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目录
德军横扫苏联西南地区,逼近斯大林格勒
1
德军轰炸斯大林格勒地区
2
德军攻入市区;市区巷战
3
苏联红军反击
4
1942年5月8日,曼施坦因上将指挥的德第11 集团军首先在克里米亚发起了攻势,一周后 占领了刻赤半岛,俘虏苏联红军17万人。7月 4日,守卫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近10万苏联红 军被迫向德军投降,德军占领了整个克里米 亚。
德军的进攻非常成功,苏联军队在空旷的大 草原上很难进行有效的抵抗,苏联红军后撤 达100-300公里,顿河及顿巴斯盆地最富饶的 地区均落入德军之手。
参苏 图加联 ,构红决建军心城防最在工高斯事统大的帅林斯部格大开勒林格始组勒逐织居渐坚民明守确。德7月军1的2日意在 西南方面军原有基础上组建了由铁木辛哥元 帅为司令员(7月23日起改由戈尔多夫中将接 替),由赫鲁晓夫任军事委员会委员的斯大 林格勒方面军,担负斯大林格勒方向的防御 任务。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编制内共有38个 师,但只有16个师(第62、63集团军的全部, 第64集团军2个师,坦克第1、第4集团军各1 个师)能够占领主要地带的防御阵地,其任 务是固守从巴甫洛夫斯克至库尔莫亚尔斯卡 亚的长约530公里、纵深为120公里的防御地 带。当面之敌为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和下辖的 18个齐装满员师。当时双方力量对比为,人 员1:1.2,坦克1:2,飞机1:3.6,火炮和迫 击炮大致相等,德军实力占优。
帅,因其在苏德战争中的卓越功勋,被公认
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将领之一,
也因此成为仅有的四次荣膺苏联英雄荣誉称
号的两人之一,深受俄罗斯人民的拥戴和敬 爱。
弗里德里希·威廉·恩斯特·保卢斯,第十集团军参谋长 兼国防军副总参谋长,德军元帅。草拟巴巴罗萨计划
的军事家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期间,他指挥的 第六集团军,主要担负并参与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2年7月2日,霍特第4装甲集团军的前锋已
逼进沃罗涅日。但希特勒突然改变了计划, 决定不占领该城,他命令霍特在获得第2集团
军的接替后,迅速转向南面沿顿河向斯大林 格勒前进。南面高加索方向,利斯特A集团军 群于1942年7月9日发起进攻。其左翼克击。鲁夫第17集团军则从塔甘罗格北 面向伏罗希洛夫格勒进攻。同时,匈牙利第2 集团军和第4装甲集团军也对佛罗尼斯发动了 突袭,并在1942年7月5日攻陷该城。
1942年8月德军渡过顿河
1942年8月,德军推进到斯大林格勒
1942年9月13日,德军开始攻城。而在 此之前,德军Ju-87式轰炸机用燃烧弹将 市区炸成废墟,伏尔加河沿岸对斯大林
格勒的水路增援也受到影响。保卢斯第 6集团军担当主力,从城北实施猛烈突 击。霍特第4装甲集团军则从城南推进, 策应保卢斯在城北的主攻。苏联红军崔 可夫中将指挥的第62集团军和舒米洛夫 少将指挥的第64集团军受领了保卫斯大 林格勒市区的任务。
市区巷战;苏联红军反击;最终合围全歼轴心国部队。
法西斯集团损失官兵近150万人,约占其苏德战场总
兵力的1/4。苏军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胜利扭转了苏德
战场的局势,不仅成为苏德战争的转折点,而且也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性转折的主要标志。
名称: 斯大林格勒会战 地点: 斯大林格勒 时间: 从1942年7月17日开始至1943年2月2日结束,历时六个半
德第6集团军的一位叫汉斯·德尔的军官在《进 军夺巴斯每甫大一洛林 座夫格房大勒屋楼、》车一间书、中水写塔到、:铁“路敌路我基双,方甚为至争 为争夺一堵墙、一个地下室和每一堆瓦砾都展 开了激烈的战斗。其激烈程度是前所未有的。” 对火车站反复争夺达13次之多。在一个大粮食 仓库里,两军的士兵非常接近,甚至能够听到 对方的呼吸声,经过数个星期的苦战,德军不 得不从这个仓库撤走。在城中的另一个部分, 由扬科夫·巴甫洛夫指挥的一个小分队(共计6 人)占据了城中心的一座公寓楼,并顽强地进 行抵抗。士兵们在大楼附近埋设了大量地雷, 并在窗口安设了机枪,还将地下室的隔墙打通 以便通讯。这座顽强的堡垒被苏联人骄傲地称
斯大林格勒方向上的轴心国部队共有50多个 师,其中直接进攻斯大林格勒的有13个师, 17万人。而苏联红军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和东 南方面军虽有120个师但人员缺额严重,实际 防守斯大林格勒的是第62和64集团军,共有9 万余人,1000余门火炮,120辆坦克。
1942年9月14日,德军从城北突入市区,与 苏第62集团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双方逐街 逐楼逐屋反复争夺。斯大林格勒变成了一片 瓦砾场,城中80%的居住区被摧毁。在满是 瓦砾和废墟的城中,苏联第62集团军顽强抵 抗,在城中的每条街道,每座楼房,每家工 厂内都发生了激烈的枪战。攻入城中的德军 死伤人数不断增加。尽管德军对伏尔加河东 岸进行频繁的轰炸,但是苏联红军还是从那 里得到了不断的补给和支持。刚刚赶赴城中 的红军战士的平均存活时间不超过24个小时, 军官也只有约三天的平均存活时间。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及其轴心国盟军发 动“巴巴罗萨计划”,撕毁了《苏德互不侵 犯条约》,悍然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德军闪电般地占领了苏联西部大片领土。这 夺走了苏联200万人的生命。在1941年夏秋季 遭受了一连串打击的苏联红军在当年12月进 行的莫斯科保卫战中取得了首次胜利。过度 消耗的德军由于缺乏应付冬季的战争装备和 稳定的供应线,并且由于一天夜间天气骤然 下降,导致德国的机械化部队完全无法使用, 使在莫斯科城下遭受了严重打击,并在部分 地区遭到反攻。
德军轰炸斯大林格勒地区
2
德军攻入市区;市区巷战
3
苏联红军反击
4
苏联近卫航空兵11团的伊尔-2强击机给入城德军坦克 重大杀伤。1942年9月15日,德军对马马耶夫高地实 施重市点中突心击喷。水该池高地是斯大林格勒城中的制高点,从 这里可以俯瞰和控制全城,崔可夫中将的第62集团军 司令部即设在这里。经过一天最为残酷的战斗,德军 占领了马马耶夫高地。但在1942年9月16日,苏近卫 第13师渡过伏尔加河进入斯大林格勒,突然向德军发 起反冲击,又夺回了该高地。很多重要据点双方进行 了反复争夺,第一火车站的争夺战达一周之久,德军 不顾一切,一步步向市中心逼近。 1942年9月25日,德军占领了市中心,1942年9月27日 冲进了北部工厂区,并重新占领了马马耶夫高地,但 在1942年9月29日又被苏联红军夺回。以后的战斗更 加激烈,两方军队不断地交替占领这片高地。斯大林 格勒工业区修建在丘陵中,建筑物用钢筋混凝土浇筑 或用石头砌成。德军的推进不是用公里,而是用米来 衡量.
二战十大战役之一
简述
斯大林格勒会战,又称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二
战中前苏联卫国战争的主要转折点,是第二次世界大
战的转折点,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血腥和规模最大的
战役之一。战役包括下述部分:1942年5月德军横扫
苏联西南地区,逼近斯大林格勒;德国空军对苏联南
部城市斯大林格勒的大规模轰炸行动;德军攻入市区;
军也从哈尔科夫东北发起了进攻,以斯大林 格勒为目标向东南挺进,并突破第21和28集
团军防御。在沃罗涅日方向上苏联红军所有
方面军的预备队都投入作战,最高统帅部还 抽调第6、第60集团军和坦克第5集团军加强
布良斯克方面军。随着预备队不断投入,沃
罗涅日方面局势稍有缓和,但没有消除德军
突破顿河以及沿顿河向斯大林格勒方面突击 的严重风险。
月,约199天 参战方: 苏联红军和以纳粹德国为首由罗马尼亚、匈牙利、意
大利等国组成的轴心国部队
结果: 德国战败 参战方兵力: 苏联110万人,德军100万人 伤亡情况: 双方总伤亡人数估计超过200万人 主要指挥官: 朱可夫,保卢斯等
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苏联 著名军事家,战略家,苏联元帅。1943年1月 18日,朱可夫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是苏德 战争中继斯大林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苏军统
到1942年初,漫长的苏德战线相对稳定了下 来,但双方都在秣马厉兵,准备更大规模的 战役,以争夺战略主动权。鉴于德军已无力 发动全线进攻。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将军建 议,如果再要发动攻势,就应针对苏联首都 莫斯科。然而希特勒认为攻击莫斯科目标过 于明显,并且中央集团军群已经受到了很大 削弱,德军应放弃再次进攻莫斯科的计划。 因此,德国开始筹划集中兵力在北部和南部 战线发动新一轮局部攻势。此外,由于美国 在遭到珍珠港偷袭之后对日本宣战,德国认 识到时间颇为紧迫。希特勒希望能够在美军 有机会加入欧洲战场之前结束东线战争或尽 可能削弱苏联。
守卫斯大林格勒的苏联第62集团军指挥所
目录
德军横扫苏联西南地区,逼近斯大林格勒
1
德军攻击斯大林格勒地区
2
德军攻入市区;市区巷战
3
苏联红军反击
4
斯大林格勒会战 1942年7月17日,苏德双方在斯大林格勒接近地展开了激烈的交
战,会战正式开始。德军第6集团军在保卢斯上将指挥下,以第 8步兵军和第14装甲军为北突击集团,以第51步兵军和第24装甲 军为南突击集团,突击苏联红军62集团军防御实施包围,向卡 拉奇方向发展进攻。同时,以部分兵力向苏联红军第64集团军 发起佯攻,以吸引苏联红军的注意力。7月23日,德军突破苏联 红军第62集团军右翼防线,合围了该集团军的2个师,前出到斯 大林格勒西面的顿河河岸。1942年7月25日,德军对由苏联红军 第64集团军的右翼阵地发起攻击,企图在卡拉奇附近强渡顿河。 1942年7月29日,苏64集团军被迫退过顿河。斯大林再也按捺不 住对年迈的铁木辛哥元帅的失望,撤消了他斯大林格勒方面军 司令员的职务,由第64集团军司令戈尔多夫中将接任,并派总 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上将作为最高统帅部代表前往斯大林格勒 协助指挥战事。斯大林还决定将预备队的坦克第1和第4集团军 火速调往斯大林格勒地域。随后,为了增强斯大林格勒守军的 斗志,斯大林于1942年7月28日发布了第227号命令,凡是不服 从命令而离开战斗岗位或者撤退的军人都将被枪毙,并严厉要 求苏联红军部队“绝对不许后退一步!”德第6集团军由于缺少 装甲兵力的支援,被迫转入防御态势。德军在行进间占领斯大 林格勒的计划被粉碎。但此时顿河西岸苏联红军的处境非常困 难,两翼都陷入了德军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