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05第五章学习目标的阐明与目标测试题的编制(北师)
05第五章学习目标的阐明与目标测试题的编制(北师)
先提出目标不利于发现法教学
写出的目标是教学至少要达到 的,还可有更高或内显的目标
目标的罗列并不完全反映学科 的知识结构
第四节 目标测试题的编制
一、测试题目与学习目标的关系 (二者相互依存:)
编写测试题时要考虑目标的条件 和标准; 可根据测试题的编写情况,对学 习目标进行必要的修改。
二、测试题目的形式
要素分析 关系分析 组织原理分析:内容的结构和组织
5、综合(Synthesis)
将所学知识的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 个新的知识整体 进行独特的交流 制定计划或操作程序 推倒出一套抽象关系
6、评价(Evaluation)
对材料进行价值判断的能力 依照内部依据来判断 依照外部准则来判断
二、情感领域(affective domain)
5.教学目标编写的培训:
编写的内容依据 目标的用途 教学设计系统观 编写的方法
三、各种目标分类法
1.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1956)
2.加涅的五大学习结果分类(1970)
3 .国内目标分类体系
4.梅里尔的成分展示理论——P145图、 ISDp28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二维模型(1983)
学习领域目标分类/学习结果分类系统
1、接受或注意——愿意接受或注意某 一件事情或活动等
觉察:意识 愿意接受:中立态度或保守判断 有控制的或有选择的注意
2、反应——乐意以某种方式
加入某事以及做出反应
默认的反应:遵从,顺从 愿意的反应:自愿 满意的反应:行为伴随着一 种满意的感觉
3、价值判断
价值的接受 对某一价值的偏爱:个体对此价值的 信奉已达到追求、寻求它 信奉:信仰
例:以下哪个是合理的教学目标?
1)使用情景讲解“Excuse me”和“I am Sorry”的用法及意义(5分钟)
2)提供不同场景让学生练习这两种表达法 3)本课教学目的是讲解英语句子基本成分 4)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应能指出英语句子
中的成分
注意:从学生主体的角度考虑“学习 结果的行为表现”
学习目标阐明应注意的问题:
4、组织
1)把各种价值组织成一个体系 2)确认各种价值观的相互关系 3)确立占主导地位的和普遍的价值
5、形成品性:
由价值或价值体系形成的性格化
三、动作技能领域(心理运动学习领 域)
1、知觉:运用感官获得信息的指导动作 2、准备:为特定的行为做预备性调整或准备状态 3、指导下的反应 4、自动化:经过一定的练习使成为习惯的习得反应 5、复杂的外显反应:能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表现复杂
加——着重人类认知过程和思维的内在机制,每类目 标伴随着特定的学习条件和评价。(??)
第二节 学习目标的编写
1、 在确定目标分类的基础上,有两种 编写方法 2、行为目标——说明要学生知道或能 够做什么,达到什么标准
3、
行为目标编写法(ABCD法)
采用行为术语的编写法,可观测
“小学一年级学生,能在五分钟内,完成100
教材P153-154、ISDP89
教学目标的简化表述 中小学各学科教学目标体系 的特点比较 基础教育课程标准
第三节 教学设计中的目标 编写及作用
一、终点目标与从属目标
在学习内容结构分析基础上,理 顺目标体系、编写目标群
学习内容分析越合理细致,目标 体系越好编写
按目标分类法系统整理学习目标 双向细目表
到速算Au题d,ien准ce确率达98%Condition
Behaviour
动宾短语是基本部D分eg(re行e 为动词要与目标层次相对应)
实际应用中,不一定将条件、标准都列出
行为(B)的表述是基本部分 (P93)
比较笼统的词汇 比较精确的词汇
理解
背诵
真正理解
确认
欣赏
区分
十分欣赏
解答
掌握……的意义 构造
3、有利于教师的教学
1)以如何达到学习目标的特定方式思考问题、 组织教学; 2)为教师成功的决策提供依据;3) 为测试题的编制以及教学计划的评价提供方便和 依据;4)是对教师的一种开发训练,迫使教师 深刻地思考教学
4、有利于交流和沟通
教师、学生、家长、社会、设计及制作人 员
四、阐明学习目标的局限(P140、155)
作为设计者,我是否已经为学习者设计 了达到学习目标所必备的知识与技能的 学习活动?
四、布卢姆:认知技能类教学 目标(ISDp96)
按智力特性复杂程度,目标从低级到高级分
为六个层次 知识(Knowledge)——知道、记忆 领会(Comprehension) 运用(Application) 分析(Analysis) 综合(Synthesis) 评价(Evaluation)
的动作技能
6、适应:改变动作活动以适应环境条件及要求的变化 7、创作:在动作技能领域中形成的理解力、能力、技
能
四、人际关系技能领域(新!)
1、寻求和提供信息(双方) 2、提议:提出一个新观念、建议或行动方
案、让人接受
3、支持与扩充:支持他人的想法,并以此 为基础发展的能力
4、引导和阻止发言 5、异议:表达不同意见的能力 6、概括:总结讨论的内容要点
支持有利于集体利益的建议 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
教师 共同 研究
例:“培养学生对国画的鉴赏力” 目标的行为指标为:
喜欢借阅或购置国画图书 经常参观国画展 了解国画名家及其代表作 向美术教师请教作画技巧 乐意给同学讲解国画特点及作品意境 喜欢创作国画
“对某门课程产生兴趣”——??——态度量表的设计
学习目标阐明应注意的问题1:行为目标非 学过程、教学活动”
P145(ISDp28) 为各知识点教学内容的划分和教学目标 的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不同学生适于不同目标层次,需呈现不 同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要考虑多因素, 做到因材施教 练习:目标双向细目表P92
学习结果和目标层次的累积性:
为了学习运用或领会这一概念(或原 理),应首先要求学习者学习、掌握的 是什么?
1、知识(Knowledge)——记忆(了 解)
对已学的知识的回忆和重复
具体的知识(事实、信息) 术语的知识; 具体事实的知 识 —— 日期、事件、人物、地 点 处理具体事物的方式、方法的知 识 普遍原理和抽象概念的知识
2、领会(Comprehension) ——把握知识材料意义的能力
转化:个体把要交流的内容转化为其 他术语或转化为另一种表达形式
1.1 将专门术语与它所代表的概念 联系起来。
1.2 在新造的句子中使用某个专门 术语。
1.3 区别术语之间的同异。
情感态度领域学习目标的编写
(内外结合法、间接测量)
例: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的态度(较易确 定)
积极参加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
主动参加教室的卫生工作
准时参加有关会议
与
积极承担班委会布置的任务
学科
2、教学目标:指学生通过学习后,能够达 到的最终结果(包括外显的行为和内部 心理的变化)
3、教学目的与学习目标/教学目标的不同
概念澄清
学习目标Learning Objectives 行为目标Behavioral Objectives ( Performance Objectives) 多个内容层次的教学目标体系
布卢姆目标 加涅学习结果
认知领域
➢ 知道 ➢ 领会(理解) ➢ 运用、分析 ➢ 综合、评价
言语信息 智力技能 认知策略
情感领域
态度
动作技能领域 动作技能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和加涅的认知学习结 果分类比较
1.相同点:均描述了学习结果,包含基本的心理过 程(由简单事实学习向高智力水平的学习的累积发 展过程)——教学要重视不同层次的目标!
五、各类学习之间的相互关系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和加涅的认知学习结 果分类比较
1.相同点:均描述了学习结果,包含基本的心理过 程(由简单事实学习向高智力水平的学习的累积发 展过程)——教学要重视不同层次的目标!
2.不同点:
布——用可观察到的学生行为术语表示,不偏重揭示 教学内在机制,偏重于评价,偏重与各种人员之间 的沟通
解释:交流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其 关系的认识(对一项信息加以说明和 概述)
推断:力图阐释事物的各种结果(预 测发展的趋势)
3、运用(Application)
指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 新的情境;复杂的情境 概念、原理、方法、程序等
4、分析(Analysis)—— 把复杂的知识整体材料分解为组 成部分并理解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的能力
思考:教材中教案设计运用 了行为目标法还是内外结合法?
(课程、课堂设计表)
练习:教案中目标编写工作涉及几 个表格?选择一个单元教学内容 编写目标。 根据P65”两位数“学习内容分 析结果,利用P334教学设计表格 三撰写”两位数“教学单元的学
二、学习目标的作用
1、学习目标与先行组织者
内容提要、预习指导、概念框架等 奥苏贝尔认为,适当相关的和包摄 性较广的,最清晰和稳定的引导性 材料,即“组织者”,有利于促进 学习(记忆、理解、综合等)
鉴别,比较 评定,总结
1)行为目标编写法有何缺点?? 2)内外结合法
行为目标法的特点:
优点:可观察、可测量和可操作
缺陷:易过分机械,而学习的实质并不仅仅是外衷的陈述教学目标法:
不仅含具体的外显行为的变化,更是内在的能力或 情感的变化 不仅避免了用传统方法陈述目标时含糊不清的局限 性,而且免使教育局限于某种具体行为训练的危险
例1:语文课教学目标可以这样陈述:
1·使学生理解议论文写作中的“类比法”
(反映内在变化的目标)。
1)用学生自己的话 解释 运用类比法的条件
(行为样品)
2)在课文中 找出 运用类比法阐明论点的句
子(行为样品)
3)对提供了含有类比法和喻证法的课文,能