方向结构物与路基的两交点之间部分路基填料全部为级配碎石内掺入5%水泥,之后设置标准的正交过渡段。 (5)路堤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动压路机碾压密实,并使Evd≥35Mpa。 (6)过渡段路堤应与其连接的路堤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连接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高度进行填筑。 (7)距涵身外周1.5m范围之内,采用人工填筑,人工配合冲击夯进行夯实,1.5m范围之外采用机械振动碾压密实;填筑必须两侧分层对称进行;当顶部填土厚度大于1m时,方可通行重型机械,在填筑距涵顶部3m以下时,采用无振动碾压,而填筑至涵顶部3m以上时,便可采用振动碾压。 (8)大型机械作业时,应与桥台、涵洞及挡墙边缘保持不小于1m的间距。 5.3、路堤与路堑过渡段施工
弱风化~未风化硬质岩路堤与路堑连接处过渡段示意图(一)
路堑2.0基床底层1:2.0
基床表层
0.6
≥5.01:1
基床以下级配碎石掺5%水泥
20.0级配碎石掺5%水泥Ⅰ
Ⅰ (1)过渡段填筑前,应平整地基表面,碾压密实;并应挖除堤堑交界坡面的表层松土,按设计要求做成台阶状。路堤与路堑连接处,顺原地面纵向挖成1:2的坡面,坡面上开挖台阶,台阶高度0.6m,路堤侧18m至路堑2m的范围内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掺5%水泥分层填筑,压实标准满足基床表层的要求,基床以下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掺3%水泥,分层填筑,压实标准应满足压实系数≥0.95、地基系数K30 - 7 -
≥150 Mpa/m、动态变形模量Evd≥50Mpa。 (2)过渡段的填筑施工应与相邻路堤同步进行。 (3)大型压路机能碾压到位的部分,其施工方法应符合《铁路路基施工规范》的有关规定;靠近堤堑结合处,应沿虔婆边缘进行横向碾压。 (4)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应采用冲击夯分层进行夯实,填料的松铺厚度不宜大于20cm,碾压遍数应通过试验确定。 表1 基床底层压实质量标准 填筑 部位 填料种类 压实指标 细粒土、粉砂、改良土 砂类土 (粉砂除外) 砾石类 碎石类 块石类
基床 底层
压实系数Kh (0.95) — — — — 地基系数K30(MPa/m) (150) 100 120 130 150
相对密度Dr — 0.75 — — — 孔隙率n(%) — — 31 31 — - 8 -
5.4、隧道与路堑过渡段施工
土质、软质岩及强风化硬质岩石路堑与隧道连接处在路堑范围内设置过渡段,长度不小于20m,厚度从仰拱厚度渐变到基床表层厚度。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掺5%水泥分层填筑,压实标准:K30≥150MPa/m、Evd≥50MPa、压实系数K≥0.95。 5.5、半挖半填、短路基过渡段施工 按照区间路基设计图开挖纵横向台阶并采用对应填料填筑。 六、碾压工艺试验 1、 碾压方式 压实顺序按先两侧后中间的顺序进行,压实程序按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进行。碾压速度宜控制在2km/h,对台背重型机械不能进行碾压,采用冲击夯振动密实;通过现场检测压实系数K、K30、Evd,以确定机械碾压虚铺厚度为30cm和35cm条件下,最佳碾压的工艺及碾压遍数;台背2m及涵背1.5m范围采用冲击夯振动密实 - 9 -
虚铺厚度为15cm和20cm,确定最佳夯实遍数。 2、 碾压工艺试验参数: ①:虚铺30cm,采用碾压流程:静压1遍→弱振2遍→强振1遍→静压1遍,共5遍。 ②:虚铺30cm,采用碾压流程:静压1遍→弱振2遍→强振2遍→静压1遍,共6遍。 ③:虚铺30cm,采用碾压流程:静压1遍→弱振2遍→强振2遍→弱振1遍→静压1遍,共7遍。 ④:虚铺35cm,采用碾压流程:静压1遍→弱振2遍→强振1遍→静压1遍,共5遍。 ⑤:虚铺35cm,采用碾压流程:静压1遍→弱振2遍→强振2遍→静压1遍,共6遍。 ⑥:虚铺35cm,采用碾压流程:静压1遍→弱振2遍→强振2遍→弱振1遍→静压1遍,共7遍。 ⑦:虚铺15cm,采用冲击夯夯实;夯实1遍→夯实2遍→夯实3遍→夯实4遍→夯实5遍→夯实6遍→夯实7遍→夯实8遍 ⑧虚铺20cm,采用冲击夯夯实;夯实1遍→夯实2遍→夯实3遍→夯实4遍→夯实5遍→夯实6遍→夯实7遍→夯实8遍 路桥、路涵、隧路及路堤与路堑过渡段级配碎石填料填层机械碾压均按照①~⑥碾压方式进行检测;虚铺厚度为30cm时,在按照①工艺第4遍强振完成后进行检测,检测压实系数K、K30、Evd各3点,详细记录各种检测数据;在此基础上,再强振1遍(②碾压工艺),达到5遍要求,做好记录;检测完成后再弱振1遍(③碾压工艺),检测压实系数K、K30、Evd和各3点,做好记录,检测完成后静压一遍。虚铺厚度为35cm时,在按照④工艺第4遍强振完成后进行检测,检测压实系数K、K30、Evd各3点,详细记录各种检测数据;在此基础上,再强振1遍(⑤碾压工艺),达到5遍要求,做好记录;检测完成后再弱振1遍(⑥碾压工艺),检测压实系数K、K30、Evd和各3点,做好记录,检测完成后静压一遍。台背2m及涵背1.5m范围采用冲击夯振动密实,虚铺厚度为15cm和20cm,按照⑦-⑧的工艺进行施工,第4遍开始检测,直至检测符合设计要求,每层检测做好记录。 对碾压后还达不到压实质量控制标准的区段进行补压,直至各项检测指标均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